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齡長、職位高,養老金竟然不一定高?

2019-07-17     臨沂中公

養老金髮放是遵循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原則,在一定的基礎上儘量達到公平、公正。養老金的多少是受很多方面影響的,比如說,在崗的年數、繳納保險費的年數、物價上漲程度等等;不能只從「工齡比我少7年,職位比我低,」來決定。


每個人的領到的養老金為什麼都不一樣?

其實我們從養老金的調整原則當中找到答案

定額調整

定額調整體現調整的公平,它規定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基本一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所差異;

掛鉤調整

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按照規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繳納養老金滿足一定的年數才可以領到養老金。部分職工沒有完全理解「掛鉤調整」的含義,認為自己雖然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是已經繳納養老金15年,不想繼續交下去。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就大錯特錯啦,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退休之後可以多得養老金。這也在一方面說明了為什麼職位不高,工齡不多領取的養老金卻高。

適當傾斜

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對於那些高齡退休人員、家境不是很好的家庭、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都有一定的幫助。適當對這些人群進行傾斜,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水平。不至於在退休之後日子過得很艱難。

總的來說,工齡少7年,並不意味著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也少7年,養老保險額度與繳費年限有關,與工齡並無直接聯繫,不能將工齡等同於繳費年限。而且同一工作單位實行的社保福利制度是一樣的,但在不同部門、不同職級、不同工作範圍,所實行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不一樣的。同時還要記住一點,退休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越高,繳費年限越長,月繳費水平越高,基礎養老金就會越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vn4KWwBmyVoG_1ZZI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