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場山火,北極地區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山火季節

2019-08-05   買賣木

一直以來,提到北極,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無邊的冰雪、漫長的冬季,簡直能把人「凍死」。





事實上,由於北極圈內日照短暫,太陽高度不大,陽光穿過的大氣層厚度增加,導致反射和散失的熱量增多,以及北極圈地表冰蓋對陽光的反射,使得北極圈內終年寒冷,屬於冬季嚴寒、夏季涼爽的氣候。冬天大地封凍,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夏天積雪融化後,表層土解凍,植物開始生長、開花。


但近年來,由於北極圈內地表植被種類的改變,綠色植被範圍和林木覆蓋率顯著增長。原本北極圈地表覆蓋的冰雪能將多數太陽光反射,而綠色植被能吸收大量太陽光,不斷增加的綠色植被和全球氣候的變化趨勢導致北極地區氣溫不斷升高。2018年8月5日,北極圈曾驚現超30℃高溫。





2019年7月28日,據中新網消息,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北極地區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山火季節,自6月初以來,格陵蘭、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合共發生逾100場猛烈山火,連衛星影像都能拍到瀰漫的濃煙。




據報道,北極地區記錄到歷來最炎熱的6月份,引發連場山火,在西伯利亞亦有這個現象。要知道,西伯利亞絕大部分地區屬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局部地區為寒帶氣候,北半球的兩大「寒極」: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便位於此。


7月時西伯利亞該地區通常已結冰,但也還是一樣燒了起來,且西伯利亞土地蘊含不少泥炭,燒起來濃煙更多。俄羅斯位於北極的49個地區中,有11個均出現山火。據悉,部分山火疑由閃電引起。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形容北極的山火情況「前所未見」,衛星影像清晰可見北極被濃煙籠罩。世界氣象組織指出,熱浪令樹林更乾燥,更易起火,雖然北極圈每年都有山火季節,但2019年僅6月,山火產生的二氧化碳已達到5000萬公噸。


倫敦經濟學院環境地理學家史密斯表示,當地進行衛星記錄16年來,從未出現如此嚴重的山火,「部分火場面積超過10萬公頃,相信屬地球歷來最大型火災」。史密斯補充說,6月北極圈火災釋放的二氧化碳數量,較2010年至2018年同一月份的總排放量更高。

來源:龍視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