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er愛台妹,台妹愛人心

2019-10-28     BB姬Studio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B姬」(bibiji300)

原創不易,喜歡我們就請多多關注吧~


mikasa | 文

不是比分,不是戰術分析,也不是貼吧節奏。很難想像,一整天頂級對抗的電競比賽打完,關於比賽的種種討論,都被一檔深夜談話節目搶了風頭。

這是發生今年Dota2國際邀請賽(Ti9)期間的場景。盛夏的8月中旬,每天激烈的淘汰賽打完,官方直播間就會播出一段啤酒短片,片尾浮現幾個帶霓虹燈特效的字:刀塔之夜。



刀塔之夜是一檔V社牽頭出品的深夜談話類節目,在播出的一周里,它就像咕咕下肚的啤酒,沖淡了中國觀眾們對於比賽本身的焦慮,清爽得讓人不自覺沉浸其中。

在形式上,刀塔之夜並無新奇之處。每期請來幾位有名的圈內人士,大家坐下來聊天。

刀塔之夜的亮點,幾乎都在內容上。節目從梗文化出發,以非常大的「尺度」引申出了諸多喜聞樂見的話題,聊天內容百無禁忌,被觀眾戲稱為「節奏之夜」,但唯獨不談版本、比分、操作,氣氛則在溫馨、正經、陰陽怪氣間流暢切換。

節目的最後一天,前Ti冠軍香蕉對新人「不要打假賽」的忠告,更是完美呈現了節目「貴在真實」的內核。「就這句話,這個節目做六天,我不拿錢都值得」,這也是立蓁小辣椒最喜歡的節目段落之一。

立蓁小辣椒是刀塔之夜的主持人,真名張立蓁,土生土長的台北人。



某種程度上,被推到台前的她才是這檔節目的最大發現。此前她並沒有在刀塔相關的節目中亮過相,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她,扛起了引出話題、控場接梗、逗樂調侃、化尷尬為神奇的重任。

有人說,立蓁將刀塔之夜這檔很容易變成自嗨尬聊的節目,活生生做成了一檔無尿點的台灣綜藝節目。

觀眾們接納了這個陌生的面孔。不出幾日,刀塔之夜的直播間就飄滿了「我愛台妹」的彈幕。她深厚的主持功力,敏銳的反應能力,甚至是對刀圈的適應性,都令人折服。

上周的一個下午,我在一家咖啡店見到了立蓁。此時距離刀塔之夜結束已經過去了兩個月,有變化的是,她已經不單是一檔節目的主持人,而是越來越多出現在鏡頭前,不變的是她良好的口碑,「我愛台妹」絕對不是一個過時的梗。



我們當然談了刀塔之夜。在立蓁看來,雖然節目只持續了短短六天,但它已經無意間打破了中國電競圈的某些枷鎖,嘉賓們不再對節奏、爭議、笑料諱莫如深,而是願意在鏡頭前展現真實的自己,勇於發表內心的觀點。

但我更好奇,為什麼她會突然出現在刀塔玩家的視野里,她又是以什麼心態從一名CF官方解說,轉型到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她為什麼能在舞台上如此從容,她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的...

為此,我們不可避免地聊了大量關於她個人成長的故事。這些隱秘而深沉的過往,或許無法勾起所有人的興趣,但確實塑造了「立蓁小辣椒」現在的模樣,讓她從一個家教森嚴的科研生,變成了一個擁有上千場主持經驗、九年電競圈從業經歷的資深主持人。

大學期間,因為家庭和外界的種種壓力,立蓁患上了抑鬱症,直到今天她還是偶爾會陷入低落的情緒中,但慢慢地,她學會了與自己相處。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在立蓁的語境下,她總是能自如地使用一種歇後語式的樂觀——原諒我這麼概括——前一秒還在談痛苦的事,後一秒她就自己消解掉。

先天左耳失聰,不在意,反而省了高端耳機的錢;遭遇車禍,很倒霉,但臥床的日子讓身體變得很好;父母先後過世,很崩潰,但也讓她重新審視家庭、親人的意義;刀塔之夜,肯定有遺憾,但「我喜歡它不完美的樣子」。



