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克利福德大街上有一棟不起眼的五層小樓,在這片繁華的商業街中這棟樓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同,反而稍顯侷促。雖然平時很少有路人在門前駐足,但這裡卻不乏世界各地的商業大佬和博物館的管理者專門前來拜訪。這裡沒有招牌,支在二樓的一面綠色幡旗上印著「ESKENAZI」,這便是世界頂級古董商埃斯卡納齊的辦公室和他經營的那間享譽世界的古董店。
年輕的埃斯卡納齊
在坂本五郎、安思遠相繼離世之後,今年79歲的埃斯卡納齊依舊活躍在世界頂級藝術市場,用他獨到的眼光收藏自己喜歡的古董。先來看看埃斯卡納齊的履歷:1989年,374萬英鎊買入唐代三彩馬,成為當時世界最高價的三彩馬;1999年,2918萬港幣買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直至2014年,這件雞缸杯被劉益謙以2.8億港幣收入囊中;2005年, 1568.8萬英鎊拍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這些足以被寫入史冊的記錄都是由埃斯卡納齊創造的。
埃斯卡納齊藏品 商代青銅鐃
1939年7月8日,埃斯卡納齊出生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他的先祖曾經是英國政府的得力間諜,家境富裕的他本來在土耳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長,1942年11月,土耳其實行「資本稅」,他們家的土地和房產就遭了殃,幾乎被盤剝得一乾二淨。而且土耳其法律規定,在土耳其出生的所有成年男子必須服兵役。為了逃避兵役埃斯卡納齊去了義大利,在佛羅倫斯,他遇到了他的終生伴侶蘿拉·班底尼,幾年後,他們在倫敦喜結連理。
埃斯卡納齊藏品 西周青銅鼎 高57厘米
從20歲他在倫敦大學求學開始,他就利用暑假的時間為堂伯維多里歐在米蘭市中心的畫廊工作,日本和中國的藝術讓他完全著了迷。他不放過任何一次接觸東方藝術品的機會,到各大博物館去看實物,英國著名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和大維德基金會收藏了大量東方藝術珍品,幾乎每個周末,他都會泡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他成長得很快,沒幾年就可以幫他的堂伯尋找日本和中國的古董了。
埃斯卡納齊藏品 西漢鎏金玉杯
二戰前後,米蘭藝術品的貨源主要依靠倫敦的交易市場。與維多里歐交從甚密的摯友希尼·馬暢1925年就在倫敦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經營中國瓷器和藝術品,希尼·馬暢既是維多里歐的主要供貨商,又是埃斯卡納齊求學時的指定監護人。1960年,維多里歐決定在倫敦設立辦公室,倫敦方面由埃斯卡納齊和他的父親負責。這一決定改變了埃斯卡納齊的人生軌跡,也成就了他的人生傳奇。
埃斯卡納齊舊藏 漢代彩繪銅馬
剛上手的時候,倫敦古董界一看這是個毛頭小伙子,多少生出些輕視之心。1967年,他的父親英年早逝,倫敦方面的重擔就全部壓在他的肩膀上了,那一年,他28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在倫敦結交最重要的兩個人就是在中國藝術品領域極具影響力的華威廉教授和瑪格麗特·麥德里女士,前者是著名的大維德基金會負責人,後者則是該基金會瓷器館館長。
埃斯卡納齊藏品 漢代人物擎燈
他曾向麥德里女士請教,怎樣正確地描述一個罐子,她回答說:「如果你打電話向我描述你的罐子,而我能將它精確地繪製出來,那你就做對了。」儘可能多地上手器物,閱讀所有能找得到的參考書籍,他得到的第一本中國藝術品的讀物來自維多里歐,那是威廉·侯尼寫的《中國及遠東陶瓷藝術》,在扉頁上,維多里歐寫下「這是一個開始。」日期是1961年6月9日。
埃斯卡納齊藏品 西漢彩繪銅鏡
