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0年翻譯轉行感言:想發財者,離開!想快富起來者,趕快離開

2020-02-12   翻譯教學與研究

本文來源:找翻譯

轉自:高校人文界

作為一名在翻譯圈混了10年的圈內人,終於下定決心去從事別的職業,從軟體開發、漢化到專業技術翻譯逐漸並行,從客戶、翻譯公司、專職或自由譯員三位一體的角色都經歷過,現說說我三個角色的譯事經歷,與同行、客戶共勉。

本人經歷都側重筆譯,在翻譯圈,口譯的問題比筆譯要少很多,主要是因為可以即時判定服務質量吧,故對口譯不多言。

十年翻譯感言

翻譯很辛苦,成為一個合格的筆譯譯員,語言能力、專業知識都至少要經過5、6年才行(剛走上這條路的時候,不相信這句話,經歷了才知道)。

想發財者,離開!想快富起來者,趕快離開!

要說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和歷練,中英文水平、技術經驗都可以支撐我繼續在這個行業做下去,平均月收入10K,也能過得生活。

走上這條路,是因為自己對語言的鐘愛和興趣,理由夠簡單了吧!但10年的技術語言經歷,給我的感受是:做文字翻譯工作很辛苦,喜愛也要選擇離開

國內翻譯行業亂象叢生,95%的翻譯公司是洗衣房,95%以上投簡歷應聘筆譯的人不合格,客戶的報價一降再降,最終受損害的是客戶。

積累了多年翻譯經驗的合格的譯員,選擇離開!我算不上優秀翻譯,但堅持的時間算比較長的了,很多過去的同事或同行早就不幹這一行了。

下面是根據自己10年來,在不同角色崗位上的真實經歷,對客戶、翻譯公司、譯員的建議,但願客戶能給出理性的價格、翻譯公司能提供保證質量的服務、合格的譯員得到合適的報酬。

對譯員的建言

01

無論是口譯還是筆譯,想成為合格的譯員,要吃這碗飯,都要不斷地學習,不斷積累。

借用曾經被譽為中國外交翻譯的 「金童(張建敏)玉女(朱彤)」之金童的說法:「一天不翻譯,自己知道;兩天不翻譯,同事知道;三天不翻譯,全世界都知道。

翻譯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無論你的基礎多好,不實踐,不學習,就會退化,就會遲鈍。

本人做筆譯多,交替翻譯做過一些,同傳沒有做過,工作上的口語交流不算,所以對口譯沒有發言權,只說說筆譯譯員的一些經歷。

02

如果把翻譯作為你一生的職業,就做好辛苦一輩子的準備,別想發財;如果你想從事翻譯,是為了補貼生活,就當愛好吧,不可能補貼你一輩子;如果你乾了5、6年,平均每月收入到不了一萬(曾經聽到資深翻譯給我說這句話的時候,不明白也不以為然,現在體會到個中的含義了,呵呵),那就考慮考慮是不是合適做這一行。

如果你真的鐘愛外語和文字,那就別想著通過翻譯掙多少錢,掙錢越多,你的苦惱越多,因為讀寫的文稿內容,都不會讓你充滿遐想。畢竟,作為職業的翻譯是和各個行業聯繫的,是非常枯燥的行業語言。如果你不再把翻譯作為一種職業,又難以捨棄外語,就讀寫你喜歡的文字,研究你喜歡的原版詞典吧。

我現在雖然工作還用到英語,但是對英語意識屬於最後一種了,正在讀一本朗文原版英文詞典和原版劍橋英語用法詞典,看看英文版的中國通史,讀讀中央編譯局翻譯的馬恩列斯毛,這些都是英語言知識和實用翻譯之經典。

03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不論兼職還是專職,不論哪種目的要做翻譯,尤其是筆譯,就找個翻譯公司練練手吧,等練得差不多了,再準備做soho或兼職譯員(客戶終於知道,為什麼翻譯公司的稿子有時翻譯得不怎麼樣了吧)。

04

如果你是有5、6年經驗的譯員,就去做幾年soho吧,至於開翻譯公司,還是多考慮考慮。如果覺得干夠了,還是趕快改行吧。

筆譯適合40歲以後的人做,前提是要不斷學習,如果放下3、5年,和新手沒有多大區別。

05

兼職譯員和翻譯公司合作,首先是防止騙子公司,這不是危言聳聽。外地翻譯公司不非常了解,儘量不合作;報酬儘量在一個月內結算,如果報酬在一萬以上,要有合同。

不僅要了解公司情況,更要了解法人代表的信息,理由很簡單:現在筆譯大都通過網絡溝通,傳遞稿件,客戶也首先從網絡了解翻譯公司,強烈要求邊交稿邊付費,最後可以留下1/3或1/4的報酬;

