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陳皮酒
陳皮酒,傳宋朝天聖元年,
范仲淹因救治母親而釀,
近千年的傳承和演變,
卻依舊為人們所喜愛。
范仲淹和東台陳皮酒的故事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記憶,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生活習慣。試問我們東台人,有多少習俗傳承至今?
答案很多。陳皮酒肯定算其中一個。那甜甜的味道,又帶些酒特有的醇香,熨帖了一代代東台人的味覺記憶。「曲米釀得春風生,糯液瓊漿泛芳樽」,時至今日,我們的祖輩、父輩也依然將其作為桌上佳釀。
陳皮酒的歷史,一直是東台人津津樂道的事兒,不少人都說,這酒,千年前范仲淹的母親就喝過。宋朝天聖年間,范仲淹在我市西溪任鹽倉監官,時值范母體弱多病,卻厭服湯藥。侍母至孝的范公一籌莫展,八方求醫。可巧的是,當地一名醫給了范公一良方:用糯米配以中藥,製成藥酒「八珍湯」即陳皮酒飲用。范公照此法製成藥酒,欣喜的是范母不僅喜食,而且很快病就好了。
范仲淹和陳皮酒的故事,東台民間還有很多,人們說,修建范公堤的一年,雨雪連旬,修堤民夫多病不起,范公也令人配製此酒給民夫服用,民夫飲用不久病癒。人們還說,當時東台民間甚是缺醫少藥,特別是婦女產後體弱多病,范公見此亦在民間推廣飲用此酒。
種種傳說,給陳皮酒注入了酒文化之外更多美好的寓意。這些美好也隨著陳皮酒的流傳而沁入了東台人的文化記憶。
事實上,陳皮酒的悠久歷史,不僅止於傳說,也確實有據可考。據史料記載,「東台陳皮酒」一詞,最早見諸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67年)《東台縣誌》卷十九•物產•酒之屬,書中記載「棗兒紅、竹葉青、玉蘭、白燒、元密、陳醅瓮」中,「陳醅瓮」即指東台陳皮酒。因該酒釀製後用瓮貯藏,取名「陳醅酒」,「陳醅」諧音陳皮,而酒中本就含有陳皮,因而東台人多稱之為「陳皮酒」。到清代中後期,東台陳皮酒已發展到相當規模,城內生產作坊多達數十處,這些酒釀作坊以「張永盛」作坊規模最大,其用上代傳制的陳醅瓮獨特配方釀製陳皮酒,生產的酒質列為同行之首,其在東台城區開設的「張二房糟坊」,專售用糯米、中藥釀造的「陳醅瓮酒」,張永盛後裔,也一直是東台陳皮酒釀製的主要傳承者,其酒配方一直沿傳至今。在那個年頭,東台城注酒的唱和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外埠商人慕名而來,爭販此酒,成為一時盛事。
酒與詩的結合,才是動人無比的中國韻味。
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吳嘉紀為它賦詩:「暇日留賓酒釀瓮」。
著名作家、詩人白樺為它題詞:「何以延年,陳皮佳釀。」
著名散文作家袁鷹為它點贊:「借問佳釀何處,酒家盛讚陳皮。」
當那焦糖琥珀色的陳皮酒被注入酒杯,中國式的酒文化在東檯曆久彌新。
東台陳皮酒的成名,來自悠久的歷史,更來自釀造者的匠心。千年來,陳皮酒的釀造者們在用料、做工上都十分講究。堤西地區紅砂土生產的優質麻筋糯米,里下河地區特有的天水、河水、井水是原料,加以陳皮、黃芪、黨參等16種中藥,採用淋飯法,經過浸漬、蒸飯、淋飯落缸、拌曲搭窩等14道工序才能釀成此酒。從張永盛到張蘭蓀、郭任天、孫益忠,再到周春倩,一代一代的釀造者們,傳承和保護著陳皮酒的技術和配方,操作師傅言傳身教代代相傳,發酵時的季節與時間的長短、生產經驗和溫度掌握都來自一年年的經驗累積。
如此釀造出的陳皮酒,酒色橙黃,綿潤甜爽,香味獨特,作為特殊的甜型黃酒,該酒素有「液體蛋糕」之美稱,在黃酒家族中獨樹一幟,具有補氣養血、益肝強腎、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理氣開胃、壯筋健體的功效。漫長歲月里,在東台,無論男女老少,都愛飲用此酒,特別是產婦每餐前溫飲一杯,以此散寒溫宮,促進子宮恢復。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這一傳統的手工技藝在現代走向了新的歷程。1956年,台城七家私營糟坊,組成公私合營東台酒廠,生產技藝傳承人孫益忠亦作為私方代表進入酒廠,沿襲清「張二房」槽坊中藥浸泡秘方,採用現代科學釀製、傳統淋飯法工藝,保證了陳皮酒的生產工藝的完整性及產品的質地口感,陳皮酒生產工藝得到及時的保護和傳承。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57年酒廠陳皮酒的年生產能力為275.5噸,到了1987年,年生產陳皮酒已達2186.65噸。三十年,增長了近十倍。
