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4種人格培養

2019-07-30   趣味育兒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眾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但是一味求成績,不一定能培養出幸福又出色的孩子。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當面對挫折與失敗時,堅強者能發憤拼搏,懦弱者會一蹶不振,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現。

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下面四種人格的培養!

1 樂觀向上的心態

林肯曾說:「擁有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勝過擁有一座金礦。」積極的心態能造就積極的人生,一個積極樂觀的人,面對困難能坦然處之,而一個消極厭世的人,面對困難只會惶恐而逃甚至放棄生命。

樂觀的心態不是一天造就的,它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也離不開孩子自身的學習。

說到底,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心態的培養起著直接的作用。

樂觀向上的心態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父母心態積極,孩子也大多是一個積極的樂觀主義者,若父母每天抱怨不斷,愁眉苦臉,孩子在這種壓抑的環境里,多半也會養成敏感又壓抑的性格。

其次,父母給孩子安全感很重要,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之間的愛和父母對自己的付出。

父母多鼓勵孩子,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孩子的愛,一個擁抱,一次親吻,一次外出遊玩,一個心愛的玩具都是對孩子的愛。如此,孩子被愛包圍,心態也會更加樂觀。

再者,要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通過讓孩子閱讀名人故事,優秀的童話故事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書中汲取正能量。

最後,要讓孩子學會表達快樂,父母要給與孩子關注,要聆聽孩子的心聲,無論孩子或喜或悲,都是情緒的宣洩與表達,父母需要引導孩子,而不是壓抑他們的情緒。

2 學會感恩

心理學家羅伯特埃蒙斯說:「感恩是一種欣賞生活中美好事物並表達感激之情的能力」。這種表達感激的能力對情感、身體和社會都有積極的影響。

不得不說,懂得感恩的人在生活中更加積極樂觀,因為懂得感恩,便也懂得付出,不會在乎一時的蠅頭小利。他們更樂於助人,更慷慨,有更多的親和力。

教育孩子學會感恩很重要,父母可以從下面幾點培養孩子學會感恩。

首先,父母不應該嬌慣孩子,過於寵溺孩子對他們百依百順,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什麼都是該得的。

這樣養育孩子,是變相地扼殺孩子感恩的意識。要學會讓孩子延遲滿足,讓孩子懂得來之不易的道理,更要學會用勞動換區成果。

其次家長要以身作則,無論對孩子,還是家裡的長輩,亦或是親友鄰居,接受了別人的好,就要給與反饋。

當孩子幫你做了家務,給孩子一個擁抱並說聲謝謝,告訴他,家務做得真棒,孩子收到了來自父母的讚揚,自然心生歡喜,再接再厲。

在特殊的節日裡,為自己的長輩準備禮物表達愛意,孩子看在心裡,也會暗暗學習。接受了鄰居好友的幫忙,也要懂得感恩,在孩子面前學會誇讚他人。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也會照做的。

如果說孩子是複印件,那家長作為原件,一定不能忽略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對孩子有說服力。

3 面對挫折的勇氣

心理學家調查證明,我國有46%的兒童,不同程度的患有「玻璃心」。且家庭條件越好的孩子,越容易玻璃心。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這個家庭的多是悲劇。

「玻璃心」的孩子走向社會,受到一點訓斥就敏感多疑,嚴重懷疑自己,或者遇到困難經不起風吹雨打,沒有對抗壓的能力,亦沒有直面挫折的勇氣。

著名教育家俞敏洪曾說,作為父母一定要完成3個任務:

養孩子對知識熱愛的教育;

孩子的品德人格教育;

面對挫折失敗的能力教育。

最後一點,面對挫折的能力是極其重要的。每個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壓力,經歷各種挫敗。我們要有勇氣去對,而不是消極地躲避。

復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說:孩子的成長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斷去試錯,才會知道前進。

父母要告訴孩子,錯了不可怕,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現實。

孩子總要長大成人,自己經歷人生風雨,父母要學會適時放手,要讓他們感受到跌倒的痛苦, 才能知人生路的不易,才會在獨自成長的過程中,無懼各種風雨。

4 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

現實中,很少有孩子有自我保護能力,但是很多孩子卻有作惡的能力。近幾年校園暴力事件不在少數,小到幼兒園欺負同學,大到高校學生互毆致死。

如果能早一點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並學會尊重他人,或許就沒有那麼多悲劇的發生。

有人說,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但不被別人傷害是一種氣場。

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中就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家長要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不能做,絕不能以大欺小。

二、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孩子一定要有體育鍛鍊,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如果孩子從來不鍛鍊,沒有強壯的體格,輕易能被推倒,下次別人還會推他,好玩呀。

被傷害後不反抗,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好惡的判斷。

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還要從細節做起:

教會孩子面對陌生人要保持警惕,不能夠吃陌生人的東西;

夏天到了,很多孩子喜歡玩水,做好「防溺水」的教育;

告訴孩強健體格,不能傷害他人,但也要學會保護自己。

......

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培養這些習慣,家長一定要趕緊行動了。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將是孩子最珍貴的財富!

版權說明:資源來源於網絡,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