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縣城東還有兩座古城,一座又是一家帝王之城

2019-07-29     經報中原

在浚縣城東7公里處,善堂鎮酸棗廟村與馬村之間,曾經有一座1600多年前東晉時期修築的古城。

這座千年古城有個很特別的名字,叫做逯明壘。

逯明壘位於古黃河東岸,與黎陽津(古黃河渡口,日後會有專篇介紹)隔河相望,曾經是南北朝初期的軍事要地。

說起逯明壘,跟東晉大分裂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皇帝石勒有關。

石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奴隸出身的皇帝,也是一位有勇有謀的馬上帝王。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曾經給予他極高評價,說:「兩晉時出過一個馬上皇帝石勒,他是一位很有軍事統帥能力和政治遠見的政治家。敗後漢,滅前趙,擒劉曜,是個厲害的角色。」

石勒從一個社會最底層的奴隸打拚到貴為一國之君,他早期創立的嫡系組織冀州十八騎功不可沒。石勒的十八騎都是他的好友和親信,個個忠肝義膽英勇善戰生死相隨,十八騎中有位大將軍名叫逯明,逯明壘就是就是逯明大將軍在古黃河東岸所築的城,後人以他的名字命名。

1600多年前的逯明壘方圓二十里,是一座據古黃河之險的軍事重地,石勒讓自己的心腹大將軍在此築城,足以證明這裡的重要程度了。

如今的逯明壘遺址還在,城堡早已蕩然無存,留給後世的只是一段支離破碎的歷史印痕。

相比起逯明壘,同為東晉故城的翟遼城歷史地位更為突出。

古翟遼城位於今浚縣大伾山東南一里開外,城南掌控著古黃河黎陽關(黎陽津),北依大伾、浮丘二山,西臨永濟渠(今衛河),可謂是依山繞水地勢險要,兵家相爭之時固險據守易守難攻。

翟遼城這個名稱的來歷跟逯明壘一樣,都是因人而名,只不過翟遼的名氣比逯明大得多,因為他是十六國時期翟魏政權的建立者,也就是說,翟遼是一國之君。

說到這兒,浚縣境內就又多了一個古代帝王的都城。東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丁零族(我國北方古代民族)翟遼占據黎陽(今浚縣),公元388年,翟遼自稱天王,建立翟魏政權,年號建光,翟魏的都城就是古時的翟遼城。

到了唐代,翟遼城改為白馬鎮,千年古城歷經時事變遷不復存在,考古專家已發現古翟遼城遺址,至今尚待發掘,期待古蹟重現天日之時,必然會有新的發現。

來源:看鶴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RL7YWwBUcHTFCnfTqr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