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建山機器廠(4500廠)

2019-11-26     宜豐會長大叔

1965年,在「三線建設要抓緊」要準備打仗」建設國防大後方的思想指導下,四機部決定從北京、天津、南京等地選擇一些重點企業分遷到三線地區建設新的電子工業基地,在山西晉東南地區建設的電子工業基地就是其中之一。在建設初期,晉東南電子工業基地共規劃了12個項目。建設過程中經過調整,只保留了東方紅機械廠、永明無線電器材廠、華陽器材廠、衛華儀器廠、金陽器材廠、東聲器材廠、春光電工廠、建山機器廠等8個項目。分布在晉東南的晉城、襄垣、沁源、陽城、長治、武鄉、沁水等地。以上項目採取分遷或包建的形式,從1965年陸續開工建設,到1976年底基本建成,累計投資11 813.4萬元。

其中由中國第四機械工業部(現中國電子工業部)批示,北京建中機器廠主要援建,太原785廠輔建,主要以生產「紅箭73反坦克飛彈控制盒」,聯合山西惠豐機械廠研發的飛彈,用來對付蘇軍t-62坦克秘密武器的——「建山機器廠(4500廠)」,就選址在了山西省長治市最南邊大山溝里的南宋村。
「建山機器廠」的到來,給這個窮困僻壤的南宋村子,帶來了大跨步的發展,廠子在初建時,就給村裡修了一條連通外界的公路,為村民接通了自來水,南宋村在那時候,成為長治地區第一個吃上自來水的村莊;廠里建設的商店、學校、醫院等設施,給村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就連周圍幾十里外的人也來看病,過年來建山商店買年貨;廠里的幾輛運貨大卡車,隨時給村民提供服務,春天從外地運來化肥,秋天捎來大白菜;廠里開通一輛通往長治市裡大客車,更是方便了村民們的出行,五毛錢就可以坐到長治市裡;廠里舉辦的各種比賽以及娛樂活動,更加豐富了南宋村民的精神生活,尤其每星期天晚上在籃球場放映的露天電影,有時比長治市還首映,這真讓村民們大開眼界,有次看朝鮮影片《賣花姑娘》和國產影片《苦菜花》,幾十里外的鄉親們,下午就走路來,看完電影已經凌晨三點,很多人直接就睡在了原地,第二天起得早的人們,仍能看到有人靠牆睡大覺……
「建山機器廠」深深紮根於長治南宋村裡,南宋村每逢過年,趕會,秋收舉辦的各種娛樂活動,當然也少不了「建山機器廠」的大力支持和參與,尤其每年在五鳳樓對面的舞台上演唱的大戲上黨梆子,深深吸引著廠里來自北京、太原、河北、湖南,山東、福建等祖國各地的知識人,每次演戲時,五鳳樓前坐著一半都是建山廠的人,村裡人羨慕著他們的優越生活,他們更感受著山西長治山村的地域文化和民風民俗。
到了上世紀1980年,伴隨著改革開放與冷戰趨於緩和,「三線建設」建在山溝里的許多單位,由於地理位置偏僻而很難有發展,都紛紛實行了搬遷。1991年,「建山機器廠」在「國務院三線辦公室(現國防科工委三線協調中心)」的命令下,全體職工及家屬3000多人,全部搬遷到了山西省太原市,其中很少一部分人回了保定,北京等地。「建山機器廠」在長治南宋村一共歷時,22年。(本文節選摘編自網絡文史資料)

廠大門依舊

那個時候沒有工作證,沒有介紹信,保衛科門衛站崗總會把你攔下來

簡樸的廠辦辦公樓

汽車隊車庫

還記得這老車間嗎

家屬區還有幾棟樓

軍宣隊軍代表住過的樓,當時叫將軍樓。曾經住過將軍樓的後代。

家屬樓放雜物的小平房坍塌了不少。

廠副食店失去了往日的繁華熱鬧

子弟學校被當地改做為農村幼稚園

南宋村玉皇觀前的老鄉們聊起了,還記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我們來自4370廠4500廠4393廠850廠電子部晉東南辦事處,都是三線子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村玉皇觀相傳始建於宋代,金末元初進行過大修,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重修, 入觀為五鳳樓、獻亭、月台、玉皇殿。鐘鼓二樓位居五鳳樓左右,東西配殿、廂房、齋舍對峙。殿宇高聳,布局緊湊靈活,疏朗有致,富於變化,古樸雄宏。

其中五鳳樓和西配殿是元代遺構,其餘皆為明、清重建。 五鳳樓-樓身比例和諧,結構壯麗精巧,斗拱粗碩,出檐深邃,四角翼飛,寓意五鳳展翅之意。像這樣結構錯綜複雜,形體壯偉高大的五鳳樓,當屬國寶級文物,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兩座一在中國的北京,一在日本的京都,至於一般的五鳳樓全國也僅10多個。

雄偉高大的南宋村民居

豬湯是上黨地區久負盛名的小吃,全國獨家,就在原4500廠附近的蔭城鎮。早在明末清初就流行於市,至今名聲愈大。 豬湯是賣湯人親自煮制豬頭、下水、腳料,再用豬骨熬制原湯。兌湯煮肉時,按照傳統配方熬制。舀湯時,先將火燒抓入碗內,再根據客人的需要和嗜好加蹄筋、豬肝,或肚腸,用滾燙的原湯多吊(就是把餅跟肉泡熱了),加佐蔥花熱汆,再加入上等老陳醋,即可食用。此湯的特點是:湯汁潔白,肉嫩鮮美,味道醇正,清香利口.蔭城鎮李春生製作的「豬湯」,在長治縣特別是蔭城鎮備受群眾喜愛,並且在1999年長治市「兩會一節」小吃比賽中榮獲第一名;在2002年長治市舉辦的地方特色飲食文化展示中,榮獲最佳品種獎;在2004年參加山西省第四屆「汾酒杯」烹飪大賽中,榮獲「山西名小吃」稱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wedqG4BMH2_cNUgD8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