前言
Hello,各位鏟屎官們!
自從當上了鏟屎官,大家最開心和最苦惱的事情都是什麼呢?
作為一枚有著十幾年鏟屎經驗的資深鏟屎官,我覺得:
最令人開心的事情就是,當別人只能隔著螢幕雲吸貓的時候,我們卻可以在家裡盡情的擼貓……
然而,凡事都有利弊,雖然擼貓一時爽,但鏟屎卻是一件令人頭疼的苦差事!
特別是我們家養了三隻貓……三隻貓……雖然能體驗到不同性格貓主子的關愛,但給三隻貓鏟屎也是一件非常大的工程~
而且對於貓這種性格特殊、嗅覺敏銳的動物來說,如果鏟屎官沒能按時鏟屎,沒有及時清理貓砂盆,那麼,曾經可愛的它們,很可能跑到你根本無法接受的地方去拉屎撒尿,換句話說,伺候不好它們,它們很有可能報復你哦~別問我為什麼知道的這麼清楚……
那怎樣才能在快樂養貓的同時,也能讓鏟屎的工作更加輕鬆呢?
答案就是——買一台自動貓砂盆啦~~
現在的貓,貓生可真的是非常幸福的,自動喂食器、自動喂水器、自動貓砂盆……這樣的生活簡直讓我這個鏟屎官都有些羨慕呢~
一、自動貓砂盆知多少
早期的自動貓砂盆充其量只能算是半自動,並不能實現真的解放雙手,再加上高昂的價格,對使用貓砂的種類限制,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湧現了出來,現在主流的貓砂盆多以全封閉的球艙設計為主,內層以濾網輔助,通過球艙的轉動過濾掉結團的貓砂,留下乾淨的貓砂繼續使用,而使用過的貓砂會被收集到艙內的垃圾盒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便可以實現解放雙手的終極目標~
但面對琳琅滿目的品牌,究竟該怎樣選擇呢?
特別是在前一陣才出了某自動貓砂盆夾貓事件,讓人對這樣的全自動產品總是心存顧慮~
但家中實在是貓口太多,不入手一台合適的自動貓砂盆,實在是影響生活質量,所以趁著年底的促銷季,在對比了各品牌的價格、工作方式及安全性等優缺點後,我入手了兩款在貓奴圈子裡評價頗高的國產自動貓砂盆,今天就來做一個對比測試,看看誰才是拯救鏟屎官的神器!
二、petree貓砂盆試用
好啦,閒話不說了,先來看看petree自動貓砂盆如何吧~
petree的外包裝是個超級巨大的箱子,把這麼個大傢伙搬上樓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貓主子很好奇哦,這是個啥玩意呀?
但其實我們是個標準的美女呀~~
開箱,因為貓砂盆整體是球體的,所以方形的箱子裡,四角都有泡沫緩衝墊來固定
其中一個角上放著配件盒~
裡面裝著產品說明書
以及贈送的垃圾袋和電源線
垃圾袋的質量很不錯,很厚實的一卷,一天一換的話應該能用不少時間~
去掉上面的黑色墊子,就露出了白色的球形貓砂盆~
貓砂盆整體分量也不輕,兩個人一起的話會更容易取出~
圓球形的外形不僅摸起來很光滑,看起來也是格外的萌,配貓主子那是沒錯了的~
背面也是一樣的圓潤,只有底部的電源接口處有個凹槽,同時也是後部垃圾盒的取出處~
輕拉扶手,就可以將垃圾收納盒取出了~
盒子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用附送的垃圾袋套上去剛剛好~
抽出垃圾盒,便可以看到裡面的圓形出口,所有的結團貓砂都會從上方的出口掉落~
側視圖,有非常大的警示標貼~
輕按兩側的按鈕便可以將上層的罩子打開~
露出裡面的內桶,在內桶的後側,垃圾桶的上方,還有有一個半球形的蓋子,蓋在垃圾桶的上方,可以有效隔絕味道,這樣便解決了一個最讓鏟屎官們頭疼的問題~
這個蓋子是直接放上去的,輕輕一提就可以取下來了~
整個貓砂盆跟貓咪體型的對比,這要比我正在用的封閉式貓砂盆空間大很多~
正前方的踏板離地面並不高,踏板很寬,也非常方便貓咪進出~
好奇的貓主子當然要進去探個究竟啦……
這是搭配貓砂盆的地墊,雙層的,上層是鏤空設計~
在使用前要將地墊放在貓砂盆的正前方,這樣便可以收集貓咪進出時帶出的貓砂,不至於弄得家裡到處都是~
整個貓砂盆只在底部有一個模式切換按鈕,和一塊小小的顯示屏~
petree適用小顆粒的貓砂的種類如下~
但因為貓砂盆贈送了一袋膨潤土貓砂,就先用這個試用一下吧~
