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序言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春季: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季節,也被釣友們視為釣魚的「黃金季節」!隨氣溫的上升,水中的魚兒也活躍起來,紛紛游向近岸,開始覓食、繁衍。迎著春風,臨坐春水,堤岸邊繁花叢中,釣魚人也多了起來。
春水
正文
身為一名釣魚人,我們都聽說過一句釣魚諺語:「釣魚不打窩,釣到也不多」!的確!我們在實際的作釣中,也都這麼做了。同時也通過實際的作釣結果,證明了作釣中打窩的重要性。不過也有一些釣友,在打窩作釣時,遇到一些奇怪的現象。
比如:打完窩後開始作釣,窩點內根本沒魚吃餌,窩料沒起到誘魚效果!
比如:原本零散的有魚吃餌,打完窩後卻停口了,窩點變的沒魚了!
比如:原本小魚鬧窩很輕,打完窩後有小魚了,出現嚴重的鬧窩現象!
打窩原本是為了更好的誘魚、留魚,但是出現上述的反作用現象是什麼原因呢?這應該就和我們,錯誤的打窩方法有關了!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實際作釣中,常見的8種錯誤打窩法。
打窩
一、打窩時把窩打跑了
看到把窩打跑了,很多釣友可能會感到奇怪!什麼叫把窩打跑了?其實就是窩料到達釣點後,受一些外界因素影響,偏離了正常的釣點。
這種現象常見於,釣點水底為陡坡處時。當水底的坡度過大,我們使用一些團狀或顆粒狀窩料打窩,窩料到達水底後,容易順陡坡滑入坡底,同時魚群也會跟隨窩料至坡底。這時我們在坡上的釣點作釣,便會出現空窩現象!
解決方法:在陡坡上打窩,儘量不用圓狀窩料,把窩料製成扁平狀或磚狀。
製作窩料
二、打窩時把窩打大了
都說「打大窩、釣大魚」,這句話是正確的!在一些大型的水域,垂釣草魚、青魚類大型魚,必須有一個較大較長久的窩子。所以有很多釣友在打窩時,習慣去打大窩,希望誘來更大更多的魚!但是一些水域,本身面積就不大,加上裡邊大魚有限,我們再去做一個大窩,有時起到的作用就是相反的!由於所打窩料過多,魚兒只吃窩料,反而容易忽視鉤上的餌料,從而出現了一個無魚吃餌的假象!
解決方法:在作釣前打窩,一定要根據水域的大小、魚的密度、作釣時間去選擇打窩量,切不可亂打一通大窩!
開始作釣
三、打窩時把窩打驚了
有些釣友到達釣場選好釣點後,拿出準備好的大窩團,「噗通、噗通」就是一陣扔,然後開餌作釣!結果一兩個小時過去了,浮漂如定海神針一般。這時他們還在想,是不是窩料不好誘不來魚?其實,魚早就叫你的窩料嚇跑了!
大部分魚類在覓食時,警惕性是非常高的,特別象鯽魚、鯉魚類雜食性魚!當它們近岸覓食時,由於水位較淺,稍有風吹草動,便會逃之夭夭!大團的窩料砸入水中的聲音,足夠讓它們遠離你的釣點!
解決方法:打窩時儘量把窩料團作小一些,做到化整為零的效果,必要時可藉助打窩器打窩。特別是在垂釣時間較短,釣點水深較淺時,更要注意打窩時的聲響!
窩料團小一些
四、打窩時把窩打重了
這裡說的「重」不是指重量,而是說窩料的味型過重,最常見於黑坑作釣。一些剛玩黑坑的新釣友,自己沒有一套完整的窩餌配方,去盲目的相信於味型添加劑。在使用過程中,由於添加量過大,造成味過重而出現「死」窩現象!
