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誤,獲賠300多萬?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2020-06-10     山東廣播電視報

原標題:航班延誤,獲賠300多萬?真相令人目瞪口呆……

航班延誤是很多人不願遇見的,

但李某卻十分樂於這種情況發生。

從2015年至今,

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

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

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

然而,

這筆「財富」卻是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

之後利用飛機延誤騙取理賠金獲取的。

4月29日,

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

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陳先生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

鼓樓警方通過偵查發現,李某等20餘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險公司頻繁申請航空延誤險。經過進一步調查,民警發現這些帳戶的賠款,最終都轉帳到了李某的帳戶,警方推斷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根據掌握的線索,民警於4月29日趕赴山東將李某抓獲。

圖為警方從嫌疑人李某處查獲的用於作案的的身份信息

在李某的住所,辦案民警搜查到大量用於記帳和航班信息的紙質筆記材料,以及電腦中多份航空延誤險異常說明樣表。這些樣表清晰記錄了其向各大保險公司索賠的詳細信息。

民警告訴記者:「在購買航班之前,李某會對航班以及當地天氣進行分析。雖然她人在青島,但她買的航班卻不是從青島出發和到達。在網上綜合評論找了一些延誤率非常高的航班,起飛的時候再去看它的天氣,她在心裡估摸後再去購買航班對應的延誤險。」

據調查,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其他用於購買機票的身份信息和銀行卡信息,都是她以買理財為由從親朋好友處騙來的。

其中一趟航班,李某以5個人的身份索賠10餘萬。這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呢?經過民警的細緻調查,真相很快浮出水面。

第一步,選取延誤率高的航班。

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的李某,有提前獲取航班取消或延誤信息的途徑,為此她在網絡上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 再去查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

第二步,虛構不同身份購票並大量投保。

李某從親朋好友處騙來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為逃避系統核查,李某虛構不同身份購買機票。

為了更具隱蔽性,李某每次購買機票都要用四五個身份。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約40份延誤險。

第三步,關注航班信息,伺機退票索賠。

由於李某根本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因此她時刻關注航班動態,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

買一份保險的保費大概40元

保險公司因飛機延誤

賠付的金額在400元到2000元

如果延誤時間長

甚至可以到7000元-8000元

在李某的筆記中

航班的延誤時間

投保的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

一筆筆都清楚地記錄著

據警方介紹:李某之前曾從事過航空服務類工作,對於飛機延誤信息及保險理賠的流程都有所了解,失業之後的她,便打起了騙取保險公司理賠金的主意。

李某利用其親友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飛機延誤險,涉嫌在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時,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險對象,騙取保險公司保險金,客觀上存在刑法評價中的詐騙行為,同時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

目前,李某已被鼓樓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責編:張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Vh5qXIBd4Bm1__YiCR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