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B肝「大三陽」,B肝病毒DNA卻是陰性?
今天我們與大家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傳染性肝病。
由於B肝疫苗的普遍接種,我國慢性HBsAg攜帶的人數已明顯減少,但慢性HBsAg陽性的感染者和慢性肝病仍高達9000萬。
B型肝炎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是B型肝炎病毒。
B型肝炎病毒血清學標誌物有「五項指標」,其中HBsAg、HBeAg、抗HBc三項陽性俗稱「大三陽」。
HBeAg(+)表明HBV複製活躍、傳染性強,是反映HBV複製較為實用的指標。
HBV-DNA:是HBV複製和傳染性的直接標誌。可進行定量檢測,對判斷傳染性和判定抗病毒治療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B肝「大三陽」
B肝「大三陽」實質是HBeAg(+)。
既然HBeAg(+)是反映HBV複製較為實用的指標,那麼HBeAg(+),一般認為HBV-DNA也應該(+) 。
B肝「大三陽」為何B肝病毒(HBV) DNA會(-)呢????
B肝「大三陽」
HBV DNA陰性的可能原因
01
01
核苷(酸)類似物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的治療中,HBV DNA陰轉後,HBeAg可以仍然(+)。
急性B型肝炎約95%以上的患者可憑藉自身免疫功能清除B肝病毒,由於HBV DNA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短於HBeAg,故HBV DNA陰轉後,HBeAg仍可(+)。
02
02
在略高於正常臨界(cut off)值的陽性結果中,可能就存在假陽性。
如美國FDA批准的B肝病毒血清學標誌物「五項指標」中的HBeAg,正常臨界(cut off)值為1.0 S/CO,而<3.0 S/CO的陽性結果中,就存在假陽性,應引起注意。
此時有可能是處於HBeAg陰性HBV感染的非活動性HBsAg攜帶狀態,HBV DNA可以是陰性。
03
03
由於受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任何檢驗結果包括B肝病毒血清學標誌物「五項指標」和HBV DNA,都有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可能。
總結
檢驗科檢驗報告的結果對臨床的診斷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有時甚至具有決定性作用。
但是我們要牢記,檢驗科的任何檢驗報告都屬於輔助檢查的範疇,都需要結合患者的臨床實際。
醫生要進行辯證和邏輯思維,必要時需要進行複查和隨診,以期做出符合臨床實際的正確判定。
(文字整理|中國醫學論壇報 劉莉麗)
講者介紹
講者介紹
王磊 教授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感染/肝病科主任
山東大學主任醫師二級崗、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委員
中國藥學會藥物警戒專業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中華肝臟病雜誌》等10餘家雜誌編委
壹生∣追上那個 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Ddm8mwBJleJMoPM2j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