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從武漢蔓延,波及大江南北,讓我們措手不及。這是一次猝不及防的災難,也是一場從未有過的重大考驗。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未央區譚家街道滻灞新天地趙村社區,這個去年8月份剛剛完成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專項整頓,新班子成員屆中補選上任不到半年的新班子,卻用"截至今日,趙村無一疑似病例"的戰績贏得組織和群眾的讚譽。
"趙村5000多村民信任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負責"
辛靜波,這個樸實幹練的關中漢子,年前經過全體股民選舉實現"三職一肩挑"。他每天不分晝夜地奔走在趙村的每一個角落。前後設立15個疫情檢查點,登記存檔、測量體溫,挨家挨戶進行摸排登記,每日兩次全村消殺......在趙村沒有財政收入的情況下,辛靜波自己主動聯繫,尋找各類抗"疫"物資。從2019年8月15日上任以來,辛靜波幾乎沒有休息過,仔細算下來,他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整整6個月,近200個日夜。
1月31日晚上十點,他在社區群里發了這樣一段話,"疫情當前,作為黨員幹部,我們義不容辭;作為趙村這方水土養育的我們,責無旁貸!付出既是崗位的責任,也是父老鄉親的期盼。連續多日的艱苦奮戰,疲憊再承受不起,咬牙挺住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明天的抗疫或許更加激烈,只有堅持,我們才能戰勝疫情!多年後回望,願我們的付出留下的是欣慰,但絕不是慘烈的悲壯!"
每天忙得陀螺轉,這是辛靜波疫情防控工作的真實寫照。正是他不眠不休的工作感動了趙村的每一位居民,也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讚許。 "黨旗掛起來,黨徽戴起來,黨員身份亮出來"
社區黨總支發出動員令,號召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踴躍加入防疫志願者隊伍。黨總支書記辛靜波以身作則,各黨小組設置黨員"先鋒崗"和"責任區",築牢"紅色"網格,全力做好居住區疫情防控,有效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力量優勢、成效優勢,讓黨徽在這場全民保衛戰"疫"中熠熠生輝。
在社區黨組織的號召下,除70歲以上黨員,由黨員和村民代表牽頭自發組成了一支1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24小時輪流值守在疫情檢查點……
有人當起了宣傳員,幫助張貼標語橫幅,通過小喇叭警示勸誡群眾;有人當起了科普員,普及健康知識,傳授疫情防控妙招硬招;有人加入檢查點,登記出入人員,測量體溫,堅守道路關卡……
佩黨徽,走在前頭,眾志成城,共抗疫情,趙村的黨員和志願者隊伍共同守護著每一位居民的生命健康。
"疫情防控不是一個人,而是每一位村民的事"
趙村東西南北出入口眾多,外來人口和租戶占比大,疫情防控工作難度十分大。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仍舊設置了15個檢查點,勢必要築牢疫情防控的堡壘。"能守住社區防線,苦點累點也值得。"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堅定地說道。正是這樣的樸實無悔和默默奉獻,感動著趙村的每一位父老鄉親。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趙村5000多村民空前凝聚起來。""大家拋開以前的恩怨,只要命令一發布,不用你再操心,人員、物資全部到位。"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群眾自發前來捐款,其中有耄耋老人,也有稚嫩孩童,孩子們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這是我過年的壓歲錢,希望它能幫助大家戰勝疫情";有人主動找來方便的圍擋,將檢查點從15個縮減至5個,大大減少了人員壓力和工作難度;有人自願找來吊車拉來貨櫃,給寒夜中值守的志願者禦寒;有人拿出自家的棉被、爐子,找來柴火,生起火爐給檢查點的工作人員取暖......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堡壘無言,卻能凝心聚力;關愛無聲,卻能溫暖人心。面對群眾的助力,辛靜波眼眶濕潤了。這一次次令人淚目的小事卻極大地加強了趙村幹部群眾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強了全村上下,共克時艱,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一份熱乎的飯菜,一點水果,我覺得自己也出力了!"
自疫情發生以來,熱心居民辛衛旗堅持每天給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飯,老黨員辛培琴給執勤點送水果,老幹部辛世聯、梁建康不顧年紀大,身體不便到值勤點給幹部鼓勁加油......在這場戰疫中,有太多太多的群眾關懷,有太多太多讓大家淚目的瞬間,有深夜12點送來一碗熱乎飯菜的老人;有親自帶來電餅鐺現場做燒餅的社區大姐;有義務為抗疫工作人員理髮的年輕小伙;有一針一線為工作人員縫補沙發的暖心善舉......
一口熱乎的飯菜、一箱新鮮的水果、一杯燙手的熱茶、一頓及時的深夜加餐……連日來,趙村居民通過各種方式,慰問一線防疫值勤人員,這些飯菜是愛心、是感動,是認可,更是力量。一次次溫暖人心的舉動背後,是趙村全體居民眾志成城、共抗疫情的決心。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有群眾的信任,幹部的支持,我們一定能打贏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趙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辛靜波信心滿滿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