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葡萄水溶肥配方的選擇!水肥一體化追肥好處多

2019-08-30     三農達人管家


很多朋友剛開始接觸水溶肥時,一直懷疑整個生育期使用水溶肥能否替代復合肥,首先聊聊追肥全程滴灌水溶肥與以往使用復合肥的區別。

水溶肥和復合肥有幾點區別:

1、水溶肥養分含量高,國家標準大量元素水溶肥養分要達到50%以上,復合肥最低標準才25%;

2、水溶肥全水溶,配合水肥一體化,見效快,吸收利用效率高;

3、水溶肥營養全面,大部分水溶肥裡面含有微量元素;

4、水溶肥價格偏高,肥水控制不當容易損失。不難看出,水溶肥和復合肥本質上是沒什麼區別的,都能給作物提供養分,只是使用方法及用量區別較大。

因此用水溶肥替代復合肥是完全可能,現在導致水溶肥推廣主要還是價格原因及技術問題。在雲南,廣西,海南水肥一體化推廣好的區域,追肥基本都是使用水溶肥。

隨著我國規模種植的發展,水肥一體化開始得到普及,水溶肥神秘的面紗被慢慢掀開,開始動輒幾萬一噸的水溶肥價格慢慢回歸理性,市場回歸理性,水溶肥企業不再是打價格戰,而是更專注原料的選擇及配方的篩選。葡萄咖團隊專注葡萄,今天就以葡萄為例,聊聊葡萄水溶肥配方的選擇。

利用水肥一體化追肥,最大優勢是能隨時根據作物的養分需求規律進行配方施肥。葡萄的養分需求規律和大多數果樹相似。萌芽期高磷,高鈣促根,新稍生長期對氮的需求很高;開花前後對磷敏感;幼果膨大期開始對氮,鈣的需求高,隨著果實的逐漸膨大,對氮的需求降低,對鉀的需求增大。

葡萄養分的吸收規律

這是果樹養分需求的一般規律,水溶肥配方比例也是根據這個施肥來。前期我們會用高磷的配方促根,因為鈣對葡萄根系生長也有作用,我們會添加鈣在水溶肥中。

新稍生長期主要是用高氮的配方,以此促進新稍生長;開花前後是冬芽開始花芽分化的時候,因此選擇高磷配方來促冬芽花芽分化。幼果生長期,葡萄細胞分裂伸長,新稍也在生長,對氮、鈣的需求旺盛,我們選擇的配方是高氮配方加高鈣配方。

到硬核期,配方中氮的含量逐漸下降,鉀的含量逐漸上升,一直到最後使用硫酸鉀鎂來促進果實著色。需要指出的是,鎂對葡萄也是很關鍵的元素,在南方很多葡萄園,後期缺鎂非常嚴重,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南方土壤淋溶強,本底缺鎂,第二是過度施鉀導致缺鎂。補鎂應該整個生育期補,因此我們在大部分的水溶肥配方中都會添加鎂,在基肥中葉建議施用硫酸鎂補充。

葡萄不同生育期水溶肥配方的選擇

我們選擇水溶肥配方的一些誤區:

1、養分含量越高越好

這主要歸功於水溶肥企業的營銷手段,迎合我們的心智。把水溶肥的含量做到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致出現了21-21-21這些配方。養分含量越高,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答案顯然未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葡萄咖往期文章國內水溶肥和國外水溶肥的區別。

2、注重氮磷鉀,忽略中微量元素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我國大量元素水溶肥的標準要求氮磷鉀的總含量要達到50%以上,這樣的話,向鈣鎂等中微量元素就很難再加入到產品中去,這導致我們在農資渠道中買的到產品都是偏重氮磷鉀,很少有鈣鎂的配方。長此以往,我們忽略了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的使用,導致葡萄出現養分不平衡。在國外的水溶肥中,鈣鎂配方的水溶肥比比皆是,真正的好產品是要根據作物需求做配方的。

3、一個通用配方打天下

很多基地由於對配方不熟悉,一般以平衡性的配方如20-20-20+TE作為基礎配方,需要高氮的加尿素,需要高磷的配一銨,需要高鉀的配硫酸鉀等。看似這樣很有道理,其實這是非常不專業的,每次使用平衡的配方中,磷算起來是遠遠超標,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更大的副作用是磷超標會降低土壤中鈣,鋅等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造成生理病害。

另外這樣配肥很難把握施肥技術中最主要的指標,氮鉀比,鉀鎂比等,也會忽視鈣鎂等中量元素的補充。很遺憾,我們在葡萄區種植戶用的最多的就是20-20-20+Te的平衡配方。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德盛基地使用的幾個葡萄水溶肥配方,30-5-8+MgO+TE;17-7-19+3CaO+3MgO+TE,9-14-27+5CaO+MgO+TE。這樣的配方是不是更加針對作物本身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Sdn72wBJleJMoPM2S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