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偉大的女人,她公公是一代霸主朱棣,老公是一代仁君朱高熾,兒子明宣宗朱瞻基開創盛世,明宣宗去世後,她扶持孫子朱祁鎮上位,由於朱祁鎮當時才9歲,所以當時權力掌握在她手中。不過她去世後,朱祁鎮寵信太監王振,釀造了土木堡之變,使得明朝精銳盡失,連朱祁鎮都被俘虜。那麼咱們就一起來回顧下這個偉大的女人吧。
很遺憾,她的名字史書里也有沒有記載,她的父親是指揮使張麒,所以以後咱們就管她叫張氏。他是朱高熾的元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樂二年(1404年)進封皇太子妃。孝謹溫順,侍奉成祖夫婦盡心周到,所以很得成祖與徐皇后的歡心。她與朱高熾生了個兒子叫朱瞻基,這孩子很受朱棣喜愛。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她隨即被冊封為皇后。她雖然是皇后,但是對朝廷發生的事情知道得非常詳盡。一年後朱高熾去世,明宣宗繼位,她就成了皇太后,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明朝第一個皇太后。
當時軍國大事多受命於張氏,聽從她的裁決。明宣宗對母親也非常孝順,四方有所進獻,即便是微小物品,也一定要先奉送給張氏。不過宣宗最喜歡的女人是孫貴妃,所以沒多久就把胡皇后給廢了改立孫為皇后,張氏覺得胡皇后很可憐,就格外照顧胡氏,常召她到清寧宮,在宴席時也命胡氏位居孫皇后之上。
宣宗也不長壽,38就過世了,張氏扶持9歲的朱祁鎮上位,因為皇帝年齡太小,所以朝廷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還是張氏說了算。張氏畢竟是婦道人家,所以她把治理國家的權力交給楊士奇、楊榮、楊溥,這三楊都是賢明的人,所以國家治理得很好,而朱祁鎮有一個很寵愛的太監叫王振,張氏特別討厭他,一聽說他干預朝政,就把他召進宮來痛斥一頓,所以在張氏活著的時候,王振雖然很受皇帝寵愛,卻不敢為所欲為。
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張氏病重,託孤於三楊,她還在遺詔中勉勵大臣輔助英宗實行仁政,語氣十分誠懇淳厚。英宗為她上尊諡為「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昭皇后」。最終她與仁宗合葬於獻陵,附祭於太廟。
張氏死後,皇帝正式上位,而三楊也陸續過世,朝廷上再也沒有牽制皇帝的力量,於是他開始重用寵信的太監王振,最終釀造了土木堡之變,讓大明精銳盡損,自己也被抓住,如果張氏還活著,那麼王振絕不至於這麼坑大明,所以說張氏對明朝的作用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