貓砂倒入時記得不要超過底部的標誌線~
整個貓砂盆就只有這裡是矽膠材質的,是軟質的,摸上去非常的Q彈~
先倒入貓砂
倒入合適的量
接通電源,便可以看到底部螢幕上的數顯~
按下方的按鈕便可以調節模式,非常的簡單,操作明了~
倒貓砂的聲音似乎對貓咪有著致命的吸引,在貓砂盆就位後,我們家的三隻喵便一個個跑過來試用了~
貓咪一旦進入貓砂盆,顯示屏上便出現了wait字樣~
可以看到貓砂盆裡面的空間很大,貓咪站在裡面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多貓家庭就是這樣,一隻貓上廁所,其他貓圍觀~
圍觀就算了,還有想一起進去的……
當然,最後還是只能一隻一隻貓輪流上的~
上完的狀態就是下面這樣的,習慣好的貓主子會埋的很仔細
但總有懶蛋貓連刨都懶得刨一下子……
petree的工作原理如下,待感應到貓咪如廁完畢,就會自動運行清除已經結團的貓砂,留下乾淨的貓砂繼續使用
待貓咪離開貓砂盆30秒後,貓砂盆內桶便開始逆時針旋轉兩周半~
結團的貓砂會隨著內桶一起轉動
最後通過右側的分離裝置,還未使用的貓砂會漏下來繼續使用,已經結團的貓砂會掉到後側的垃圾桶呢,這樣便完成了自動清理貓砂的工作~
轉完一圈後的貓砂狀態,可以看到已經很乾凈了~
雖然會有小塊的漏網之魚,但大部分的屎尿都已經被清理乾淨了,散落的小塊並不會影響後續的使用,如果更換結團效果更理想的貓砂,應該能避免這個問題~
當然,面對工作中的貓砂盆,貓主子們一個個都感到非常的好奇
有湊過來瞧個究竟的
還有在一旁默默觀望的~
碰到膽大的貓,在確認沒有危險後,還會好奇的走進去~
一旦貓咪踏入貓砂盆,整個內桶便會停止工作,感應非常靈敏,不用擔心主子進去後出現意外~
進去還要撥拉一下貓砂,這都是什麼奇怪的行為~
或者乾脆窩在裡面不出來了……
當然,不僅僅是貓咪進入貓砂盆會停止,貓咪如果在工作時跳上貓砂盆上,也會觸發停止功能,這個也是使用過程中非常貼心的安全保障~
雖然自動貓砂盆解放了鏟屎官的雙手,但貓砂盆的內桶還是要定期清洗的,除了最下方的底座不能水洗外,其餘的部件均可以水洗~
這是拆下來的內桶,後側的貓砂濾網也是可以全部拆下來的,這樣便可以更徹底的清洗了~
這便是後側拆下來的濾網架~
濾網用來過濾結團的貓砂,再通過斜面滑落到下方的垃圾桶中~
濾網的空隙還蠻大的,這也就決定了小顆粒的膨潤土、碎豆腐砂都可以使用~
習慣用豆腐砂的可以更換碎豆腐砂,這樣便沒有膨潤土那些惱人的灰塵了~
拆下來內桶,便可以看到底座,底座因為要通電,所以是不能水洗的,內壁上有四個滑輪~
用來幫助內桶更好的旋轉
內桶後方也是用滑輪固定的
區別在於後側的滑輪有上下兩個部分,需要用螺絲釘固定~
也是非常順滑的~
三、meet貓砂盆試用
meet的包裝箱跟petree的差不多,但明顯要大了很多~
開箱後也是看到圓滾滾的機器樣子~
meet也是球形艙的設計,但入口明顯要比petree小一圈
但入口的高度明顯要高很多,都差不多要跟喵主子一樣高了~
想要進去還要費勁的立起身子,看著就有點費勁啊~
踏板在入口的下方,更大的作用似乎只是為了攀爬進去~
內艙在入口處是一個收縮的形狀,相對於整個貓砂盆,這樣就顯得入口比較小~
內艙也是跟petree類似的結構,採用濾網過濾貓砂的形式,只是meet的濾網是外漏的,這樣會比較容易看到貓砂盆具體的工作情況,不過缺點就是內部空間被擠壓的更小了~
底部也是採用的矽膠地,但是弧度比petree的要差一些~
背後也是圓球狀的~
底部的凹槽是電源接口,但這個接口位置設計的有點反人類呀,插頭會比較難插~
插頭接口是朝下的,再加上這個位置比較低,使用的時候就比較費勁
頂部的logo非常的醒目
同petree不同,meet的垃圾盒在貓砂盆前側,踏板的下方,輕拉扶手便可以取出~
垃圾盒是長條形的~
因為開口比較大,這就需要使用機器配套的垃圾袋
但是套上垃圾袋的時候我發矇了,這袋子根本套不上去了,還是太小了呀,但這是配送的垃圾袋,沒理由不能用啊~
後來發現,原來在垃圾桶的邊緣處有三個卡扣
垃圾袋套上去後還需要用配套的專用卡扣固定~really?這真的是為了解放雙手設計的?
