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雲南抗疫情」掃碼登記系統上線,在全省範圍內公共場所迅速推廣使用。2月12日,在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上,雲南省公安廳大數據專家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躍文對這一數字化防控手段的使用和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介紹。
「雲南抗疫情」數字化防控手段是讓大家在進入公共場所之前掃一下二維碼,離開公共場所前再掃一下二維碼,這樣就能有效記錄人員在公共場所的活動。為什麼要這樣做?劉躍文說,這一手段可以幫助後期一旦發現確診病例快速回溯確診病例曾經出入過的場所,從而快速找出可能與其有過接觸的人員。找出後能及時通過簡訊、電話等方式向可能接觸者發出提醒,提醒他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視情況居家隔離或到定點醫院就診,盡最大可能減少交叉傳播的可能性,保護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這個節點推廣這個功能,主要原因是從2月10日開始,各地相繼復工復產,公共場所人員流動大幅增加,交叉傳播的危險性增大。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發現超市、商場的工作人員還有配餐員被感染,事後追溯誰和這些人接觸過,在哪裡感染的非常困難,給社會帶來了非常多的風險。推廣「雲南抗疫情」掃碼登記軟體,可以有效提高事後追溯工作的精確性和時效性,實現「早發現、早排查、早隔離、早治療、早預防」的防控目標,盡最大可能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提供數據支撐。
劉躍文介紹,「雲南抗疫情」整個系統設計儘量做到輕量化設計,儘可能不影響大家的工作生活。公共場所的管理人員,通過搜索「雲南抗疫情」微信小程序就可以找到,填寫簡單的場所信息後就可下載到入口和出口兩個二維碼圖片,分別張貼在場所入口和出口。普通人進入公共場所時,拿微信掃一下碼就可以,離開時,也拿微信掃一下碼。第一次掃碼的時候,會要求簡訊驗證碼認證手機號。掃碼唯一採集的信息是手機號,沒有採集姓名、身份證和其他內容。信息有專業團隊統一嚴格管理,專人專用,只用於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結束或者指揮部下命令掃碼結束,數據將會銷毀,不留作任何用途,這樣公民的隱私會得到很好的保護。沒有手機的老年人和兒童只可由陪護人掃碼,只要能接到通知起到保護作用即可。(記者 朱丹)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雲南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b5QO3AB3uTiws8KsC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