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逛吃

2019-07-19     96的徐三歲

今天,找了幾家街邊麻辣燙小店,它們不聲不響在小區頭、巷子裡開了很多年,它們照顧著來來往往的回頭客,它們像極了90年代的老成都感覺……

這份「光是聞下味道,就有種時光倒回的感動。」來嘛,我們一起重溫!

1、坐到壩壩頭燙串串,人間最值得

麻辣燙的位置在馬河灣一號小區的巷子頭,直接坐到壩壩頭就開始燙串串兒,氛圍特別好~

特別地道的老成都麻辣燙,味道醇厚,辣而不燥,感覺每盤來吃都有新發現,兩周不去就想得慌的那種

冒血旺是最特色,老闆冒好了才端上來的,血旺很嫩,很爽口,一口就能得出不是血粉粉兌出來的血哈!裡面還墊的有腸腸兒,比血還好吃,一嚼咔蹦脆,每次都是人手一份的那種!蟹肉棒吸收了濃濃的湯底,超級入味~

毛肚、老豆腐、鵪鶉蛋、豆皮、小香腸……小火慢慢煮,配上干碟,絕妙~還有寬苕粉,相對其他家更厚實、更寬,更實在,蘸干海椒麵,只有那麼霸道了。

整個串串給人的感覺就是越煮越香,人間最值得!哦,對咯,最近還新出的了醪糟粉子湯圓,共三個口味,跟麻辣燙也是「配一臉」。

推薦:血旺、毛肚、小香腸、粉子醪糟

店名:將個爛就麻辣燙

地址:金牛區西林巷馬河灣1號附27號

時間:11:30-14:00,17:00-22:00

2、開了快20年的老資格串串,時時滿座

這家老成都串串在東光街很有名了,說它是「路人皆知」都不算誇張,問了老闆,說是已經開了17年了,生意一直好到爆,每次過來都是滿座!到了東光街一直往裡面觀音橋的方向走,就在路邊邊兒上,還是很好找,只是店招經過多年「風吹日曬」字跡已經模糊不容易看到了,所以只要看到馬路上擺了很多小桌子就對了。

它家從以前只有兩三間門面,發展到現在,已經一排九個門面都被他們拿來做串串了,比起最近幾年迅速串紅的串串兒,味道不得差~

中午不開門,只賣晚上,一般從下午4點就開始營業,一直開到凌晨1點左右,中午想來嘗味的莫白跑了哈。環境老闆卻沒咋改善,老成都串串嘛,接地氣就好了,約上三五好友,坐在街邊邊上,邊擼串邊感受熱鬧市井的老成都風味,非常巴適。

菜品是肉眼可見的新鮮,聽說每天串好但沒賣完的菜都會一併處理掉,這點很良心,而且鍋底還免費

特別推薦牛肉、兔肚、郡肝、鴨腸以及它家的蛋炒飯。

牛肉新鮮,提前碼了料,吃第一口就覺得是從前老串串的味道啊,而且很嫩很有嚼勁,但比起麻辣牛肉發仔更推薦五香牛肉多些。鴨腸入味也很脆。

兔肚和兔腰的質量也是上乘,下鍋煮個幾分鐘,吃起脆脆的,一點不綿軟,入口便能吃出來新鮮感,不是那種冰鎮了很久的貨。另外還有米涼粉,煮透,吸收足鍋底的香味兒,口感最王道!

鍋底味道不油膩,口感略清淡清爽,但吃出來口口就是那兒年生的「懷舊」感,好評!

推薦:鴨腸、牛肉、兔肚、兔腰

店名:口口香串串

地址:錦江區東光街64號

時間:16:30-00:30

3、蘸碟只有蒜泥和香油的串串,葷素都3角

這家位於雙楠的麻辣燙也是個偏鋪子,位置在紅牌樓地鐵口旁邊,一條小街上,挨到馬路邊邊上的,很小的一家店。

矮桌、矮板凳、銻鍋、筲箕……感覺上還是很老成都。調料只有蒜泥、香菜和香油,蒜是搗碎了放到油碟的,很香。

串串的感覺就是原先的小區串串,還多親切的。鍋底的話,不算特別重口,一開始吃還是微微辣,不過越煮越有味兒,醇厚!