卡扣需要卡在圖上的位置,固定好垃圾袋,以免抽取的時候垃圾袋脫落~
在貓砂盆的右側是操作按鈕和螢幕,meet的操作按鍵比較多,除了開機鍵,還有模式、夜燈和WiFi連接按鈕~
左側有使用的說明~
除此之外還有說明書,裡面也有詳細的操作說明,整體的操作也是比較簡單的~
裝入貓砂~
接通電源後就可以看到螢幕顯示的貓砂盆使用情況,但是這個螢幕顯示並不是很清楚,難道這就是朦朧美麼~
按夜燈,底部便有柔和的黃色燈光~
會照亮整個貓砂盆底部,不過這點對貓咪來說可能用處不大,更多是給鏟屎官看呢吧~
但是貓砂盆太高了,貓咪進去都是用爬的~
進去後也能明顯看到裡面空間比較狹小,不是尾巴露出來了,就是頭露出來了~
內里空間確實小,基本上上廁所的時候要蹲著,貓咪的後背已經緊挨著內桶的頂端了~
使用後可以看到螢幕上有使用次數的提示
meet的一個賣點是可以遠程WiFi控制,這根其他可以通過手機連接的產品一樣,下載APP後連接設備就可以了~
通過APP可以遠程控制貓砂盆,比如運行清理模式、開關夜燈~
也能查看具體的使用次數,這就是一天的使用次數,meet有時候會自己莫名其妙的運行起來,就是沒有貓使用的時候也會運行,雖然我家有三隻貓,但一天不到就有三十多次的運行次數,確實有些不太合理~
另外也會莫名出現故障的提示,這時候就要重啟後才能再次正常使用~
提示故障的時候,APP端也會出現相應提示,這時候就需要重啟機器才可以~
meet同petree類似,都是可以將內桶完全拆下來清洗的,拆下內桶後,底座也是類似的滑輪設計~
但是因為meet的垃圾收納盒在底座下方,所以在底座的最下方會有散落的貓砂,這也給後續的清理增加了部分工作~
但這都還不是最不方便的地方,最令人鬱悶的是內桶沒有相對的入口和出口,除了入口,垃圾收納口在內桶的側邊,這樣在清洗的時候會特別的麻煩,只能灌水進去洗完後再費勁倒出來,而不是像petree那樣從入口灌水進去沖洗,水再從出口流出,真的是讓人洗的時候非常抓狂呀~
四、petree VS meet,誰才更值得入手
兩款貓砂盆在試用後,大家有選出自己鍾意的哪款嗎?如果還不知道怎麼選,那麼來看看接下來的總結吧~
兩款貓砂盆放在一起可以明顯看到petree要比meet小一圈,但因為垃圾盒位置不同,體積較小的petree內部空間卻要大出許多,且入口更大
而petree離地更低,有較寬的平板腳踏板,這要比meet來說,對小貓和矮腳貓更加友好,這對於多貓家庭來說特別的實際~
petree的設計是垃圾通後置,這極大的節約了貓砂盆的空間,但卻也給清理貓砂帶來了不便,所幸的是petree很貼心的給貓砂盆都配了專用的雙層貓爬架,貓爬架的底部有輪子,這樣的話,清理貓砂所遇到的尷尬就迎刃而解了~
輕拉貓爬架,就可以將貓砂盆轉過來,輕鬆取出後方的垃圾桶
三隻貓一天的貓砂,還沒有裝滿,兩天一清也是可以的~
meet的容量也不小,但因為垃圾桶開口很大,且上方沒有遮罩,這就導致了異味,所以必須要及時清理才可以~
而雙層貓爬架也能更加充分的利用空間,上層多出來一大片貓咪活動的空間,可以說是非常「貓性」的設計了呢~
貓主子們也對這樣的設計很滿意呀~~
實在是太感謝發明自動貓砂盆的人了,簡直是各位鏟屎官的福音呀,從此以後,就只需要安心的擼貓就好了,鏟屎的工作就交給機器吧!
而petree和meet,兩者價格差不多,到底哪一款才更值得入手呢?
通過對比,petree的優勢明顯更大一些,它的優點更多:
1、貓砂盆內部空間很大,貓咪適應很快
2、低位腳踏板方便貓咪進出。
3、矽膠底層會根據貓咪重量自動下沉,刨砂時減少帶出幾率。
4、配送的地墊能很好的收集散落的貓砂,確保家庭環境乾淨。
5、配套的貓爬架不僅能合理利用空間,底部的輪子設計還能更方便的移動貓砂盆,取放垃圾桶,讓清理貓砂的工作更加輕鬆。
6、內桶隔板可拆卸,前後口對應,沖洗起來更方便,效率更高。
7、因為垃圾收納原理的不同,確保了petree不會存在夾貓的風險,再加上其安裝了靈敏的感應裝置,即使貓咪在貓砂盆運行進入或跳上,也會急停,有效保障安全性。
而meet雖然有特色的WiFi賣點,但遠程操控對於自動貓砂盆來說,實際意義並不大,再加上笨重的體積,侷促的內部空間,都讓貓咪如廁時顯得捉襟見肘,再加上它的垃圾桶在下方,無形中抬高了內桶的高度,讓貓咪進出非常不方便,這對於矮腳貓來說可能就是無法逾越的障礙。
好啦,這次的自動貓砂盆對比測評就到這裡啦,各位貓奴們都有自己的心儀產品了麼?
最後就用我們家貓咪的萌照來結束今天的測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