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一個古老的國家和民族在新的歷史進程中從此踏上了新的征程;40年前,中美建交,改革開放正式開始,一個國家和民族從此開始融入世界民族之林;與此同時,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十年的戰爭。
從1979年2月17日的邊境自衛還擊作戰開始,以及之後的老山、者陰山等邊境防禦作戰,當時,在中國有上百萬熱血軍人和廣大支前民兵,為了國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嚴,從全國各地奔赴戰場,英勇戰鬥。在後來長達10多年的戰火硝煙中,那些在前線奮戰的「最可愛的人」,有數以萬計的熱血青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在中越自衛反擊戰前線——雲南、廣西1300多公里的邊防線上,有至少24個烈士陵園,安葬著那些曾經浴血奮戰的烈士英靈。在雲南和廣西旅行的差不多兩個月時間裡,我參觀的第一個烈士陵園就是雲南屏邊的烈士陵園。
屏邊烈士陵園在雲南屏邊苗族自治縣城郊,始建於1976年4月,1979年進行擴建。這裡安葬著解放初期為解放屏邊開展剿匪鬥爭、為捍衛祖國榮謄開展守土衛國戰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部隊官兵、地方幹部、民兵、幹警等烈士1046名,涉及十九個省、市、自治區,326個縣(市),分為兩個部分。
在屏邊的烈士陵園由兩部分組成,我參觀的是縣城東南面的水沖子烈士陵園,陵園內以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界分為東、西兩園,總占地面積64.8畝。東園占地面積23.54畝,沿長96米,寬3.5米的229級石階而上,便是225.9平方米的長廊,再上是長5米高3米的陵園碑序。園內安葬著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犧牲的烈士465名,其中以「勇於獻身的共產主義戰士」 楊建章;二級戰鬥英雄劉福利、加多為著名。
西園是陵園的主體部分,1979年10月竣工,占地面積41.26畝。與水沖子烈士陵園東園互為一體,遙望相對,陵園合共安葬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作戰犧牲烈士428人。沿219級水泥路面台階而上,可以看到頂端占地58平方米,高10米的圓亭;沿東面125級石階而下,可以看到綜合樓、革命烈士陳烈室、和1180平方米的廣場,廣場中央的標誌性建築物為步槍造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高16.79米,碑下有13片白色的橄欖葉,象徵著和平幸福。
園內青竹翠柏相互掩映,一座座墳塋整齊地排列園中,陵園內的雕塑有手托炸藥包炸毀敵人雕堡的戰鬥英雄李成文;有抓起爆筒躍入敵群與八名敵人同歸一盡的戰鬥英雄李水波;有把敵人火力目標引向自己,保住了團指揮所、四個連隊以及炮車和彈藥車的戰鬥英雄楊建章……屏邊烈士陵園也因有這樣的戰鬥英雄而聞名於世。
其中在參觀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縣南溪烈士陵園是心情最為沉重,這裡安葬著550名烈士,他們大部分是在1979年2月17日開始的對越作戰中犧牲的,2019年的就是他們犧牲四十周年了。
我們在參觀陵園的時候幾乎沒有看到有人來拜謁,偶爾能看到烈士墓前有祭拜的痕跡,但只是個別的,大多數都很乾凈。本來想去陵園內的紀念堂看看,但是沒有開門,而且整個陵園也看不到管理者。
近來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我負重前行。】我們今天的和平,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當年他們被稱為「最可愛的人」,而如今卻早已經淡出了大眾的視線。
在所有參觀過的陵園中,麻栗坡和老山的烈士陵園讓我印象最深刻。麻栗坡烈士陵園位於雲南省麻栗坡縣城北郊4公里處,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餘畝,背靠青山,面向綠水。
在麻栗坡烈士陵園內,從山腳至山頂共安放著21排937名烈士遺體,900多座墓碑在蒼松翠柏中整齊排列,行走在一個個烈士墓碑前,看著墓碑上簡短的文字介紹,他們的出生時間多數在1961年到1965年間,而他們犧牲的時候,多數只有20歲左右,正是大好的青春年華,還沒來得及享受過生活的樂趣就離開了;如果他們還活著,現在應該兒孫滿堂了吧。
在那個極其艱苦殘酷的戰爭環境中,他們在戰場上面對生死考驗時,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是他們讓這片蔥綠群山成為詮釋忠誠、奉獻、大愛的英雄之山。
和麻栗坡緊鄰的老山,同位於中國雲南省麻栗坡縣,與越南接壤,是重要的軍事要地。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後,越南當局利用我撤兵時機,占領了以前雙方從沒有駐兵防守的老山、八里河東山等邊境奇線山峰,收復老山戰鬥打的十分激烈和殘忍,老山之戰,對長達10年之久的中越戰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收復老山之後,南京軍區、濟南軍區、蘭州軍區、北京軍區、瀋陽軍區、成都軍區等都分別在老山戰場輪戰。
現在的老山烈士陵園內,長眠著「當祖國發出戰鬥的號令之後,我們就冒著硝煙與敵人博斗」的數百名戰鬥英雄,他們冒著硝煙,衝進雷區,縱然鮮血染紅了衣衫,也要射出最後一髮帶血的子彈,硝煙散盡,祖國安寧,誰還知曉當年的英雄姓名?誰還記得為了和平犧牲在中越戰爭中那2700多名年輕的生命?
【我們的和平,是有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就在距離我們不遠的年代,曾經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前赴後繼,只因為相信明天會更好;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青春的年紀,永遠靜靜地躺在祖國的西南邊關,但他們不應該被我們遺忘,他們以前,以後也是「最可愛的人。」
【我是夏夢,用開放的心態歷史的眼光發現世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