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光明與黯淡

2019-06-01     混沌天涯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星爺把自己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放到了寧波,這是他父親的故鄉。他站在老房子面前給父親打電話:我看到了你的老家。

這部電影名叫《長江七號》,星爺演一位父親,不帥,沒錢,是個在建築工地打雜的民工。本來他希望請馮小剛演這個角色,因為早年馮小剛演過王朔的作品《我是你爸爸》,把一位懦弱的父親演得活靈活現。

不過出品方的韓三平阻止了這個提議,他對星爺說:你更像個民工。

已經成為電影圈神話的星爺,以一個民工角色,告別了演員生涯。


01 理想國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 柏拉圖《理想國》


到了1994年,香港娛樂圈已經煩透了周星馳,耍大牌、不停改劇本、全劇組由他一個人指揮,不尊重導演和製片。周星馳也煩透了香港娛樂圈,這幫人拍喜劇太不用心,台詞空洞,表演乏味,一遍遍嚼老梗。

32歲這一年,周星馳決心要拍出理想的喜劇,他創辦了彩星電影公司,自籌資金,拉起一班人馬遠赴寧夏,花了小半年的時間,拍出了兩集《大話西遊》。裡面的主要演員除了老搭檔吳孟達外,朱茵和莫文蔚是當時的新人,藍潔瑛同樣被香港娛樂圈討厭。

這兩部電影在千禧年以後被內地網友熱炒,周星馳成為後現代解構大師。但在1995年上映的時候,香港總票房才5000多萬,內地的票房,每部竟然只有20萬。

總投資超過6000萬,票房合計還抵不過投資,周星馳虧了大錢,他的第一家公司也因此倒閉。

錢賠了,周星馳只得重回向華強的懷抱,拍了《百變星君》和《大內密探零零發》,這兩部電影保持著港式惡搞套路,拍攝成本很低,票房卻都超過了三千萬。

給自己干賠大錢,給別人干賺大錢。周星馳不服氣,與向華強的合約到期後,又重新組建了星輝海外公司,自導自演拍了《食神》。這部電影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榜第二名,終於讓周星馳賺了錢。電影中有一幕很經典,落魄的周星馳坐在夜市攤子上,跟一幫癟三意淫。癟三們說發財後要買樓收租,不再過辛苦日子。

周星馳有點不屑地說:「不過如果要是我呢,開分店,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以後就上市,上市後再集資,接著就是炒股票,然後再炒地皮。接著,再分拆上市,到時候光收股息我就賺翻了!哈哈。。。」

從第一部電影賺錢到旗下公司上市,這條路周星馳走了十幾年。而且上市後的境遇極其慘澹,股價連連下挫只剩幾分錢,又是賠翻了。

讓周星馳賺翻的,還是癟三們的土辦法,買樓收租。

剛在電影圈嶄露頭角,周星馳就開始了買樓。他最得意的手筆是1996年,拍完《食神》後,以8380萬港元的價格買下「普樂道七號」四層高豪宅,2004年周星馳轉手賣出套現2億,隨即再以3.2億購入太平山頂的「普樂道十號」地塊,並獲批建造了4幢「天比高」超級洋房,每幢估價約4億。

一賣一買一建,周星馳凈賺超過10億,他把「天比高」洋房看成得意之作。2010年拿下上市公司帝通國際後,將其更名為「比高集團」。如今,比高集團股價0.043港元,跟周星馳的買入價0.2元左右相比,快要跌沒了。

這就是理想國,創業開公司上市,一不小心就賠個底朝天;最穩的永遠是買樓,買不停,賺不停。

周星馳是充滿理想的,不僅對電影精益求精,也渴望打造自己的娛樂王國。但是周星馳的媽媽是現實的,兒子賺的錢,多數要交給媽媽。跟大多數香港大媽一樣,周媽媽的理財方式也是買樓,買著買著,把兒子買成了十億身家。

