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梅長蘇,你是林殊嗎?

2019-07-21     靜靖等雨

《琅琊榜》是一部初心不改的復仇故事,百看不厭的古裝電視劇。

靖王蕭景琰是當今梁帝的第七個兒子,備受冷落,他的母妃靜嬪只是後宮裡眾多嬪妃中不起眼的一個。

因為十二年前赤焰軍一案,靖王與梁帝意見不一致,從此仿佛被放逐一般,光接任一些邊境換防之類的苦差事,一個不小心,還要被梁帝懲罰。靜嬪也從那以後幾乎沒再見過自己的枕邊人梁帝了。

此時,梅長蘇化名蘇哲進京了,他要幫助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就是靖王蕭景琰登上帝位,為七萬赤焰軍翻案,還所有蒙冤的人清白。

靖王脾氣耿直,不喜歡玩弄權術,更討厭這些自稱謀士的人。他的皇長兄、最好的朋友林殊以及他尊敬的那些人,都是死在了陰詭謀士的手裡。而蘇哲就是以謀士的身份為靖王出謀劃策,兩個人還沒有開始圖謀大事呢,已經在心裡結下了心結。

蘇哲一開始選擇靖王的時候,靖王就說過:他生平最不喜歡的就是蘇哲這樣步步心機的人。

靖王也一直在不遺餘力的證明這一點,私炮房爆炸時,大火蔓延了整整一條街,死傷無數,在梅長蘇給他們分析完利弊之後,靖王就怪罪梅長蘇為了加重打擊太子砝碼就如此草菅人命。

這個時候的靖王從來沒有懷疑過梅長蘇就是林殊,他不相信這個謀士會和他一樣把人命看的如此重要,會把黎民百姓的生計看的高於一切,所以他毫不遲疑的把這樣惡毒的罪名扣在梅長蘇的頭上。

扳倒寧國侯謝玉時,梅長蘇他們經歷了兇險的一夜,靖王在蘇宅等著他和蒙大統領,等著親眼看看謝玉的結局。但還是忍不住說幾句不好聽的話,「是天意還是人為,只怕還不好說」。

梅長蘇親手謀劃了一場大戲,使南楚使團看到了大梁朝中內鬥,讓蒙大統領在圍場震一震南楚王爺宇文暄,蒙大統領不想讓梅長蘇操心這樣的小事,靖王就說:「這也不是小事,若不是今夜這一出,宇文暄何來機會看見我朝中內鬥」,言語之間頗有責備之意。

隨著慢慢的交往,對彼此的了解也多了一些,可終歸,靖王沒有辦法全心信任梅長蘇,這就導致了後面衛崢被捕,靜妃被皇后為難,靖王聽信別人的片面之詞,就與梅長蘇決裂。

梅長蘇大雪之際去靖王府勸說靖王,好好商量如何搭救衛崢,靖王終於被說服,聽從梅長蘇的建議和計劃。衛崢救出來了,靜妃被冤枉一事也水落石出,梅長蘇卻被關進了懸鏡司大牢。

靖王開始能夠冷靜思考了,才發現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他不全心相信梅長蘇,而自己的敵人就是利用他這份不信任,謀劃了這場事件,也是從這以後,靖王開始真心實意的相信梅長蘇。

在此之前,靖王只是感覺到梅長蘇和林殊有很多相似之處,從未懷疑過梅長蘇就是林殊。

他看到梅長蘇捻著被角時,問過他這個習慣,梅長蘇以很多人都會有不同的習慣岔開了話題。梅長蘇跟他討論糧草供應之事,讓靖王聽得入神,想起了他的好友林殊,兩個人就此開始討論林殊了。

在獵宮,譽王謀反,靖王和梅長蘇、蒙大統領商量怎麼搬救兵、怎麼防衛。梅長蘇未經思考就拔出了靖王腰間的佩刀,此舉也讓靖王想到了林殊,曾經的林殊也是這樣的。探討路線的時候,蒙大統領也不小心暴露了他是林殊,還好靖王此時沒有多餘的心思考慮這些。

靖王的內心非常希望林殊回來,他曾經跟自己的母親說過:「很懷念以前有兄長引導,朋友扶持的日子」。靜妃已經知道了梅長蘇就是林殊了,卻不得不瞞著靖王,靜妃的內心是酸楚的,而靖王最多的是迷惘,悲痛。

梅長蘇犯病,靖王聽到了他的囈語「景琰 別怕」,還是不敢確信。第二日開始詢問梅長蘇和靜妃,梅長蘇父親的名字,可是他們不約而同的給了他相同的答案「梅石楠」,本來抱著一點希望,這時,心完全沉到了谷底,也開始為梅長蘇不是小殊而找藉口。

靖王心裡想著,只要他是小殊,只要他是小殊,所有的一切我都可以不計較,我不計較他傷害了多少人,也不計較他算計了多少人心,只要是他就好。

懸鏡司首尊夏江為了爭取一條活路,他了解梁帝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特點,向梁帝告發了梅長蘇就是林殊,就算自己死了也要拉個墊背的,至此,靖王知道了梅長蘇就是林殊。

梅長蘇為靖王一步一步鋪路,為他選擇朝局中人,為他救衛崢(當然也是為他自己),想他所想,思他所思。最終,他是林殊,是靖王一直惦念的小殊,儘管音容笑貌不同,可他還是小殊。

圖片來自琅琊榜劇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dY-M2wB8g2yegNDTU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