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提問和活動驅動的閱讀課堂啥樣?批判思維+閱讀任務雙達標!

2020-04-27     CERA播種閱讀


課例來了


授課教師:張秀興,天津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教育方向)碩士。所撰寫的教學論文曾獲全國外語學校論文評比二等獎、天津市教育創新論文評比二等獎,參與市級課題三項。曾獲全國高中英語優質課展評一等獎、全國優質課大賽二等獎、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二等獎。


- 課例來了 · Vol.029 -

多維閱讀 第14級 Ollie and Ruby


「第二屆播種閱讀優秀課例」評選活動

二等獎獲獎課例


01

教學設計


文本解讀


(1)[What]主題意義和主要內容


這則小故事主題為誠信,屬於「人與社會」範疇,主要講述了Ollie和Ruby在數學考試時作弊的故事。雖然作弊解決了Ruby一時的困難,但最終不但沒有解決實際問題,還給兩人帶來了麻煩。校長的措施不但讓二人正視錯誤,還讓Ruby在數學上找到了信心。


主人公Ollie很擅長數學,而Ruby在數學上非常沒有自信。在考試即將到來時,Ruby內心忐忑不安,她決定給Ollie一些小禮物讓Ollie把他數學考試的答案告訴自己而Ollie同意了。後來校長發現了問題,便懲罰Ruby每天中午的時間學習數學,Ollie要在這期間做Ruby的輔導老師。



(2)[Why]寫作意圖


作者希望通過這則小故事告誡學生不要作弊,要懂得誠信的重要意義,否則不但會受到懲罰也會降低自己在群體中的信譽。


(3)[How]文體結構和語言修辭


整篇文章共423個詞,按照事件發生的時間展開,使用一般過去時。結構清晰,人物關係簡單,不會造成認知障礙。語言簡潔,帶有幾處生動的比喻修辭。採用第三人稱視角,從多個人物角度全面分析並解決這件事。故事中有Ruby的心理變化和行為動機的直接描寫,同時考試的主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這可以增加閱讀時的代入感。


學情分析


授課學生來自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初一年級。作為外國語學校,學生在入學時就有較高的英文素養,在日常訓練中班額小(不到20人)、課時多(每周8課時)、重輸出。


在授課時,學生們已經學習、背誦過很多篇與所選內容難度相當甚至難度高於所選內容的文段,因此,本節課在設計上主要以讓學生完成教師設計的任務主要包括通過閱讀和提問來搜索信息、注意重點表達、提升思維層次;通過小組展示輸出故事內容和語言。


授課時間為學生初一期末考試後,因此同學們對於數學考試的感受更加切身和直接。另一方面,作為在泛娛樂化社會下成長的一代,有些學生並不能嚴肅的看待作弊的害處和誠信的重要性,這也是本節課希望扭轉的問題。


教學目標


在本課學習結束時,學生能夠:


(1)學習理解方面:理解整篇故事內容,能夠複述、表演;學習並實踐在閱讀敘事類文章時思考5W1H問題。


(2)應用實踐方面:學會使用Good Reader’s Worksheet


(3)遷移創新方面: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不主動做不誠信的行為還要拒絕配合他人的不誠信行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設計是天津市十三五規劃項目《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發展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行動研究》(課題編號[十三五]-301-zd-1801)的階段性成果,其明顯特點是通過提問和活動驅動課堂,既要完成閱讀任務還要啟發學生思考。


在文本內容上:明確故事主線,能夠根據問題準確的搜索關鍵信息,復現重點表達,複述、表演故事內容、情節。


在思維啟發上:能夠從不同角度分析作弊這件事,明確作弊的危害;根據已有內容對文章走向進行預判並說明緣由;將「守住誠信」的原則遷移到其他情景中。


在學習方法上:了解並實踐敘事類文本的5W1H問題模式(以Reader’s Worksheet形式展開並在Guided Summary中強化。)



教學難點

在完成A Good Reader’s Worksheet中,who、where、when相對容易理解,當初一的學生面對完全開放的what、how、why時會由於還沒接受過相關訓練而無從下手。此時給學生提供一些支架性問題既可以幫助學生完成任務還能起到示範作用,為今後的系統訓練打下基礎。


在學生開始複述和表演時,文章內容的連貫性或給學生帶來認知和記憶上的壓力。在文章閱讀和加工階段要充分理解內容、明確任務立場。


教學流程圖



worksheet



教學過程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2

專家點評


優點及待改進之處:


教案整體結構比較清晰,教學目標需進一步思考各個部分的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教學過程整體較好,注意老師儘量做到育人價值的潛移默化,避免說教式的育人價值的體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ywd2HEBiuFnsJQVJs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