QQ和MSN溝通要截圖,對於翻譯公司提供的稿子,可通過稿子的信息了解客戶的信息,有些公司客戶是可以找到的,萬一翻譯公司賴帳,可以通過客戶相關信息查找,以後還可以把客戶變成自己的客戶。

06

對於翻譯公司的招聘,如果你正在積累經驗,對翻譯公司的測試,有空就做做,發回去;如果你是有經驗的譯員,發簡歷就可以了,不用花時間做那種東西。做不做測試,他們一般不搭理你,等到他們有客戶的稿子時,會從中找有經驗的譯員的。

但打電話找你,要求做測試的時候,要認真應付,十有八九是有活兒找人干。

對於那種回覆你的,要求做測試的情況,包括美其名曰急聘的,大多是在忽悠。

從招聘網上看到大量招人的翻譯公司,要麼是新公司,要麼是管理很差的公司,業務很差,翻譯價格很低,發個簡歷就可以了,如果要求你通過google、baidu查找他們公司,進入網站做譯員登記的,那是想讓你幫助他們提高點擊率,往前排名呢,有時間,你就浪費吧。

07

本地翻譯公司的信息一般可通過該公司網站了解,電話、地址(這個最重要),有可能的話去一趟,看看人怎麼樣,有些公司可能從某種渠道拿到稿件,是典型的洗衣房,不可能長期合作時,結算一定要及時。

結算超過兩個月的,堅決不合作,就把他們當作騙子就可以了,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漏掉一個,免得以後生氣都沒有地方,找不到對象。

08

對於直接客戶,一定小心伺候,質量要保證,堅決不能應付。客戶可以給你帶來客戶,等你積累了一些不定期給你業務的客戶時,就不用和翻譯公司打交道了。

值得說的是,為出版社提供翻譯服務,一般價格比較低,50到80元/千字中文,一本兩本的出版社一般都是直接找譯員,除非系列叢書需要翻譯團隊或翻譯公司,翻譯要求很高,價格很低,付款周期較長,但他們要求很高,實際操作起來卻很難到位,一是因為編輯們的外語水平和專業水平有限,二來都沒有名副其實的語言技術專家把關,你可以自信一點做。

一定要有合同,約定什麼時候付款;切記修改圖書出版後付款的類似條款,如果不出版,或明年後年出版,你怎麼辦?確定明確的付款時間,三個月、半年為宜,畢竟出版社考慮到在編輯階段隨時可能修改。

對於翻譯書,如果沒有翻譯過圖書,可以盡心盡力地做一本,對自己是一種鍛鍊,大篇幅的文稿和小篇幅的文稿翻譯過程和思路有所不同,對於術語、行文風格、一致性、可讀性、通俗性、篇章結構的處理都不一樣,可以提高今後翻譯文檔中在這些方面的把握。

但是如果你是經驗豐富的翻譯,有相當的客戶群,還是不接為好,收入遠不如公司或其他機構的翻譯費高,最好不去出這個名,因為翻譯書的審譯你要自己完成,審譯一本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翻譯錯誤都在所難免,一旦出現筆誤,會讓你處在風口浪尖上,毀了你的信譽。本著掙錢不出名的原則,最好署筆名。

另外,國內圖書翻譯幾乎都是按字數論價,並不像國外普遍採用的提取譯作的版稅計價,翻譯書籍質量低下,其根源是出版商造成的,如果責怪翻譯,也是活該,不合適的人、為了不合適的錢、做了不合適的事。

09

做筆譯,重要的工具軟體是一定要學的,這是大勢所趨,也是自己所需。如果你是計算機專業出身,想做本地化(本行業很窄,就業機會很少,別聽有些培訓商瞎忽悠,如果前途光明,他們就不用去開培訓班了;

需要的技術和語言能力很高,花費的學習和實踐過程都很長,入前須謹慎),那麼Visiolocalize、雅信、Passolo和製作幫助文件的等等專業軟體是一定要學的。

Office軟體自然不用說了,還要學習一些桌面出版和文字識別軟體,如PDF converter、ABBYY FineREADER,還有markup tools,acrobat等也是會用到的。現在需要翻譯的網頁文件越來越多,還要學習基本的網頁製作知識。

這些軟體學習方法有所不同,但功能都差不多,尤其都符合相關國際標準,生成的結果文檔相互可以調用。

有能力的話,學學Indesign和Autocad,翻譯國外原版稿件和圖紙會用到,不過這兩個軟體非常專業,學習難度都很大,需要很多實踐,而且對你的電腦要求也很高,適合圖形處理的才行。時間和精力乃至費用的投入是必須的,自己考慮吧。

10

不要輕易點評別人的翻譯,甚至否定,即便確認自己是正確的,最好在求證之後,可以和樂於交流的同行溝通,對雙方都是提高!