另外野釣中,由於窩料的味型好於餌料,打窩後導致魚吃窩料不吃餌料的現象,也是由窩料味型過重引起的。還有打窩後招引小雜魚鬧窩,大部分也是和窩料味型過重有關。
解決方法:在黑坑作釣,使用味型添加劑,沒掌握好用量前可一次少加,試用效果不好時再二次添加。對於野釣打窩,儘量使窩料的味型偏向於餌料,但濃度上不要超過餌料。
窩料味型不要過重
五、打窩時把窩打沉了
這種情況是釣友們最容易忽視,也是最常見的!我們作釣的水域,有很多是陳年老塘或一些肥水塘。由於淤泥和腐爛物的的堆積,這些釣場的水底會有一層厚厚的「漿層」,並且這些「漿層」非常稀薄,承重能力非常低。當我們用玉米粒、大顆粒飼料等,一些比重較大的窩料打窩時,水底的「漿層」承受不住窩料的重量,從而導致窩料陷入「漿層」中。這時魚類便很難發現窩料,也就起不到誘魚的效果!
解決方法:在這種有「漿層」的水域打窩,優先選擇抽窩法。可以使用拉大餌的方法,也可用散炮抽窩!必須用窩團打窩時,需控制好窩料的粘性,最好讓它在水的中下層炸開,而不是在「漿層」散開。
窩料在「漿層」下,魚覓食時找不到
六、打窩時把窩打小了
這裡的小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數量小了,一種是個體小了!
數量小了,主要出現在大水域作釣大型魚時!上面說過「打大窩、釣大魚」,很多釣友調侃李大毛老師,說他叫「李大盆」。但是在一些面積較大的自然水域作釣,想要釣大魚,就必須大窩守釣!有釣友說我不打窩也能釣到,只能說除了資源好就是運氣好,後者只是偶然性的。如果大水域守釣大型魚,打窩量過小是很難吸引大魚進窩的。
個體小了,是指我們使用的窩料單個體小了!比如我們釣鯉魚、草魚、青魚類大型魚時,多用玉米、豆餅類大顆粒或塊狀物打窩。如果我們把它換成,釣鯽魚打窩用的小米,那麼誘魚效果肯定不會好!
解決方法:打窩量過小時可以重新加大,窩料過小不合適時,更換大顆粒窩料。
玉米粒是守釣大魚的好窩料
七、打窩時把窩打滑了
這種情況野釣中幾乎沒有,主要出現在黑坑或競技池。在黑坑或競技池垂釣老魚、滑魚時,一般是不會打窩的。原因是黑坑、競技池中的老滑魚,在長期的釣放過程中,已經對大團的餌料形成的抵禦。當它們覓食時,只會吸食一些散落的餌料,對於大面積聚集的餌料,它們是比較警惕的!如果在黑坑、競技池作釣老滑魚打窩,不但起不誘魚作用,而且容易引起它們的警覺,導致它們逃離窩點。
解決方法:作釣老滑魚儘量不要打窩,可以用軟粘的小餌慢慢糗魚。
鯉魚進窩
八、打窩時把窩打偏了
這種情況和第一種差不多,第一種跑了窩是在陡坡上,而這種偏窩現象主要出現在流水中。
很多釣友在一些流水的江河中作釣,打窩時還是習慣把窩料直接拋入釣點。這種方法打完窩後,作釣過程中的魚口往往不會好。什麼原因呢?這主要是因為窩料拋入釣點後,被水流帶到了釣點的下水口,實際的窩點偏離了打窩點造成的。
解決方法:當我們在一些江河中作釣,打窩時一定要觀察是否有流水現象。當發現水域中有流水現象,打窩時需要打到釣點的上水口處!至於所打的距離,就要根據流水的快慢及釣點的水深決定!
手拋打窩要打准
本文總結:
以上8種打窩法,就是我們實際作釣中,最常見的錯誤打窩方法!這些打窩法,不但起不到誘魚的作用,而且是適得其反!所以我們在作釣時,一定要認真、正確的選擇打窩法。
在此呼籲釣友們:三月已到,魚類開始繁衍後代,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最後在這特殊的時候,祝廣大釣友們:健康平安!
打窩與漁獲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dha0nABjYh_GJGVmG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