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電動車,大家首可能先會想到來自矽谷的特斯拉,憑藉著先入為主的優勢以及各種高科技show,又是發火箭,又是探索外星,把自己打造成了電動車的圖騰。而國內近幾年也湧現了很多的造車新勢力,雖然各種黑科技讓人眼花繚亂,不過在核心技術上還是無法和特斯拉相比。一些傳統車企也推出過電動車型,不過有的是簡單的「油改電」,有的停留在概念車的基礎上,還有一些被扣上了騙補的帽子(後來還被坐實了),傳統車企在電動車上真的沒機會了嗎?
相比於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在市場上深耕多年,有豐富的整車製造經驗和深厚的技術積累,上下游供應鏈更成熟,成本管理控制也更好。大多數傳統車企都是土豪,特別是有國企背景的車企,毫不畏懼造車新勢力的挑戰。比如廣汽這兩年在新能源車上的發展就很迅猛,廣汽新能源已經開始大舉布局電動車領域。2017年廣汽集團投資超450億元來建設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和智能生態工廠。今年1月,廣汽集團在韶關市建設以新能源、智能網聯、無人駕駛試驗為特色的開放型、綜合型汽車試驗中心;與中國移動在廣汽番禺基地聯合建設基於5G-V2X的自動駕駛車輛示範園區。
在研發方面,目前廣汽自主研發經費投入累計已超過210億元,並已初步形成了「廣州總院+北美三地研發中心+上海前瞻設計工作室」全球研髮網。與此同時,廣汽集團還與騰訊、華為等公司合作,合作成果已逐步應用在廣汽傳祺、廣汽新能源的產品上。
兩個王炸,出生就是行業第一
這些錢不是白花的,2018年廣汽新能源全年銷量超兩萬輛,Aion S在開啟預售到7月初,訂單量超過5萬輛,,獲得了新能源車的預售銷量第一。作為第一個應用"811"高性能電池和第一個搭載全球首創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的純電動車,Aion S成為國內首款純電綜合續航達510km的車型,同時60km等速最大續航里程達630km,而擁有它只需要14萬RMB,如此的性價比讓Aion S成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款「現象級」的產品。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廣汽新能源又放出大招,帶來了Aion體系的第二款車——Aion LX,它脫胎於廣汽第二代純電專屬平台GEP,是全球首次應用811高性能電池的純電專屬平台,180Wh/kg的能量密度為同級最高,它還擁有高強度鋁材殼體+廣汽第四代智能溫控系統。Aion LX是廣汽新能源全新的旗艦車型,3.9S的百公里加速,600+的綜合續航里程,做到了中國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的最高標準,同時也超越了特斯拉Modle Y的續航水平。除此以外,Aion定位於大型SUV,外觀設計類似蔚來ES8,加入了Coupe元素,軸距也達到了2920mm,可以說很有競爭優勢。
傳統車企造電動車,就是對新勢力的碾壓
傳統車企在純電動車上的發展並不比造車新勢力弱,廣汽集團近期發布了旗下的重磅產品——ADiGo 智駕互聯生態,該系統將在今年9月份搭載在 Aion LX 上。該生態系統包含了自動駕駛系統、智能物聯繫統,未來還將陸續推出雲平台、大數據平台等子系統。全新一代「ADiGO自動駕駛系統」擁有全球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技術及 L4級自動駕駛示範運行技術。而全新一代「ADiGO智能物聯繫統」是業內第一個智能物聯網系統,結合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科技,實現對用戶駕駛全過程的主動服務。
2019年發布和上市的電動車不少,不過續航基本都在500公里左右,比如國產的比亞迪唐EV600、威馬EX5 500,國外的奧迪e-tron、奔馳EQC等等。廣汽新能源的第二代GEP純電專屬平台以「電池+電驅」為中心布局,採用三合一式的集成式電驅系統,搭載了與寧德時代的最新一代高密度、高安全三元鋰電池,讓Aion LX的綜合續航超過了600KM,和500公里俱樂部直接拉開了差距,讓消費者的跨省出行又近了一步。
在安全性上,第二代GEP平台相比第一代重量降低了12%、功率上升了14%、扭矩增加了20%、功率密度提高了50%、設計壽命也達到了60萬公里。而且,Aion LX採用了鋼鋁混合車身的結構,進一步提升了車身剛性。
Aion LX已經達到了L3級自動駕駛能力,通過OTA進行疊代升級,可以更好地支持電子化,將車內硬體和軟體聯繫的更緊密、更靈活,比特斯拉的L2級自動駕駛更加智能、先進。
作為傳統車企旗下的年輕品牌,廣汽新能源在成長的兩年時間裡就放出了兩顆炸彈,讓中國品牌車型首次在綜合性能上完勝海外品牌。在財大氣粗的國企動輒數百億資金的支持下,廣汽新能源在海內外的研究和實驗中心相繼開始建設和運行,這是造車新勢力想都不敢想的事。隨著Aion LX的到來,廣汽新能源不僅豐富了產品矩陣,還奠定了堅實的競爭基礎。廣汽新能源與造車新勢力的差距,在Aion LX達到了600公里續航里程後被進一步放大。考慮到目前新能源市場的現狀和競品價格,Aion LX的售價預計會是 30 萬元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