對於那些說出來,不情願的同行,就免了。做翻譯的都是文化人,自古文人相輕,臭毛病都不同程度的有,不要輕易批駁或點評同行(包括翻譯公司),這是行業紀律。

不能保證自己從不犯錯誤,翻譯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大腦瞬間空白的時候常有,即便是交流也只是自己的理解。反過來,對於同行的指正首先要傾聽,然後求證,即便對方說的不對,可以交流。

理由很簡單,即便是翻譯大師傅雷嘔心瀝血數年的譯作,也有人提出異議。現在的譯員姑且水平不及傅雷先生,誰能做到傅雷先生的那種認真、韌性和孜孜不倦。說白了,譯稿問題多,譯員的臭毛病也多。

翻譯很辛苦,成長為合格的譯員需要學習和積累很長的時間,做筆譯要耐得住寂寞。如果有機會且有水平翻譯《哈利波特》,那你就名利雙收!

給有翻譯需求的客戶的建言

01

不要指望專家給你提供翻譯服務,真正的專家不掙你這個錢,有幸得到專家看一看就不錯了,翻譯公司是養不起這樣的專家的。

不要迷信外語學院的教授,他們自己不會親自做的,也就是找幾個研究生來做,外語水平好的,專業知識欠缺;有專業背景知識的,語言水平可能欠缺。

不要迷信海歸,做翻譯的海歸,差不多都是海待一族,聽說能力還可以,筆譯和寫作能力不敢恭維,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欠缺。其實道理很簡單,聽說沒有問題的人中,文盲也很多。

02

如果選擇和自由譯員合作,專業知識、語言水平、翻譯經驗缺一不可,選擇有該專業領域3、5年以上的譯員合作,比較靠譜。

專業的Soho一族最好,這些人現在也比較好找,很多人在一些大的門戶網站上有自己的博客或空間,看看他們會寫一些翻譯經驗點滴,注意不是轉載。

03

一個譯員正常的工作量(包括翻譯、排版、一般的編輯檢查工作):8-10小時,大約最多是3000-3500外文單詞量,2500-3000是正常,這一點是保證質量的基本前提。

如果譯員對你說,他一天能做到5千以上,你就可以懷疑翻譯質量;如果說能翻譯到6千以上,肯定是扯淡。

所以您要防止這些人轉包或分包(因為翻譯很辛苦,都想掙快錢,如果分包給水平相當的譯員,他就無利可圖,轉包就是為了以次充好),你就要求他每天把翻譯的文稿提交給你,看不看在你,但這是一種警示。

即便從翻譯公司接活的譯員,也常常轉包給他人,自己賺取輕鬆錢(曾經在一家軟體開發公司上班時,一份2萬字的稿子以150元委託給翻譯公司,交回來的譯稿問題多多,要求和譯員對質,找到第四個人才找到真正的譯者,是一個剛畢業學外語的女孩,以25元做的,轉包了四次到最後一個譯員手裡,翻譯公司的控制和質量可想而知)。

04

這些專業譯員,大都會使用一些輔助翻譯軟體,你就要求他先給你提供文稿中術語的雙語對照,不要白不要!譯員提供術語的過程,就要通讀原文稿,對譯文質量也是一種督促。

對於翻譯質量如何,其實也很好鑑別,你把他提供的譯文中,讀起來彆扭的句子或組織不好的句子,用自己的話用中文寫一遍,就知道了。

翻譯的重點是譯而不是翻(法律文件或專利文檔除外),當然,有些譯員會自圓其說,完全背離原文,這就要你仔細對照原文看了。

05

這些譯員的服務價格(英譯漢為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低一點約180元/千字英文(即80元/千字中文,一般英中文字比例大約是1:1.8,這一點貓膩也是有的,如果你報的價格低一點,譯員就可能很正常的多出1/10的譯文量,這對於經驗豐富的譯員,不難做到,所以這個比例數也是對你也是很重要的)。

其他地方的譯員便宜一些;如果你的的文檔難度大、要求高,屬於正式印刷出版,價格還要高一點。對於價格,從30元到500元/千字都有的,但質量怎麼樣,有時並不以你的報價所決定。

