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買買買,現場吃看玩,快來雲南花式過非遺

2020-06-13     雲南新聞廣播

原標題:直播買買買,現場吃看玩,快來雲南花式過非遺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

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

中國的「文化遺產日」

「文化遺產日」從2006年起設立

2017年起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活動主題是「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雲南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省份

每年的活動當然是豐富精彩啦!

各位盆友們

你們的寶藏級非遺活動來了~

據悉今年主會場活動於

6月12至16日在楚雄州舉行

從6月13日-15日,每天上午和晚上各舉行一場傳統體育和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還有 傳統醫藥和餐飲類、傳統技藝類非遺代表性項目展示暨線下「非遺購物節」展示,共有38項非遺項目參展;同時,同步還開展文物展示及鑑賞,法律和旅遊宣傳諮詢等活動。

線上亮點:「非遺購物節」來襲!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線下活動精彩紛呈,新穎的線上活動也不容錯過!從6月5日起,每周五在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展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記錄成果,共展播20期。

雲南省開展線上「非遺購物節」活動,組織箇舊錫器、楚雄彝族刺繡等非遺項目在快手、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雲南公共文化雲等平台直播帶貨;組織怒江州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依託「璞真扎染」淘寶店鋪,採取「委託代銷產品」的方式進行網上銷售,實現傳統工藝工作站助力精準扶貧。

除了楚雄主會場外,還有下面這些地方也值得期待~

1.「非遺傳承 官渡生活」

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

在官渡古鎮舉辦中國(昆明)官渡第十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

活動由啟動儀式和

吃、穿、看、玩、購五個維度的活動設置,

帶動非遺融入時代、融入生活、服務社會,

實現非遺活態傳承,

全方位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2.昆明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暨第七屆昆明滇劇藝術周

文物保護:全省文物保護單位5025項

據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介紹,自2007年我省啟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來,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10998處,總數由原來的5300處增加到14704處,增幅位居全國第五位;全省共有文物保護單位5025項,有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村、街)90處,中國傳統村落709個,數量位居全國第二;154個村被國家民委納入「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掛牌名錄」。

雲南擁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5個,其中麗江古城、紅河哈尼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三江併流、石林和帽天山古生物化石地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全省共有省級備案博物館147家,今年各級博物館紀念館共舉辦展覽963個,策劃組織教育活動2444次;免費開放參觀人數總計達2599餘萬人次。

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現有國家、省、州(市)、縣(區)四級非遺保護項目7631項。其中,國家級105項、122個保護責任單位,省級450項、610個保護責任單位,州(市)級2103項,縣(市、區)級4973項。

其中,傣族剪紙和藏族史詩「格薩爾」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認定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1054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125人、省級傳承人1306人、州(市)級傳承人2302人、縣(市、區)級傳承人7321人。

我省還劃定了85個省級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實行整體性保護,迪慶、大理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4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企業列入國家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同時,我省也公布設立了 「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28個;啟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建設項目12個;全省各州(市)、縣級共建成60個非遺博物館,1021個傳習館所(點、室)。

來源:雲廣記者 李青芸

編輯:李青芸 鄭惠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v2isHIBnkjnB-0zIi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