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這道酒,1984年參加了美國芝加哥國際博覽會,1987年獲中國首屆黃酒節質量評比一等獎,1988年獲中國保健品金鶴獎和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銅質獎,1994年又獲全國黃酒協會銀質獎。2009年陳皮酒釀造技藝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3年被評為「中華歷史文化名酒」,2015年更是榮獲「江蘇省老字號」等多項榮譽。
一粒米釀到一滴美酒的轉變,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澱粉變糖、糖變酒微生物化學轉換過程,更需要的是釀造者的辛勤付出。一年年,酒廠的員工們和陳皮酒傳承人一道,把好每一道工序質量關,一絲一扣保留著祖祖輩輩延承下來的古風。
然而,即便如此用心,曾經有「日飲三盅 走路生風」之說的東台陳皮酒,2000年以後似乎也進入了一個發展的瓶頸期。隨著大眾的口味變化,愛好喝白酒的人喝陳皮酒覺得味道太甜,不過癮,而年輕人又覺得陳皮酒酒味太濃。於是,敢於創新的東台人萌生了對陳皮酒改良的想法。
太甜了,就加點半乾的酒基進去,可是沒想到的是,幾個月後釀造者們發現,酒沉澱了。原來釀造酒的平衡被打破了,而新的平衡還沒建起來,這實質上是工藝上的不成熟。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釀造者們深知「傳承」並不意味著「保守」,「創新」也絕不是放棄「傳統」,老品牌的新生,得在順應現代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同時,堅守傳統技術。
創新升級,讓老品牌「逆生長」,這個項目一做就是十多年,十多年裡釀造者們動足了腦筋,在自己探索研究、改進工藝的同時,2017年,酒廠還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合作,藉助院校科研力量共同研發,終於在今年研製成功了低糖度陳皮酒。
一杯酒,一段東台人傳承、奮鬥、創新的史詩。
從酒文化里走來,這杯酒里,烙刻了一代代東台人舉杯共飲的美好回憶。
堅守工匠信念,不忘創新升級,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杯酒,在新的時代煥發出了新的活力和生機。
東台陳皮酒的傳奇之書(作者:王亮)
陳皮酒,系東台地區名酒,它上下歷經千年,久盛不衰。陳皮酒綿甜爽口,滋補保健,且不問男女老幼,均適宜飲用。
其配方被列入國家地方名、特、優產品重點保護檔案,密藏於省檔案館。陳皮酒名氣很響,自1985年以來,連續15年獲得江蘇省名優產品稱號,被選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標誌產品;繼全國「熊貓」杯健身食品大獎賽獲獎後,再獲中國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銅牌、全國優質保健食品評比金獎。
陳皮酒不僅在東台地區家喻戶曉,還暢銷省內外,甚至漂洋過海,先後參加美國芝加哥、義大利維羅納、日本東京國際博覽會等,外國朋友十分青睞,稱之為「東方神液」甚至把它與德國啤酒、歐洲葡萄酒、美國白蘭地相提並論,在各個博覽會上引起轟動,並一再獲獎。
王亮先生從一位新聞工作者的角度出發,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以及挖掘本地的人文風尚入手,細緻地奉獻給讀者一本精美的傳奇:《陳皮酒傳奇》。本書從古到今,既有神話傳說,又有民間傳奇,更有革命佳話,不失為一本研究東台釀酒史甚至東台自身發展史的一本佳作。
東台陳皮酒微信公眾號將通過對王亮先生的《陳皮酒傳奇》中的系列故事進行連載,將陳皮酒的古往今來故事都娓娓道來。
-陳皮兄弟有真情 化作佳釀獻相鄰-
宋朝以前,黃河經常決堤而下,奪淮入海,再加上海潮、還笑每年兩三次商販,百姓深受其害,特別是看到辛辛苦苦了多年的家產毀於一旦,那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因此,在范公來築堤之前,這裡的人們多以一個村莊為一個單位,築起又高又寬的圍堰,以抵水患,各莊的莊名以大姓為名,兩姓不相上下的,就合稱。台城西邊原就有一個村莊,住著幾十戶人家,以陳姓居多,稱為陳皮莊。
陳姓居東,皮姓居西,兩姓挨得最近的,是陳朗和皮林兩家。這陳朗和皮林同庚,又是同年借還,娶的是莊上的姐妹花——陳德彰家的孿生女兒,次年又同時生了兒子,因此,這兩家處的就像一家。
有一天,陳朗對皮林說:「我們兩家是親家,又有幾代人的交情了,早已不分彼此,我看不如將我家兒子和你家兒子互認乾爹,他們也就是干兄弟了。」
皮林一聽,連稱這個主意好,他說:「這樣一來,咋們兩家就更不分彼此了。」那陳子與皮子本來就相處的很好,這樣一來,兩人更是形影不離了。於是全村的人都稱他們是陳皮兄弟。
東晉永和年間,陳子和皮子都已長成,這一年的夏天,大水一夜之間就大水一夜之間就漫上了堤壩,原來黃河又決堤南下了。
陳子和皮子隨著父親和大家一起打樁護坡,填包加堤。到底是小伙子,力氣大,用完了又來,接連幾天,沒日沒夜地,終於把水擋在了圍堰之外。大伙兒鬆了一口氣,都癱坐在堤壩上。陳子和皮子見大家都很累,就主動要求留下巡夜。