給翻譯公司的建言

01

對於堅持做的,做好質量控制,遴選合格譯員還是要下點力氣的。控制質量方面,做好質量跟蹤和審譯,不要以兼職譯員或自由譯員的稿件作為終稿,提交給客戶。

增加一道編輯程序就能大為改觀,但是客戶報價要合適,否則翻譯公司是不可能增加這兩項工作的成本的。

至於使用練手的譯員,有時也能矇混客戶,從而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好評述,再說新手都是這麼成長起來的,我自己也不例外。

常有翻譯公司和譯員因為翻譯質量發生糾紛,拒絕付費,自己疏於管理,沒有提前發現問題,等到人家交稿了,挑這個毛病,挑那個毛病,人家自然想到翻譯公司耍無賴,呵呵。

02

遴選譯員。招聘過譯員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現在的網絡招聘很方便,費用也不多,投簡歷的人也很多,真正能找到可以用的譯員,少之又少!

投簡歷的人中,70%是想做翻譯的新手,當然有語言水平很好的,但缺乏翻譯經驗,尤其是缺乏你所需要的專業領域的經驗,基本不能拿來就用;

20%的人,翻譯過一些文稿,都少得可憐,通常屬於成長期,用的時候要提供語言和專業知識的支持,做好管理和跟蹤;剩下10%,是有幾年翻譯經驗,語言水平和專業知識都基本具備的譯員,關鍵是個報酬的問題。

我個人曾擔任一家比較正規的翻譯公司項目主管時,3個月收到全國各地1萬多份簡歷,從可以實施測試的人中最後通過測試的30多個人,大都有4年以上的翻譯經驗,而且很多人用到的時候,不一定有時間。

總之,找到合適合格的譯員不是件容易的事,開翻譯公司,養不起很多高水平的譯員,總得和一些高水平的譯員保持良好的關係吧。

不要對這些人動太多的心思,報酬要合適。開源是主導,節流適可而止,儘量不要找斤斤計較的譯員,當然公司也要對他們大方一點。

注意一點,在網絡上大肆攻擊翻譯公司的譯員,當然不排除翻譯公司賴帳的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這些譯員能力一般,和翻譯公司的糾紛可能是翻譯質量的問題,攻擊對方。

無論哪種情況,這些譯員儘量不用,原因一:凡是有經驗的譯員,都和翻譯公司有過多年的合作,發生上當受騙的事一般不會發生在現在,起碼的意識都是有的;

原因二:即便受到某些翻譯公司的欺騙,我想損失也是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內;原因三:有能力的譯員一般比較忙,上當受騙是有過經歷,既然在可承受範圍之內,沒有時間精力去搞網絡大戰,會通過面談解決問題,以後不合作就罷了。

03

找到合適的譯員要綜合考慮,測試時,對於母語為漢語的譯員來說,儘量以中翻英為主,衡量標準要高,不能說翻譯意思正確就可以了。

你找的是專業譯員,不能拿業餘的要求來衡量。英文表述要地道,基本能體現英語思維。專業和語言水平測試,缺一不可。

04

對於專職譯員的培訓,是正規翻譯公司最頭疼的:有水平的譯員做專職費用太高;語言基礎好,缺乏翻譯經驗和必要翻譯軟體工具的譯員需要培訓,培訓之後的薪水要求隨之提高,尤其是對於法律、專利翻譯而言,即便合格的譯員也必須學習與之相關的語言翻譯特性、文稿格式、篇章結構、習慣表述等,翻譯公司大多不會選擇培訓,寧可費用高一點聘用合格的兼職譯員,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樣的結果是,好的譯員越來越少,新的譯員越來越難以成長起來,至少成長為合格的專業譯員要花費更長的時間,畢竟學院派的外語和實用外語是有差別的。

05

購買專業語言處理軟體時,須謹慎!這些軟體正版大多很貴,完全不像開發者吹的那麼神乎其神,但從效率、質量、團隊合作、資源積累(即便積累了,有多大用處,不明)肯定是有好處的,還是下個盜版用吧。

掙點錢不容易,有適合基本用途的,滿足基本要求就可以了,構建遠程虛擬團隊是需要必需的軟體和技術人員支持的。

結語:翻譯公司的發展做大,很難。

以上所述,都是想到哪裡說到哪裡,條理有點紊亂。從客戶、翻譯公司、譯員的角度說出了自己的經歷,三位一體,相剋相生,只希望客戶能獲得質有所值的翻譯服務、翻譯公司獲得合理的盈利和譯員獲得合理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