埃斯卡納齊在古董界如魚得水的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埃斯卡納齊有今時今日的崇高地位,除了勤奮,也和他的大手筆不無關聯。埃斯卡納齊做生意當機立斷,絕不拖泥帶水。1965年8月,他接手了一大批日本版畫,其中有月岡芳年、勝川春章等浮世繪大師的作品,特別是葛飾北齋21幅畫作極其珍貴,第一次與世人見面。這些作品當初是以嫁妝的形式漂洋過海來到歐洲的。
埃斯卡納齊藏品 西漢錯金銀傘挺
它們的主人是奧特里歐·派西的日本妻子。奧特里歐·派西據說曾經為羅丹製作銅塑,這些重要的作品成為埃斯卡納齊日後發展的關鍵一步。對,他迅速出手了。在頂級的日本版畫鑑賞專家傑克·希利爾幫助下,這批藏品分三次拍賣。通過這次交易,埃斯卡納齊擁有了充足的資金,可以讓他在古董交易市場上放手大幹一回。
埃斯卡納齊1968年購得 白地棕彩唐三彩馬
上世紀60年代,倫敦古董市場上逐漸湧現中國唐代陶器,但並未大面積流行。1968年,朱塞佩在街邊店買下來一件白地棕彩的唐三彩馬,放在家中欣賞。不料,當時他幼小的兒子也很喜歡這匹馬。不得已,朱塞佩將三彩馬送上了拍賣場。1969年11月,佳士得成功賣出,1.6萬英鎊。買家是約翰·洛克菲勒三世夫婦,如今收藏在紐約亞洲協會美術館。
埃斯卡納齊藏品 西漢銅鎏金螭龍
1972年,他的公司順利擴展並且很快地搬入了皮卡迪利大街的166號更大的辦公室。高雅的新畫廊是由英國建築學會的前主席約翰·普里茲曼設計的,1972年2月29日新畫廊正式啟動,開幕前夕,許多的買家夜以繼日排隊,甚至睡在路邊等候,首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在這年,菲利普·康斯坦丁第作為埃斯卡納齊的助手加入公司。
埃斯卡納齊藏品 北齊石雕佛像
1973年的夏季展銷會貴賓雲集,他們親眼目睹了瑞典國王陛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的光臨。鑒於上年排大隊造成的壓力,此次採取一種結合時間與密封投標的方式,取代固定準備金。展冊封面的洪武釉里紅執壺,被東京的松崗先生購得。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馬
在整個70年代,明代重要瓷器只在幾個頂級收藏家手中,而元代藝術品則不受重視,作為元代藝術中佼佼者的元青花更是很長一段時間未收到主流學術界的認可。但很早,埃斯卡納齊就認識到元青花的重要性,他很清楚地記得收購一件繪有蓮池游鴨紋的青花大盤的經歷。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生肖馬
1973年底的一天,一位老紳士不約而至,他用報紙包著一件元青花來給埃斯卡納齊看,他的心理價位是500英鎊,最多也不超過1000英鎊,實誠人。而埃斯卡納齊也實誠地告訴他:「你的元青花值1萬英鎊。」老者差點昏厥過去。不過有時候,太實誠也會遇到麻煩。老者想這是好寶貝啊,埃斯卡納齊當即要買下,可是老者就是不肯出手。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代鎏金佛
兩天後,他去參加一場拍賣,正巧碰上這位老紳士,一問,果然,他以10500英鎊的價格賣給了羅傑爾·布魯特,正巧,布魯特認為這個價格買高了,於是,埃斯卡納齊就以11000英鎊的價格買下了它。
埃斯卡納齊及其子 ,與元〈青花魚藻紋大罐〉、元〈青花釉里紅大罐〉及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合影。
等到每家博物館都想有一件元代瓷器撐場面的時候,埃斯卡納齊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世界拍賣史上首件突破百萬美元的青花瓷,就是埃斯卡納齊在1987年買下的青花菱口盤,盤子內壁繪有鯉魚水藻,並模塑藍底牡丹紋,這是埃斯卡納齊的心愛之物,在2002年11月的大展中,與另外兩件青花大罐一起被放在展覽最顯眼的位置。
埃斯卡納齊藏品 北宋定窯嬰兒瓷枕
2005年,埃斯卡納齊名噪一時,當然是因為那件大名鼎鼎的鬼谷子下山大罐了。在全世界範圍內,繪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只有8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品。這件鬼谷子下山大罐本來的主人是荷蘭海軍陸戰隊的哈羅·凡·莫馬特男爵上校,他1913-1923年駐紮在北京,在那兒他得到了這件寶貝。