周媽媽是50年代的廣州大學生,1957年逃難去了香港,困苦中嫁給了同是移民的周爸爸。生下兩女一子後離異,獨自拉扯三個孩子。在強勢能幹的媽媽面前,周星馳是老一代媽寶男。

2002年的香港金像獎,周星馳喜獲影帝,這是對一名香港演員最好的肯定。頒獎禮現場,他帶上了周媽媽,跟媽媽摟在一起的周星馳,笑得好開心。




02 傲慢與偏見

虛榮和驕傲大不相同,一個人可以驕傲但不可以虛榮。驕傲無非是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虛榮卻是過於看重其他人的評價。—— 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


星爺是驕傲的,驕傲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得罪人。繼與向華強鬧掰後,拍《97家有喜事》時得罪了黃百鳴,拍《千王之王》又得罪了王晶。這部電影主角是張家輝,周星馳是來客串配戲的,總共9天的戲要價1500萬。

王晶為了票房,咬咬牙答應了,他甚至還親自上陣,演了其中的大反派。這部電影在王晶作品中算是上乘之作,但是受金融危機影響,香港電影市場快速衰落,票房慘澹,王晶賠了大錢。賠錢後,自然埋怨其中的最大成本星爺。

到了籌拍《少林足球》的時候,星爺已經把香港娛樂圈的大佬得罪遍了。劇本拿出來後,向華強不投資,別人也就不接這個茬。

幸好老香港已經遠去,背後有了母親。星爺走霍震霆的關係,不僅找來新投資人林小明,還拿到了跟內地的合拍資格。協拍方是珠影和中影,珠影提供場地,電影在珠海拍攝完成,記得那個大球場吧,拍攝時場裡要有4萬觀眾,如果花錢請群眾演員的話,一個月拍下來,費用估計會讓星爺破產,珠海方面想辦法解決了人口問題。中影負責國內發行,把手續搞定。

既然星爺已經成為青年學生膜拜的偶像,為了教導青年,就要先幫助星爺走上積極健康的道路。

2001年5月,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堂,3000個座位全滿,過道都擠滿了人,北大莘莘學子期待著星爺的演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電影中能言善辯的星爺,根本就不會演講,也不懂怎麼做一名青年導師,只好由主持人提問,星爺回答的方式進行。

對於每個問題,星爺的回答都很短,他不愛說話,普通話也不利索。

這種蜜月關係持續到7月份戛然而止,在沒有獲得電影局審批的情況下,《少林足球》竟然在香港率先上映了。這違反了合拍片的規定,電影不僅被剝奪了內地上映的資格,星爺的公司還被禁止了一切經營活動。

星爺怕了,趕緊走關係托門路,送上書面檢查,誠誠懇懇認錯。在韓三平的指點下,那段時間星爺頻頻在內地亮相,出席各大頒獎禮,與趙本山和潘長江站在一起逗樂。這些事他在香港從來不做,但此情此景,他放下了驕傲。

到了下一部電影《功夫》,星爺謙虛得像一名小學生,積極主動地找一位名叫薛桂枝的大媽討論劇本。薛桂枝時任中國電影合拍公司副總經理,即便熱愛電影的朋友,估計也沒聽說過這個公司,它是何方神聖?簡單說,它是電影主管部門授權管理中外電影合拍的機構,專門幫助不了解國情的外來電影人。


薛大媽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她寄語星爺,希望他的新電影跟以往作品比起來,能在品味上上一個台階,在藝術上有一個飛躍。

劇本經過了兩次大改和一次小改,減少了很多庸俗的笑料。星爺很謙虛,甚至電影中有一項武功「如來神掌」,他也要找薛大媽請示這名字能不能用。

電影上映後,影迷們發現,相比以往的電影,星爺在《功夫》中說話少了很多,內容由動作戲填充。

《功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年度票房冠軍,星爺卻不想當演員了。他換了另一種表演風格,回到父親的故鄉,演完了最後那部《長江七號》。