如果說,有什麼能把立蓁從多愁善感中拉出來,那可能就是主持了。兩次人生的重要決策——進入電競圈、從台灣到大陸發展——都是立蓁在情緒低谷中毅然做出的選擇。

而在主持工作中,最吸引她的永遠是人,那些在行業里拼搏、奮鬥的人。她喜歡看選手在困境中重拾自我的狀態,她喜歡在電競圈追求真實的理念,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採訪「讓觀眾想起來,這些人其實跟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

以下是張立蓁的口述:

01

談刀塔之夜:

能講句真話比什麼都值得

找到我主持刀塔之夜完全是個意外。

在正式確定之前,有個電話面試,是和V社的製作人聊。我上來第一句話是「我不會玩刀塔」,我只玩過人機,不敢說自己是會玩的,誠實是上上之策。

我真的不知道他去哪裡看到我的主持視頻,我也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光靠一個電話,人也沒見到,問了幾個問題,他就說好,OK,那就用你了。我想,你們V社做事就是這樣嗎?(笑)

V社是個不喜歡墨守成規的公司,他們希望刀塔之夜上,不要再去在聊版本,聊某個選手的某個英雄的操作,所以大膽去啟用一個刀塔觀眾不那麼熟的主持人。

一開始我還不知道節目的內容是什麼,甚至來賓名單都還沒有完全確定的時候,V社的製作人就給了一個非常清楚的目標:

呈現出最真實的一面。

我們平時看過太多,選手、解說、主持在賽場上,官方的那種刻板嚴肅的印象,而刀塔之夜想呈現他們更鮮活、更有人間煙火氣的一面。羞澀?可以啊,就讓他羞澀,喜歡講騷話?沒關係啊,就讓他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我們不會直接說出評價,而是透過問答,讓觀眾發現他們的小特色,留下更深的印象。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要讓他們出醜什麼的,這絕對不是我們的本意。


在刀塔之夜之前,我對刀圈的梗完全不了解。這就要感謝我的同事,還有另一個公司的現場導演,他們都是資深刀塔粉絲,我先從網上找了很多資料,他們會幫我分辨真假,順便補充很多信息,最後把所有內容串起來。就這樣從8月12號準備到19號,節目播出期間,雖然是晚上播,但可能從早上、下午到晚上就一直在練習。

我看到有人形容我的採訪,像是連環套,就一環扣一環。

像我問嘉賓一個很中性的問題,他是喜歡做選手、主播,還是戰隊老闆,他回答,但我不會直接去問為什麼,而是找一個比較搞笑的高光時刻,比如他說喜歡當戰隊老闆,我說「那麼你們這個隊伍的戰績,好像不太好呢」。

還比如我問B神,你是喜歡塞拉還是R神,他如果選了塞拉,我就說「那你不會心疼這400萬吧」。不管他選哪個,我們都會準備好下個問題。

大家好像看起來很輕鬆寫意,但背後做了完整的準備。很多節奏,甚至是黑歷史,不是不能談,看你怎麼談。我們竭盡全力猜他會回答什麼,然後再針對他的回答去設置延伸問題。做完功課,V社的人會在旁邊陪我練習,所以每次我上去是不用帶手卡的,一氣呵成。



最早電話面試的時候,V社的人也說過,他不知道觀眾會不會喜歡刀塔之夜,如果效果不好,可能做個1、2集就沒有了,所以我心裡想,只要六天節目能做完就圓滿了。

第一天上台前,我問V社坐鎮現場的製作人,你最討厭什麼主持風格,他說我最討厭嘰里呱啦的,我心裡一咯噔,就默默走走開了,你知道嗎?在導播喊321的時候,我腦袋裡千頭萬緒。

節目結束下來,我發現手機在狂震。沒想到有這麼多人看。我記得開場前還有人跟我說,不用擔心,一般人看完比賽就關了啦,誰會熬夜看這種深夜節目啊,就走個過場。結果我好多朋友在看。

導演從帳篷里出來的時候超激動,他說他們打開了所有平台的直播間,他第一次看到一面倒的好評,第一次幾乎所有平台的所有觀眾都表達的是正面、喜歡的情緒,大家都很興奮,然後我就哭了。天哪,那種很緊張的情緒在那一刻釋放。