埃斯卡納齊藏品 遼代鎏金坐佛
在佳士得上拍時,本件青花罐估價超過50萬英鎊。在拍賣日期臨近前,這件罐子備受矚目,價格也水漲船高。佳士得的職員私下裡打賭,最大膽的也就是800萬英鎊,結果,埃斯卡納齊的拍價差不多是這個預測的兩倍,為什麼志在必得?因為這是他45年職業生涯來遇到最好的瓷器。
埃斯卡納齊藏品 金代木雕自在觀音
有趣的是,因為意識到在那場拍賣中必然會有許多競價者出現,埃斯卡納齊還事先與拍賣師商量了一個特殊的競拍暗語。他告訴拍賣師,如果他戴著眼鏡,則表示還將繼續出價,反之則暫停出價。
埃斯卡納齊藏品與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可到了拍賣當天,他臨時改變了原先的計劃,原因是如果自己始終不出價,則會顯得頗為奇怪。於是,當他競價至800萬時暫停了舉牌。此時,拍賣師只能密切關注他將在何時戴上眼鏡。可麻煩的是,那天他的鏡框居然是膚色的。當然,埃斯卡納齊最終還是成了場上最後的贏家,他之所以有決心用1568.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3億元)的天價拍下這件大罐,除了發自內心的熱愛,更少不了他多年來對器物背後內涵深刻的學習和理解......
埃斯卡納齊藏品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圖」大罐
這件元青花於2005年被埃斯卡納齊以約合兩億三千萬人民幣拍下後,創下當時中國藝術品價格的世界紀錄。正因為這件天價元代青花罐的出現,元代青花瓷的身價一夜暴漲,學術界也對元代青花瓷器的歷史地位和價值進行了激烈討論和深入研究。但這絲毫沒有打亂埃斯卡納齊的節奏,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的收藏只是他收藏生涯中一個小小的里程碑,還有更多器物的美等著他去發現。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鎏金銀蓋碗
近年來,埃斯卡納齊又創造了多項中國藝術品的拍賣紀錄:2008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158萬英鎊競得唐代鎏金銀蓋碗,創下唐代銀器的世界紀錄;2009年在英國伍利沃利斯拍賣行,以340萬英鎊競得清代乾隆鎏金銅座碧玉水牛,創下中國玉器世界紀錄;2015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272.5萬英鎊競得唐代三彩鳳首執壺,創下中國唐代陶瓷世界紀錄……
埃斯卡納齊藏品 清乾隆碧玉臥牛
其中2009年拍得的這件罕見的18世紀碧玉水牛,為乾隆皇帝御製,配以鎏金底座帶四字乾隆年款,可算乾隆玉雕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這件玉牛被其主人揚伯拉伯爵五世薩克維爾·喬治·派亨為了安全原因在銀行的保險柜里存放了70年,他是在1938年於倫敦以當時的高價300英鎊購自約翰·斯巴克的。
埃斯卡納齊藏品 隋-唐早期象形燭台
戰爭時期,玉牛被存放於銀行,包裹著報紙並置於標有「瓷器」字樣的木盒之中,從1948年伯爵去世後就一直被人遺忘在那裡。直到伯爵移民南非的女兒黛安娜·米勒夫人2005年返回英國清理家族遺產時,才在銀行保險柜里發現了玉牛。由於之前伍利沃利斯拍賣行助其家族拍賣過銀器,她便把這件玉雕連同原先包裹的報紙一起送了去。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馬
拍賣前,玉牛在倫敦展覽了幾天,拍賣行還在網上大做宣傳,希望在世界範圍尋找潛在的買家。預展時菲利浦說道:「這是件對歐洲和中國買家兼具吸引力的物品,成色上佳且雕工精湛,任何同類玉雕都會相形見絀。」索爾茲伯里的拍賣現場的所有買家只能站著,太多競投者都申請電話競投,以至他們連線路都不夠用。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鷹壺