父母離婚後,父愛是星爺童年最大的缺失,電影裡面很多橋段來自星爺的童年,他回憶與父親相處的短暫時光,住在一間小屋裡,鬧著買玩具,騎在單車上玩耍。




03 老人與海

我討厭抽筋,這是身體對自身的背叛。—— 海明威《老人與海》


星爺仍舊是星爺,仍舊容易得罪人。拍完《少林足球》,他跟合作人林小明對薄公堂;拍攝《功夫》,他跟同來內地發展的洪金寶鬧得不可開交;《西遊·降魔篇》上映後,他又跟華誼兄弟打起了官司。

星爺的作品少了,是非多了,外面傳來傳去,他開始有了另一種面孔。2014年,向華強太太在網上怒罵星爺,一眾明星紛紛表態。算一算,站隊向太的居多;支持星爺的屈指可數。

星爺沒有什麼回應,他不與人爭是非。幾年來,除了宣傳電影時露面外,也就是每年一度廣東政協開會時,會捕捉到他的身影。星爺的母親是廣東人,2013年他當選廣東政協委員,2018年又連任了。

參會幾年,星爺沒有提案,有時會遲到早退。




他還在導演電影,每一次新電影上映,「我們欠星爺一張電影票」的呼聲就會湧起。走進電影院,買票錢就能飛進星爺口袋了嗎?不見得。

《西遊·降魔篇》的12.45億票房,多數被華誼和中影分走了,星爺要求補簽的分成協議,因為王中軍拖延簽字,沒生效。

《美人魚》上映前,他已經跟出品方簽下了18億的保底協議。這18億里,製片方能拿到7億左右,減去4億成本,利潤是3億。星爺的公司投資占比30%,也就是能賺不到一個億。至於34億票房超額的部分,跟星爺沒關係。

韓三平的眼光很準,星爺更像個民工,蓋好了摩天大樓,回家住三間瓦房。星爺的兩大公司,比高集團連年虧損,已淪為仙股;星輝公司業務也在萎縮,旗下藝人沒剩幾個了。

時光來到2017年,星爺55歲,欠他電影票的年輕人越來越老了,他決心賣掉「自己」。A股上市公司「新文化」用13億買下星爺一家空殼公司51%的股權。作為回報,星爺簽下對賭協議,接下來4年凈利潤連年遞增,總承諾高達10.4億。

馬上,《西遊·伏妖篇》來了,星爺任監製,徐克作導演,彙集了一眾小鮮肉。看完這部西遊2,有人在網上發帖:周星馳先生,我不再欠你的電影票了,祝您晚年幸福。

顯然,星爺還不能退休,今年大年初一,喜劇之王2也來了,星爺這次是導演,宣傳片里標著「周星馳作品」。接下來,還有美人魚2,功夫2,甚至有傳言,到了功夫2的時候,星爺會親自出演。

演完《長江七號》至今,星爺已經十多年沒出現在熒幕上。電影對於他,像是從饑渴症變為厭食症,噁心了。

曾幾何時,星爺是多麼愛演。他的兒時好友梁朝偉回憶,星仔不停地在他面前表演武打戲,又硬拉著他報名了無線訓練班。

不同於梁朝偉的很快走紅,星仔當了6年兒童節目主持人後,才在1988年的《霹靂先鋒》中獲得矚目。到了1990年,他一年拍了11部電影,1991年又拍了9部。1992年,香港全年票房排行榜中,前5名全部是他的作品。從此星仔變為星爺,跟周潤發和成龍並列,合稱「雙周一成」。

發哥一直在演,他一心一意當個演員,生活節儉,熱心公益,活得自在。成龍不僅在演,還在唱,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晚會上,他帶著一幫小鮮肉登台獻唱,五彩燈光照耀著一臉皺紋。成龍愛熱鬧,就一直熱鬧得活著。

唯有星爺,從理想國走來,傲慢中遺世獨立,偏見中飽受摧殘,人到老年,卻要不停地做自己討厭的事,老梗嚼了又嚼,情懷蹭了又蹭。

說到底,還不是錢鬧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9_e_msBmyVoG_1Zrp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