麻辣牛肉巴適,勁道入味兒,蘸干碟更香,郡肝、兔腰、排骨的味道都比較足,而且分量上很紮實。

素菜的話,種類很多,味道中規中矩。葷素都是3角一根串哦,便宜!除了位置拮据點兒,其他沒毛病。

推薦:麻辣牛肉、火鍋粉、排骨、手工蝦滑

店名:銻鍋麻辣燙(雙楠店)

地址:武侯區永盛東街44號

時間:11:00-00:00

4、張家巷的流動鬼飲食,只賣晚上

這家也是無意中發現的,後頭又被吃貨小夥伴推薦過幾次,味道也不得差!晚上八九點鐘出攤,白天不擺!有時候還不來,所以想吃又穩當起見,最好網上點評找個電話打來問問。

老闆娘掌勺,老闆幫忙,兩口子配合特別默契!

雖說是路邊攤,但菜品還是特別豐富,可供選擇的很多。聽老闆說,菜品都是當天準備的,很新鮮,品質呢,看得出來確實不錯。

葷菜的話,推薦酥肉、毛肚、豬皮,都是提前碼了料的,稍微一燙一過鍋底就很入味了。酥肉不肥,瘦肉偏多,吃著還挺有韌勁兒。毛肚品質也不錯,火候也剛好,蘸干碟吃起爽口彈牙,脆嫩無比。豬皮煮得很軟,吃著根本不費勁兒,滿滿的膠原蛋白。

除了麻辣燙,還可以整干拌,跟冒菜的感覺很像,吃起的味道比傳統麻辣燙淡一些,建議喜歡干拌的小夥伴可以要一份火鍋粉丟進去,好吃到原地爆炸!

推薦:豬皮、酥肉、牛肉

店名:夫妻麻辣燙

地址:金牛區張家巷啞巴橋旁

時間:21:30-3:00

5、西門這家開了10多年的串串,碟子才是重點

成都的串串店多,但正兒八經開了10多年的還是少數。西門很宜居,自然藏匿了不少美食,而且多數在小街小巷頭,極具生活氣息。店店兒在一個老巷子口口上,開了十多年了,周圍街坊鄰居無一不知,是附近住家戶的久駐食堂。

位置著實很偏僻,門店更是簡單低調,面積也不大。平日裡桌椅板凳都是擺在街沿上的,8、9張簡易的四方桌。生意好的時候都是滿座,基本沒有空桌子。

串串出味的精髓是碟子,而非鍋底,因而碟子對於味道本身就尤其重要,碟子好吃,就贏一大半了。碟子全是老闆純手工製作,所謂秘制,莫的錯!

蒜蓉、干辣椒和香油,就是小時候吃的那種推著車叫賣的麻辣燙的味道,完全回憶殺,最大程度發揮了蒜泥和辣椒麵本身的香。

干碟光看到就很舒服。辣椒麵、蒜泥、花生碎都是手工搗出來的,比機器打的香,又香又辣,吃起蠻過癮的。

油碟也是一絕,一般冷鍋串串配油碟都有點膩,但是四姐這家的油碟配冷鍋串串不膩反而香,而且還加了海椒麵,這點少見。兩個碟子混到蘸,很nice。

菜品新鮮,每到下午四點,老闆就開始串菜,沒有鍋底費,所有菜燙好放盆端上來,碟子3塊一個,吃下來人均30不到。

推薦牛肉、土豆坨坨、還有年糕,火鍋粉也可以嘗試。

吃過這家,一般都還會惦記著再吃第二次,三次……。

推薦:牛肉、土豆坨坨、年糕、火鍋粉

店名:四姐串串香

地址:金牛區營通街16號附9號

時間:12:00-00:00

6、沒有名字、沒得鋪面,記住這個門牌號就成

撫琴西南路附近小區門口的小攤攤,老闆說沒有名字,不少人都是按到這個門牌號來找的,記住「撫琴西南路4號」就行了。

老闆按心情出攤,想吃仍然靠運氣,每天下午六點左右,就推個車車擺在小區門口,這感覺只有那麼接地氣了。

到了就直接問老闆有啥葷菜,想好了他就會從身後的泡沫箱子拿出來,一袋一袋裝好的,乾淨。素菜是拼好的,一份十元,而且要趕早,去晚了連素菜都沒啥了。

燙好裝盤子裡再端上來,再舀一坨蒜泥和香辣麵,混上香油拌兩下,把冒菜堆一邊,自己可以捻菜裹起旁邊的調料吃,這吃法很討喜。

平時大家都是各人抽個板凳,躲到樹底下開吃,老闆一個人,要燙菜要端菜,也顧不上你。

環境不咋,但味道是真的好,價格也便宜,在這一轉超受歡迎。

推薦:牛肉、午餐肉、郡肝

店名:無名眼哥麻辣燙

地址:金牛區撫琴西南路4號

時間:18:00-22:00

在成都吃東西,真正的老味道全都留在了巷子裡頭,不是真正的成都吃貨根本找不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k4EWwBmyVoG_1Za6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