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看了也沒什麼用。
中超下賽季的各項政策至今沒有出台,很多球隊的備戰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就包括了U23政策如何執行。
這項政策從一出台開始,就飽受詬病,但卻堅持了三年時間,足協後來對政策修修改改,很多時候政策本身也就名存實亡了。
提起U23政策,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揠苗助長,覺得是中國足協自己出的么蛾子。其實不然,很多國家為了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都會出台一些相應的政策。最典型的,比如英超的勞工證政策,另外在義大利低級別聯賽也有根據俱樂部使用年輕球員的次數和時長給予相應的獎金扶持的政策。
就在我們的近鄰日韓,其實也有U23政策(或U21),但他們的政策無論是制定還是執行都顯得比中超合理得多。
今天,日本足協也公布了他們的U21政策,具體規則是,從下賽季開始,J2和J3聯賽將實施U21球員出場獎勵制度,J2聯賽出場時間達到3780分鐘或J3聯賽達到3240分鐘的(天皇杯和聯賽杯不算),分別給與俱樂部300萬日元和200萬日元的獎勵。其中,門將出場時間按雙倍計算,獎金出處則由日本足協和J聯賽分擔。
其實,這也不是日本足協第一次推出U系列幫扶政策。因為明年是東京奧運會,日本方面也在舉國承辦奧運,希望在奧運會上,日本男足能夠有所突破。所以,日本此前就推行過U23政策。比如讓東京FC、大阪櫻花、大阪鋼巴三支梯隊力量比較雄厚的球隊,組成U23隊參加J3聯賽。
前不久參加東亞杯的日本隊中的田川亨介就是東京FCU23球員,他曾經是J聯賽最佳新人的候選人之一,但因為轉會到東京FC後打不上主力,因此被放在J3聯賽的U23隊接受鍛鍊。
其實從日本方面的這些做法就能夠看到,無論是讓U23隊打J3,還是獎勵J2和J3球隊使用U21球員,日本足協的做法其根本上都是不破壞自己的聯賽體系,也不損害俱樂部的利益。這一點來說,顯然比中國足協要人性化的多。
而韓國此前也推行過U23政策,韓國曾經允許K聯賽球隊多一個U23球員的替補名額,也就是說,如果每場比賽你使用一名U23球員,那麼你就有三個替補名額,而如果你沒有使用U23球員,那麼就只有兩個替補名額。
雖然這個做法比日本的做法稍顯激進,但同樣不會給俱樂部帶來嚴重的影響。比起中國足球動不動就讓U23球員首發,給俱樂部帶來的損害終究還是小的。
日韓的做法其實都是獎勵,而中國的做法則是處罰。這其實就跟兩個國家的教育體制相類似,國外的教育都是鼓勵性質,而中國的教育都是處罰性質。國外的很多政策都是人性化,而中國的很多政策都是一刀切。
而一刀切的結果就是,讓很多人想方設法鑽空子,最後規則變成了兒戲。
其實,有關U23政策,本身立意是好的,中國球迷也好,中國的足球俱樂部也好,都是支持的。但一刀切的處罰措施,卻無法讓人接受。
中國足協在制定新的U23政策時,完全可以參考日韓。比如,可以讓中超預備隊去參加中乙聯賽;再比如可以在聯賽積分相同的情況下,先去比較使用U23球員的時間,使用U23球員多的,則排名靠前。
反正方法有很多,但都需要政策的制定者動腦子,找到最適合大家執行的。
可偏偏我們的政策制定者,不願意動腦子,或者說沒有這個腦子。歸根結底,不是懶政,就是無能。
希望新賽季的中超不要再受到U23政策的影響,能夠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