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一言不合就辭職?來看看這份報告怎麼說

2019-11-14     臨沂中公

日前,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一份針對「95後」大學畢業生離職情況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95後」畢業半年的離職率基本穩定。而從離職原因來看,尋求發展空間、提升薪資福利、轉換職業/行業,則是畢業生主動離職最重要的三大原因。

一言不合就辭職?

不!「95後」畢業半年離職率基本穩定

這份《「95後」大學畢業生離職分析報告》,系麥可思研究院基於對2014~2018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質量的跟蹤評價數據完成。

數據結果顯示,2014~2018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離職率基本保持穩定,約1/3畢業生有過離職經歷。換言之,從離職率角度來看,「95後」並非更易離職。

具體而言,從不同院校類型來看,2018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離職率為23%,高職高專生畢業半年後離職率為42%。

另從學科門類來看,數據表明,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流動性更強。

《報告》稱,從高職高專各專業大類畢業生畢業半年內的離職情況來看,2018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內離職率較高的學科門類,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藝術學、文學、農學、經濟學和管理學。其中,2016屆到2018屆藝術學畢業生半年內的離職率,均排名第一。

「個人發展空間不夠」成離職首因

越來越多本科生準備求學深造

上述數據分析發現,「個人發展空間不夠」「薪資福利偏低」「想改變職業或行業」是大學生畢業半年內選擇主動離職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其中,對2014~2018屆畢業生來看,無論是本科生還是高職高專學生,「個人發展空間不夠」均為其主動離職的首要原因。

具體來看,2018屆主動離職的本科生中,因「個人發展空間不夠」(46%)和「想改變職業或行業」(30%)離職的群體,較2014屆該比例分別降低了4個和7個百分點。

而從高職高專群體來看,2018屆主動離職的高職高專生中,因「個人發展空間不夠」(44%)和「想改變職業或行業」(31%)離職的群體,較2014屆該比例分別降低5個和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 2014~2018屆畢業生主動離職原因中,因「個人發展空間不夠」和「想改變職業或行業」離職的比例已呈現下降趨勢。與此相對的,本科生因「準備求學深造」在半年內主動離職的比例卻明顯提升。該項數據從2014屆的6%增長到2018屆的16%,漲幅比例高達167%。

對此,上述報告分析認為,近幾年「考研熱」持續升溫,預計2020年考研人數將超300萬。提升就業競爭力,為自己的前程加碼成為不少應屆畢業生乃至職場人考研的重要原因。而近五屆本科畢業生中,因準備深造而離職的比例大幅提升現象出現,或許正是受到這一社會現實的影響。(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qEQaW4BMH2_cNUgmd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