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戶籍在一組,種地在二組,哪個組該分拆遷征地補償款給他家?

2019-11-27     今日女報

走進華容縣司法局東山司法所

見招拆招,化解拆遷矛盾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周純梓

「感謝廖所長,多謝您的熱心幫助,幫我們要到了拆遷補償款。」這是長江村村民陳歡(化名)對華容縣司法局東山司法所所長廖建說的一番話。

其實,在岳陽市華容縣東山鎮,像陳歡一樣因為拆遷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而感謝廖建和東山司法所的不在少數。原來,近幾年,東山鎮引進了核電站、風力發電等項目,征地拆遷接踵而至。房屋一拆遷,房屋產權歸屬、家庭鄰里糾紛也隨之而來。廖建精準「釋」策,帶領東山司法所用情理和政策妥善調解了拆遷戶的矛盾。東山司法所也先後被省司法廳、縣司法局評為「湖南省規範化司法所」、華容縣「雙十佳」政法先進單位。

用心傾聽,精準「釋」策

「拆遷調解工作難!但是,只要用心去傾聽拆遷戶們的故事,去宣傳法律法規,一定會有解決辦法。」11月24日,華容縣司法局東山司法所所長廖建向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說起拆遷調解案件,深有感觸。

拆遷戶的情況千變萬化,廖建的戰術就是精準「釋」策。「首先,你要把拆遷戶的『家底』摸個遍,用心去讀懂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的需求,再通過政策解釋破解糾紛。」

2018年初,為了保護小墨山核電廠址,當地政府決定對農戶集中安置。長江村二組村民陳歡(化名)因為拆遷征地款的分配問題找到了廖建。

到達現場後,東山司法所一行人通過調查了解到了矛盾的焦點:一組的村民認為陳歡一家一直居住在二組,應該到二組分配;二組的村民認為陳歡不是二組的戶籍,應該到一組分配。

「拆遷產生的矛盾,多數是由於拆遷戶對政策不了解造成的。」廖建告訴記者,了解到情況後,他安排專職律師找到相關的法律條文,並趕到國土等相關部門了解最新的拆遷政策。

「一組說的有道理,二組說的也有道理。」廖建和東山司法所工作人員在現場穩定大家情緒後開始針對村民關心的問題,逐條解讀拆遷政策,「涉及土地的承包、流轉、征地款分配應該是由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自治法》的規定來處理,但是陳歡一家人在使用土地的二十五年期間,每年都按時繳納相關費用,不能說不享受征地款的分配款,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土地確權的規定》:連續使用土地超過20年的,權屬由現在經營者所有。」

隨著法律的講解,村民們逐漸擺正心態,並達成一致意見:陳歡享有一組土地的徵用款分配和二組土地徵收後調整土地時的分配權,雙方當場簽訂調解協議。

一場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矛盾得到了化解。

拆遷,講政策,也要重情理。廖建告訴記者,有的拆遷戶家中條件困難,他和司法所工作人員,自掏腰包為其添置衣物和生活物資;有的拆遷戶出行不便,他們當司機,接送拆遷戶去鎮里、村上調解簽約。

在廖建和東山司法所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拆遷工作得到有序推進。據統計,截至2019年,東山司法所共參與調解因征地拆遷引發的矛盾糾紛142起。

廖建到村民家中了解情況。

每月排查,及時調解

「其實,調解矛盾糾紛的過程也是給群眾進行政策和法治宣講的過程。在調解過程中,可以引導居民自覺利用法律來尋求解決問題,而不是意氣用事。」廖建向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介紹說,為了更好地調解糾紛,司法所聯合鎮綜治辦、鎮政府組成了矛盾糾紛處理協調小組,圍繞征地拆遷、安置就業、勞動爭議等熱點糾紛,集中開展排查調處工作,促進各類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

同時,東山司法所工作人員還深入到各村(社區)指導人民調解規範化建設,同時堅持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實行每月一排查,及時化解矛盾。僅2018年,全鎮共摸排矛盾糾紛602件,預防矛盾糾紛589件,成功調解589件。

除了糾紛調解,普法宣傳工作也是東山司法所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矛盾糾紛發生率,提高基層老百姓的法律意識,必須要加強普法宣傳工作。」廖建告訴記者,東山司法所近年來通過法律宣講、張貼法宣標語、懸掛橫幅、下發法律材料、製作法律板報等形式進行普法宣傳。同時,東山司法所還先後組織開展了鎮領導及公務員學法考試,發放幹部學法用法手冊400餘冊,以提高基層領導幹部的依法行政能力。

小編:喜之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Q5QrW4BMH2_cNUg-5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