玉雕預估為50萬英鎊,起拍於15萬英鎊。拍賣場中的埃斯卡納齊的兒子丹尼爾在與其他買家多輪較量後,終於以340萬英鎊將其買下。事後有消息透露,當時和丹尼爾競爭玉牛的,是一位受大陸客戶委託競投的香港古董商。第二天,這場拍賣會就上了新聞頭條,不僅因為遠遠領先的價格紀錄創造於一家倫敦之外的英國地方拍賣行,同時也因為西方買家終於在中國藝術品的拍場上壓倒了來自中國的競投人。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白釉獅形蹲獸
雖然近些年埃斯卡納齊的古董店經營的有聲有色,其本人也在拍賣場上多有斬獲,但十多年前的那件元青花大罐仍令人念念不忘,時至今日,還有不少人會質疑其是否值得以「天價」拍下。對此,埃斯卡納齊的回應則意味深長:「它不貴,只是要很多錢」。這句看似有些矛盾的話,細細品味起來令人拍案叫絕,一語道破了藝術品價值和價格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白釉獅形蹲獸
藝術品的創作者是將審美價值作為最終的追求目標,不可能如工業品般批量生產,每件藝術品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重複性。藝術品自然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取代性,特別是古代藝術品,經歷千百年歲月的淘洗,仍舊被完好地保存至今,甚至可能是存世孤品,具有無法取代的價值。價格只能部分反映價值,其背後摻雜著諸多因素。這也能說明埃斯卡納齊為何會回購自己多年前出手的珍品。
埃斯卡納齊舊藏 唐藍釉雙龍尊
廣為人知的例子,如2014年劉益謙從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以2.8億港幣拍下的成化鬥彩雞缸杯,正是1999年埃斯卡納齊以2650萬港幣拍得的,這在當時就創下了明代鬥彩的世界紀錄,後來轉賣給了玫茵堂,而這次由玫茵堂委託蘇富比拍賣。雖然埃斯卡納齊也試圖重新將其購回,一直叫價叫到1.8億,但無奈仍不敵劉益謙,只能放棄。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鳳首執壺
然而在2015年,埃斯卡納齊從倫敦蘇富比以溢價百倍的價格,買回了一件曾從他手中售出的唐三彩鳳首執壺。埃斯卡納齊如此描述當初這件鳳首壺被賣掉時的場景:「1972年2月29日晚,新畫廊的開幕展吸引了眾人注意,其中一群日本古董商前一天晚上就排在了門口。第一個衝進畫廊的人直接走向唐三彩鳳首執壺。此壺屬於萬尼克和品科特的舊藏,最早於1912年就在西方露面。」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綠釉蓋罐
「那位古董商詢問該器物的品相,當被告知其非常完美且售價45000英鎊時,他毫不猶豫地表態:『我要買它。』要知道,唐代陶器從來沒賣出過這麼高的價格。」埃斯卡納齊接著說道,從1972年至2015年的44年間,雖然此執壺的價格從原來的45000英鎊,一躍至272.5萬英鎊,翻了一百餘倍,但埃斯卡納齊仍舊覺得「不貴」,因為全世界僅此一件。
埃斯卡納齊藏品 西漢鎏金銅熊鎮
藝術品價格無疑會帶有個人情感因素。2015年紐約佳士得「安思遠珍藏」專場拍賣上的1號拍品——西漢鎏金銅熊鎮,由埃斯卡納齊以240萬美元的高價買下。之前坊間一直流傳的說法是,這件熊鎮原本就是安思遠從埃斯卡納齊處購得,如今又以天價被購回。對此,埃斯卡納齊也予以了澄清,這件並非其舊物,自己只是有一件相似的熊鎮。對於這麼高的成交價,他也坦言其中包含了很多情感因素,夾雜著他對於這件藝術品原主人的紀念,這些超越了藝術品本身的價值。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貼花雙龍尊
埃斯卡納齊一生都在與中國藝術品打交道,但出於職業素養,他不與自己的客戶「競爭」。正是因為如此,他與包括安思遠在內的許多大收藏家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就是他的忠實客戶之一。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是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成員,終身從事慈善事業。他與妻子熱愛亞洲藝術,為了提高美國大眾對亞洲事務的意識和理解,他們成立了亞洲協會,是紐約最富盛名的亞洲藝術機構之一。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花釉罐
