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似乎都大人在跟他做「單向溝通」。當小嬰兒會的事情越來越多,他們的表現也開始變得「奇怪」。
小嬰兒不會說話,大人不了解他到底在想什麼只能猜測出個大概,因此很容易誤會寶寶的一些行為。
剛會爬的寶寶「見啥吃啥」
陳女士的女兒剛剛會爬,每天看著小傢伙在地板上玩家裡人都特別高興,可是小寶寶長能耐了也多了很多壞毛病。
由於會爬了之後寶寶能去的角落更多,在家裡面
翻垃圾桶、翻鞋櫃
、不管拿到什麼都會張嘴啃。而且眼神特別好,大人一眼看不到的小東西寶寶都能發現。
陳女士顧不得孩子是否養成壞習慣,主要是擔心孩子的衛生和安全問題,怕他吃到不衛生的食物者危險的異物。
寶爸有一次見了女兒這樣,還說寶寶是個「小饞貓」什麼味道都想嘗嘗。
寶寶並不是簡單的小饞貓
孩子到了6~12個月左右,會出現跟上面這個小寶寶類似的情況。不僅會撿東西吃也有可能頻繁的吃手、咬人,
開始搶大人手中的食物
可吃到後卻會吐出來。
這背後可不是「饞貓兒」那麼簡單,是寶寶進入了「口腔敏感期」,寶寶會在這一階段進步很多。
寶寶開始掌握新技能
1)寶寶通過這種方式探索世界
小寶寶的理解能力還不是特彆強,當他慢慢長大看見一個物體時會感到很好奇想要觀察,只不過大人用手和眼睛寶寶用嘴巴。
而「吮吸」是寶寶天生就會的本事,他就會用嘴巴去了解這個世界,這個東西的軟硬、冷熱、酸甜等用嘴巴可以感受得到。
在不斷的嘗試過程中他們會知道
自己的喜好
,如果一次嘗到的味道不好他們會馬上吐出來,並在以後拒絕。
2)觀察力大大提升
一些比較有特點、發光、顏色鮮艷的物品也會引起寶寶的注意力,而且越是細小的物品寶寶會越感興趣,這說明寶寶的觀察力有了大大的提升。
3)「手眼嘴」的協調能力
發現物品——用手抓起來——放進嘴裡這一個套連貫的動作,看起來簡單但是對於小嬰兒來說
想要做到並不輕鬆。
這鍛鍊了寶寶「手——眼——嘴」的協調能力,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正在更加完善。
4)換個口味
小嬰兒一直在喝奶粉、吃輔食味道單一且清淡,寶寶這樣是想嘗嘗不同的味道。
家長需要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在了解寶寶這些表現的真正原因後,家長需要配合寶寶順利度過這個階段。等到寶寶學會用眼睛和手的觸摸來分辨事物,自然不會再這樣「貪吃」了。
別嚴厲批評寶寶
家長可能在看到寶寶這樣比較著急批評他的行為,這會讓寶寶感到很迷惑。我們在寶寶吃危險的物品時,可以用安全的牙膠或者玩具換下來,或者帶他玩玩遊戲
轉移注意力。
耐心告訴她這個東西「不好」,否寶寶會因為害怕被批評而變得緊張膽小,完全不敢探索新環境。
保證玩具的衛生
寶寶經常玩的玩具一定要保持乾淨,定期清洗晾曬。
保證基本的安全
當寶寶活動範圍變大,並開始喜歡啃東西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證家中的安全。容易倒的家具、容易掉落的物品、暴露在外面的電源、家中的存水等等,杜絕一切安全隱患。
糰子媽心裡話:
小寶寶每一個階段都是在進步,他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家長不能只批評他的錯而是好要保護他教他如何做。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有過「見啥吃啥」的階段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68wsnMBURTf-Dn5uv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