我出來看到V社製作人就鞠了個躬,第一句話是,「真的很對不起,我就是嘰里呱啦的」。他就說,我個人不喜歡什麼不是很重要,重點是大家喜歡什麼,當所有觀眾都喜歡這個節目的時候,就代表我們做對了。

總體來說,刀塔之夜的工作,我可以給自己打到61分,差不多吧。我在微博上說,有段時間我壓力很大,自認為沒有把節目裡的東西表達完整,就是女生在一起的那期。

我本來更想凸顯女性比較細心、情感豐富的那一面,比如小鴿子的樂觀陽光、Yuno面對感情很好的處理方式,我都沒有表達到位。有的觀眾不喜歡,說太像姐妹淘聚會了。最後拯救我的還是V社那邊的人說,你們就是一群女生啊,不然你們要怎麼聊。

很多當下覺得是缺點的東西,回頭來看,正是那些不完美的地方,讓大家有那麼強的感染力和共鳴,我們不是為了喧譁而喧譁,我們要的是真實,就是朋友下班聊天的感覺。這就回到了我們要去展現人情味的初衷。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喜歡它(刀塔之夜)現在不完美的樣子。



最後一天,我們做了中國隊伍贏和輸兩種預案,結果中國隊伍輸了,我們節目就非常難做,既不能太悲傷又不能歡騰。有個環節是讓嘉賓們都說一句對中國刀塔的祝福,那天香蕉說了一句話,讓我覺得這個節目做六天,我不拿錢都值得。

我記得香蕉在椅子上扭扭捏捏了十秒鐘,我在想,你到底要不要講啊,正當我要救場接話的時候,他說了一句:「不要打假賽。」

很勇敢哎,我當場都飆淚了,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讓嘉賓)講一句真話比什麼都值得。就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02

談成長:

就是被生活逼急了

我想大家講到我的成長經歷,第一件會提到的事情,就是我左耳天生是聾的。

但我從來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OK的,這要感謝我媽媽,她在我長大的過程中的態度就一直是:你和別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我也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

而且左耳聽不到的好處可多了。我在遊戲里是沒有辦法分辨聲音來向的,打FPS遊戲很菜的時候,我就說,我是因為沒有辦法分辨聲音啊,要是我能,那就無敵了。然後還很省錢,我立體聲道是分不出來的,別人可能追求幾點幾聲道的設備,對我來說都一樣。

我小時候從來沒有接觸過遊戲。我是屬於那種少一分打一下的孩子,家教很嚴,作業不是寫完就好,而是要寫的很工整,不行就撕掉重寫,每天下課我媽媽就到校門口領我回家了。哪裡有時間玩遊戲,哪敢啊。

我媽媽一直希望我能當個律師、醫師或者老師。所以我初中念的是女校,高中念的是師大附中,五月天就是這個學校的,高中的時候我就呆在中央研究院做科學研究,然後是用申請的方式進的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我念的是生物科技系,那是醫科之外第三類組裡分數最高的科系。

其實我小時候很害羞,也不會想上台去說話,之所以會從事主持的工作,就是被生活逼急了。

我大學的時候,爸爸經商失敗,他沒有和家裡說就跑出去躲起來了,我們家就一直會有銀行來催債,還有黑道什麼的,這時我們才知道他的生意出了問題。

爸爸跑不見,那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沒人付學費、生活費了,還要還債,我就要出去賺錢。一開始在學校行政單位打字,後面做家教,根本入不敷出。因為我在新竹念書,交大、清大都在新竹,滿街都是博士生,誰要找個大學生當家教啊,大學生家教的時薪就被壓得很低。

那時候就有同學跟我說,去展場當showgirl賺很多錢,所以大學期間我當了很長時間的showgirl。之後也是在展場,我就產生了一個單純好笑的想法:我來這兒一樣是待一天,為什麼那個台上的主持拿的是我的兩倍,我也要拿滿,然後就接觸到了主持工作。

在那之前我完全沒有參加過相關的培訓,做主持只是因為家裡缺錢,一開始做展場的,後來做記者會、發布會的主持,後來拓展到各種典禮、研討會。直到有一天做到遊戲公司的記者會,才接觸到電競這個領域。

我其實沒想過自己有沒有主持天賦。直到有一次參加一個非專業的比賽,那是研究院的同學叫我去的,我本來很抗拒,他們就說反正是個機會,參加之後可能會有更多曝光機會呢。

比賽有個環節是每個選手上台,主持人一對一專訪。我知道那個主持人有點想調侃我,因為我資料上興趣、特長、專長、全部寫的是「說話」。你說主持人不diang我嗎?