1976年5月,洛克菲勒夫婦決定購買埃斯卡納齊於在巴黎私下買到的一隻磁州窯梅瓶。當第二天埃斯卡納齊將瓷瓶送到洛克菲勒夫人在紐約的比克曼宮住宅時,她讓他去洛克菲勒廣場和她丈夫商議「財政」事宜,因為她自己從不參與「錢的事」。於是埃斯卡納齊在兩天後見到了約翰·洛克菲勒。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盤
互相問候之後,洛克菲勒切入了正題,問道:「我能得到什麼折扣?」這讓埃斯卡納齊笑出了聲。「這有什麼好笑的?」 洛克菲勒問。埃斯卡納齊回答道:「在歐洲,洛克菲勒這名字是財富的代名詞,所以要求折扣聽起來有點不合時宜。」洛克菲勒說:「是的,但是我從這次購買中省下的錢,會幫助我再次從你那兒買東西。」埃斯卡納齊知道洛克菲勒是真正熱愛並且懂藝術之人,於是雙方愉快地達成了折扣協議。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藍釉蓋罐
對埃斯卡納齊而言,藝術珍品並非賺錢的工具,埃斯卡納齊認為:「大多數時候我們出於喜愛而購買一件藏品,然後我們開始尋找合適的藏家。當然,有時候我們多少可以猜到這個器物會為某個特定的客人所喜愛,或者我們會將它在畫廊里留上個一年半載。在此期間,也許這個器物的價格會上漲,但那不是我們留下它的目的」。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撓首獅
「我們只是在尋找合適的藏家。我從來不為投機或者投資而購買。我的興趣遠超於商業目的——我喜愛那些器物。一旦賣給了一位藏家,並且想到在他家裡能看到一些好東西,我就興奮不已。」正是因為如此,埃斯卡納齊來往的顧客包括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巴黎吉美博物館等全球80多間博物館和研究院所,創立至今經手精品超過 5,000 件。
埃斯卡納齊藏品 唐三彩貼花鳳首壺
埃斯卡納齊對於古董經紀業務的理解有著與眾不同的理解:「我的雄心不是擁有一家店。我出生在一家店,知道那有多浪費時間。我想有一個博物館,在那兒會見那些跟我預約過的人——博物館管理人員、古董商、收藏家,我不必跟這些人解釋一個唐代的壺是什麼。」
「我用99%的時間,勸說別人出售東西;1%的時間,勸說別人買東西。好東西毋須推銷。」
埃斯卡納齊店中宣德紅釉盤,報價一百六十萬英鎊
埃斯卡納齊並不是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商巨賈之子,可以肆無忌憚的用金錢購買喜歡的藏品。在他的收藏中,有些重複的和類似的割愛出去,換取新的資金去購更好更尖端的東西。猶如一潭不斷湧現活水的清泉,永遠充滿著活力和生命。而且他還在不停地購買實踐中提高了鑑賞眼力,同時也提高了店內商品的檔次和精真度。埃斯卡納齊的店能做到經久不衰,和他以藏養藏的經營宗旨也是分不開的。
埃斯卡納齊在拍賣場
如今,79歲的埃斯卡納齊早已有豐厚的資本頤養天年享受生活,但他仍然堅持在收藏界的第一線奮鬥。當被問起何時退休時,埃斯卡納齊說:「我已經超出了退休年齡,錯過了在最後的車站下車的機會,所以,現在我要一直駛到終點」。不久前的一場拍賣會上,我們又看到了這位熟悉的老者,並再一次被這位叱吒風雲半個世紀之久,創造了許多獨一無二傳奇的古董商所折服。
埃斯卡納齊在拍賣場
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坐在人群中,手裡拿著的是他精心做好的筆記。如今的拍賣場充斥著各種亂象,更充斥著許多對器物本身一竅不通,只為一擲千金為自己光耀門庭,埃斯卡納齊先生真的稱得上拍場上的一股清流。我們無法看清埃斯卡納齊都寫了些什麼,但整本圖錄上滿滿的都是埃斯卡納齊先生對這尊佛像的各種記錄,並且用紅色和其他顏色筆區別記載。埃斯卡納齊作為世界收藏領域可呼風喚雨的古董商在如此高齡仍以這樣一種學習的姿態對待他眼前的每一件藏品,真是讓人猶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