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那些出類拔萃的湖泊,絕對實至名歸

2019-12-03     中國移動天上西藏

我國是一個湖泊較多的國家,而且湖泊分布範圍較廣,還很不均勻。東部平原和青藏高原是我國的兩大湖泊稠密區,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柴達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內湖泊分布也較多。西部青藏高原為強烈的地殼隆起區,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區內湖泊類型多樣,以構造湖為主,同時也有冰川湖及堰塞湖等。這些湖水深多在數十米以上,主要靠冰雪融化和降水補給,湖水清澈,許多大湖透明度均在10米以上。而且在青藏高原上,那些出類拔萃的湖泊,絕對實至名歸。



納木措

納木措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的鹹水湖,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措的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後補給,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藍色,水天相融,渾然一體,站在納木措湖邊,似有身臨仙境之感。連綿不斷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一望無垠的藏北草原,迎風飄揚的五彩經幡,湖面上泛起的點點波瀾就如同女神身著的那襲珠玉之裙,美得如此肆意,美得如此自信,美得輝煌燦爛,美得如此震撼。每個到過納木措的人,整個靈魂都仿佛被純凈的湖水所洗滌。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讓人震撼,仿佛置身於一個藍色的世界。納木措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為中國第三大鹹水湖,自從羅布泊乾涸後成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不過近十幾年來,原本是中國第三大鹹水湖的西藏色林措面積已經超越了納木措,取代納木措成為僅次於青海湖的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所以,納木措原本排名中國第二大湖泊的位置,被取代,但驚艷程度是無法被替代的。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是喜馬拉雅山北麓地區最大的內陸湖泊,位於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羊卓雍措湖面平靜,一片翠藍,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藍寶石,湖泊還是一個富饒的天然「魚庫」,據說湖中盛產的魚類蘊藏量可達8億多公斤,有「西藏魚庫」之稱。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野生動植物、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景區,周圍還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湖泊、雪峰與藍天融為一體,讓人流連忘返。



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錯高湖」,位於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境內,距川藏公路44公里左右。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繞的雪山倒映其中。距岸邊大約一百米處有一座小島名為扎西島,傳說該島是「空心島」,就是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雖然只是個傳說,卻讓人覺得蔚為神奇,你到島上也不妨試試在島的某些地方跺跺腳,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覺。



瑪旁雍措

與納木措、羊卓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的瑪旁雍措,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據說瑪旁雍措的湖水最深可達77米。瑪旁雍措被佛教、印度教、苯教等認定是最神聖的地方,也是信徒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印度、尼泊爾的香客不遠千里,前來轉山轉湖。瑪旁雍措以融水、雨水補給為主,也有部分泉水補給。

青海湖

眾所周知,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由於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變成了閉塞湖。加上氣候變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所以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於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寶鏡。青海湖面積達4450多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



拉昂措

拉昂措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湖為微鹹水湖,由於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而且周圍沒有植被和牛羊牲畜,一片死氣沉沉,沒有生機,拉昂措常被人們稱為「鬼湖」,它與聖湖瑪旁雍措僅一路之隔。據了解,瑪旁雍措與拉昂措原本就是一個湖,只是後來因為地質變化和氣候變遷分成了現在的兩個湖泊而已。拉昂措的周圍其實什麼都沒有,但是,景色卻非常的美麗。湖邊是暗紅色的小山,山上沒有樹木,顏色非常的迷離,湖中的小島也是暗紅色的,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顯得非常漂亮,非常吸引人。



色林措

被列入「鬼湖」的色林措,壯美的風光絕不亞於聖湖納木措,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色林措位於西藏那曲西部,是西藏名副其實的第一大湖泊,與著名的納木措近在咫尺。但與有「天湖」「聖湖」之稱、遊人如織的納木措相比,色林措卻被稱為「魔鬼湖」,令人畏而遠之。雖說是鬼湖,但是色林措的湖水很清澈,清得能看見湖面下幾米的魚,湖水由藍到綠,顏色漸變,很有層次感;色林措也哺育著眾多高原特有的生物,眾多的鳥類在這裡棲息。近40年,青藏高原湖泊中面積變化最大的就是色林措,現已成為西藏第一大湖泊,風光絕美,湖水、草甸、沙石灘、藍天、白雲融為一體,幸運的話還可見藏羚羊在湖畔草場上覓食奔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0Jazm4BMH2_cNUgrH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