上台前我可緊張了,但直到上台拿到麥克風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就是吃這行飯的,因為我一拿麥克風心就很定,沒那麼怕了。

主持人就說,既然你這麼會說話,那就給我說說我手裡這支麥克風吧,當時我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展會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介紹產品,所以我就不假思索地介紹了那支麥克風,嘰里呱啦一通。

說完之後,主持人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他愣了三秒鐘沒有接話。雖然那次比賽沒有得獎,但對我來說,它讓我知道了我喜歡做這個工作。於是,我就去參加了一個真正的主持的比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拿了一等獎,之後就決定做主持了。



在大學賺錢謀生期間,我還遭遇了一次車禍。這邊撞斷(指右臉頰),因為我臉撞到了擋風玻璃,現在還有三根鋼釘在裡面,我懶得去拿掉了,醫生也懶啊。但我腿那邊就一定要取出來——從臀部到膝蓋那麼長一個鋼釘。

康復的三個月,你還要保持嘴巴緊閉才能讓骨頭長回去,醫生怕我睡覺不自覺張嘴,他就想了個很殘忍的方法:在我上下牙床各打了十個洞,用鐵絲捆起來,那三個月我只能喝流質的東西,還要很用力才能從牙縫吸進去,就這樣喝了三個月果汁加牛奶,絕對沒有油炸辛辣食物,所以身體反而變得特別棒。

我還記得三個月過後拆鐵絲的時候,我真的從手術台上逃出去了,一群人在後面追我,把我拖回去。因為實在太痛啦!

03

談步入電競圈:

我一直在學東西的狀態

康復之後我就去復學了,原本學的是生物科技系嘛,但因為已經做showgirl、接觸到了主持、電競這些領域,它們可能更偏傳播,所以就學了傳播系,但實際上學的東西更多是理論研究,和主持沒什麼關係。

畢業之後的第一份電競領域的工作是去TESL(台灣電子競技聯盟)。最早接觸的是星海2,就是《星際爭霸2》,接下來是《跑跑卡丁車》和《特種部隊》。

我從來沒有玩過遊戲,上來就接觸RTS真是要了我的命。我一開始不信邪,遊戲里的東西好好背下就行嘛,我就去網吧玩了三天,根本沒看懂。然後我就去拜託我的同仁,他們輪流一點點教我,他們會把遊戲地圖的空照圖給我印出來,告訴我這個叫什麼,那個叫什麼,要打這兒的話要用什麼戰術。這樣一年下來,才真正有些適應了。

公司第一年本來想培養挺多人的,但大多數人都沒能撐下來,覺得太苦了錢也很少。為什麼我能撐住?因為我爸爸那時候剛過世,我整個人就蠻迷茫的。

我媽媽是家庭主婦,只有小學畢業,當她遇到婚姻觸礁、家裡變故的時候,她往往不知道怎麼去面對,所以我以前的想法是女人一定要經濟獨立,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我才有能力把家扛起來,而不是抱怨別人的不負責。所以當我努力去做這件事時,工作就成了我生命的全部。

但爸爸的去世給我很大的衝擊。雖然爸爸生意失敗後跑了,但他其實是個特別勤奮、節儉的老實人,他沒有太好的商業頭腦,但也勤勤懇懇工作了一輩子,後來因為爸爸的事,我和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認識了(立蓁父親的原配車禍去世後,經過相親認識了立蓁的母親),就發現,我爸爸一輩子都把時間花在工作上,跟三個孩子極為不熟。

這就像兩種選擇的結果你都看到了,你更不知道往哪裡走。但當時這個問題太哲學性了,再想下去我會瘋掉,我一定要給自己找一件事情去全身心投入,那就不要管這個東西多難,我原本喜不喜歡。所以我爸爸火葬之後不到一個禮拜,我就去了TESL,然後就一直走到現在。