月朗星稀,正是十五。陳皮兄弟倆巡了一遭,見水漸退,便放心地在棚舍里歇腳。到底年輕,加上多日的勞累,兩人不知不覺地就沉睡了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辰,兩人突然驚醒,同時高呼「快擋」,揉眼一看,仍是月朗星稀,波瀾不驚,不由得連道奇怪。原來,兩人都在做夢,夢中有一老人說,東邊來了一條惡龍,要吞噬全村,速去叫醒大家。
兩人驚醒後見無動靜,當然奇怪。放心不下,即往東堤而來,不看則已,一看魂飛魄散。只見東邊數里外一道又高又白的水牆沿著一條小河奔涌而來,隱約可見水牆上猙獰的龍頭。當即高呼:「大水來了,快擋啊」並把手中的銅鑼敲得震天響。
眾人都驚了起來,此時,原本隱約可聞的龍嘯已是清晰可辨。有老者說,這是幾十年未見的海嘯,堰子保不住了,快逃吧。陳皮兄弟想,分明是惡龍在作怪,只要殺了惡龍,堰子一定能保住。當下就沒隨眾人西去,而是選了一根長有丈許的樹於,將頭削尖對著堤外那堵水牆,兄弟倆合抱著租劣,倚在堤壩,高呼:「惡龍,你的死期到了!」······
圖片丨陳皮兄弟合抱著樹杆,倚在堤壩上。
幾日後,四散的村民們回來了。人們驚訝地看見,陳皮兄弟倆仍抱著那棵樹幹倚在堤壩上,而那樹幹的細頭竟戳著一條巨蟒,從嘴穿到了腹!
村民感念陳皮兄弟的勇敢和捨身救大家,便將他們合葬於一墓,並把那穿了巨蟒的樹幹植在墓前。
次年春,人們發現,樹幹竟長了新綠,秋天時,那樹燒局又結出了鮮黃的果子,但無人敢摘食。
中秋月圓呈百之夜,陳皮的母親們做了一個夢,兄弟倆攜手而前:來,說惡龍已除,可保百年平安;墓前樹上果實是兄弟倆的化身,可果腹,也可取殼晾乾人藥治風毀濕,就算是對父老的養育之恩的回報。
兩母大坳,眾醒後告知鄉鄰,眾皆感嘆不已,嘗那果實,果然鮮擴美,味同柑桔,知所言不虛。那果樹每年總結果數刁十斛,讓村人飽嘗一頓。
後來,一代釀酒大師張安幻豐途經此地,聽此由來,頗感興趣,就取桔殼晾乾制酒,這酒做出來色調紅而不艷、黃而不俗,入口香甜。於是人們就將桔殼稱為陳皮,這酒稱為陳皮酒。
儘管陳皮酒還有糯米、黨參等成分,但這些原料中陳皮的價值最高。一直到現在東台市釀酒廠還將精選陳皮當作一個重要工序哩。
喝陳皮酒的好處
陳皮酒對身體有著諸多的好處!
好處有哪些?!
總體而言,陳皮酒選用麻筋糯米為原料,配以陳皮、黃芪、黨參、當歸、肉桂、丹參、紅花、木瓜等16種滋補藥物,採用淋飯法釀成,具有補氣養血、益肝強腎、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理氣開胃、壯筋健體之功效。
//其中,對產婦來說,陳皮酒特別適合產後虛弱的女性,,它主要加入了陳皮等諸多滋補藥物,每餐前溫飲一杯,不僅散寒溫宮,而且促進子宮恢復。
除此之外,陳皮酒的還有其他的功效!
//陳皮酒的好處:用於胸腹脹滿等症。
陳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長於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又能行氣寬中,用於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常與木香、枳殼等配伍應用。
//陳皮酒的好處:用於濕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泄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症。
陳皮苦溫燥濕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於濕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等症,可配伍蒼朮、厚朴同用。又善於燥濕化痰,為治濕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藥,每與半夏、茯苓同用。
//陳皮酒的好處:用於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噁心嘔吐等症。
陳皮酒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症,常與人參、白朮、茯苓等配合應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氣藥之佐使,可使補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此外,陳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噁心嘔吐,若胃寒嘔吐,可與生薑同用;胃熱嘔吐,又可配伍竹茹、黃連等藥同用.。
(來源:東台日報、江蘇東台陳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