2014年從台灣到大陸發展也經歷了一個情緒低谷。

2014年夏天,TESL的年度總決賽辦在暑假,在那屆比賽前,我們就知道有個項目要解散了,對選手來說就是失業嘛,我自己看著他們打了3、4年,突然就不知道面對他們。決賽開打前,選手一個個過來和我說再見,然後我還是要開開心心上去做開場,那種心情是很複雜的。

那是我第一次比較大強度感受到這個產業的殘酷。我不是很擅長去處理這種感情,所以我當下的想法就是要換個環境,出去喘口氣。

正好當時長毛(現LPL官方解說)先到龍珠發展,然後他就說CF這邊缺一個女解說,你要不要來,我根本沒聽過CF,但我說沒事,我可以試試。

來上海報道是10月1號,結果第二還是第三天,就有人告訴我13號要考試。就13天時間,我從頭開始記,把地圖、賽制、選手都背下來,那天就帶我去次級聯賽的現場,他們隨機從中抽了一場讓我去講,邊上配兩個解說,錄像發給騰訊看,騰訊覺得OK,然後就開始解說CF的次級聯賽了。



立蓁在上海的家中養了兩隻貓

真正走進大家視野,是那一年的CF世界總決賽,那一屆在韓國辦,有一位解說簽證沒過,我就去頂替了他,結果很意外選中了我和另一位男解說去講最後的決賽。那次決賽結束之後,我就成了官方解說。

我記得,世界總決賽是12月,新的官方賽季開始是1月17號,我媽媽在那天過世。我媽媽沒有告訴我她生病了,她就一直說我很忙,誰要去看你啊。她討厭用手機,所以和她聯繫我只能打家裡電話,買手機給她,她也不用,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她那會兒說她要跟朋友出去玩,結果我媽媽沒有去玩,她是去住院。

2017年和CF的合同到期後,我希望突破項目的限制,為了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就沒有續約,後來就被引薦到了Imba傳媒,所以現在做刀塔、未來可能還有自走棋的工作。

你問我為什麼能勝任這麼多不同電競項目的主持?在進入電競圈之前,我做的是記者會、發布會主持啦,那個跨度比電競圈大多了,我可能今天還在做資生堂的美妝發布會,明天就去做無印良品的燈具發布會,後天可能做一個醫療用品的發布會,大後天又飛到哪裡,做一個馬拉松活動的主持工作。

所以,我原本就一直是在學東西的狀態。

再說回來,在主持、解說電競相關的活動的時候,最吸引我的永遠是人。就是在裡面奮鬥,在裡面拼搏的人。人生在世就要面對很多的競爭,只是說我們其他人在上班漫長的過程中,比較沒有感受到競爭的急迫性,但如果是比賽的話,它就是一場定生死,今天就打這個比賽,立刻就知道命運的走向。

我很喜歡看選手在逆風,或是一個困境中,他怎麼去重拾自己的信仰,不見得是找回贏的信心,而是他重新找回享受遊戲的樂趣。因為真的玩的很好、很順的時候,可能是你忘記勝負的狀態,但在比賽中要進入這種狀態很困難。

04

談情緒:

要學會和自己相處

小辣椒的ID是我研究所的同學起的,我雖然看起來溫柔,但有時候個性還是蠻強悍的,他們就覺得我很敢搞怪,不好惹。

後來我自己也很喜歡這個名字,是因為鋼鐵俠的老婆也叫這個,我覺得天哪,她就是我夢想成為的樣子。她的言行舉止、穿衣風格、愛情觀都是我喜歡的。

我很喜歡上Bilibili,B站上好多神人,他們會做各式各樣的電影混剪鏡頭,踩點配上帶感的音樂,這些up主太厲害了。你看,這些(電影里的)女孩,她們是各型各色的,黑寡婦、北極星、小辣椒,每個都讓你覺得是極致尤物,可是她們沒有一個人是相同的。所以相信自己,你是獨一無二的。

除了工作,我也會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不是那麼光彩的情緒,我想讓大家知道的是,任何人的生活都是有高有低的,有很光彩的時候,也會很難過很哀傷的時候,這都是很正常的。

大學的時候我有抑鬱症。在家,要還債養家,每天一睜眼就是錢的事情,在學校,我當showgirl同學也會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因為我要翹課打工,老師也說,你這樣子不行,為什麼不好好念書。我知道他們是好心,但他們的建議對我不夠現實。每天都很煩。

後來我去看醫生,吃了藥,但我不喜歡那種感覺,就很萎靡,世界特別空洞。我覺得這不是辦法。直到現在,我還是會有突然掉到負面的旋渦里的時候,很低落,對原本喜歡的東西都提不起興趣。我想通常大家(應對負面情緒)的方法就是要剷除它,但不一定是這樣,而是應該要學著和自己相處。

當你很有動力的時候,你今天就多做一點,當你沒有動力的時候,你就給自己放個假,告訴自己這樣沒關係,我不是前陣子多努力了一點嗎。而不是說強迫自己一定要陽光積極、正面開朗,強迫出來的東西都是假的,事後還會有很強的反作用力。



我平時看我喜歡的歌手明星,就算是那些很厲害的天后,她們都會有車禍現場,還比如Katy Perry的記錄片里有一幕,在她的演出前,收到前夫的離婚通知,整個人就哭到站不起來,直到站到舞台前的那一刻她還在流淚,但還是完成了當天的演唱會。

我很感激這些名人,願意將比較不堪的一面表露出來,我覺得那是一種人性的光輝,是他真實的一面。而且他們有一股超常的力量,去克服這些事情,這才是我們該羨慕、學習的。

如果類比到電競圈,V社這一點就很反常,他們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敗者組採訪,他們讓大家看到有贏家就是有輸家,每個人面對失敗的時候是什麼態度,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我在其他賽事都沒有看到過。

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和V社製作人的電話面試中,我第一次被問到,為什麼會這麼喜歡自己的工作、在主持中很有成就感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喜歡主持工作的那個部分?

我說,大家有時候看比賽的態度,就一直糾結在勝負、比分上,會忘記選手跟我們一樣是很平凡的人,也有七情六慾,會開心,會傷心,會害怕,會受傷。如果通過這種有露臉的、脫離賽場之外的訪談,就能讓觀眾想起來,這些人其實跟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這是很重要的。

我還說了一次採訪經歷。我那次採訪的選手,打完這場比賽就要轉會了,而這場比賽又決定了他原來的隊伍是否能拿到職業聯賽的名額,他和原來隊伍的兄弟們打拚了好久,最後大家各奔東西,但在這最後一場比賽上,他還是盡力去完成夢想,幫助隊伍拿到了職業聯賽的名額。

我採訪的時候就問他,你加入職業才一年多,你要面對的除了場上的勝負壓力,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比如今天你們是同袍兄弟,明天可能就是場上敵人,你做好準備了嗎,然後他就哭了,我也跟著哭了。

每個選手都有夢想,但遺憾的是,最後陪你完成夢想的,不一定是一起出道的兄弟。像這麼一個耐人尋味的東西,有時候就被一條轉會新聞帶過了,沒有被強調出來。

那是我自己,近年來最喜歡的一段採訪,但它不是任何大賽上的。我很開心V社在這方面的想法和我很像——帶出更多人情味的東西。

未來我也想有機會做個類似刀塔之夜的節目,但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次一個是感謝Imabtv編導的幫助,Imba傳媒的老闆們對我的支持,還有Marstv詳盡的準備和企劃,他們給了我莫大的創作空間,一個是歸功於刀圈有這些玩家文化,還有一個就是V社製作人——我覺得他才是這個節目的靈魂。所以,可能不會再有(這樣的節目)了吧。

坦白說,刀塔之夜是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這麼多觀眾看到我的用心。他們會把一些印象深刻的橋段寫下來,說很喜歡我當時一環接一環的問話,喜歡我的第一反應。這是我從業這麼多年,第一次稍微對自己的風格有了一點自信。

而我其實只是把大家平時在台下的樣子放到台上。能讓每一個採訪過的來賓,得到更多人的喜歡,就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這就代表我做對了。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B姬」(bibiji300)

原創不易,喜歡我們就請多多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BDNEm4BMH2_cNUgsT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