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必知十大要穴長壽穴,中老年人老喜歡了,小年輕最期待的穴位

2019-07-25     美好熊

前2篇文章,我們講解了人體十大要穴的神厥、命門穴、膏肓穴,今天我們繼續講解一個獨特穴位:足三里—無敵長壽穴—中老年人老喜歡了,小年輕最期待的穴位。21世紀的當下,健康可能是每個人最珍貴的財富了,食品安全越來越需要革命了!

很多人都沒想到吧,足三里居然是無敵長壽穴,今天來看看,足三里到底厲害在哪裡。

穴位名稱:足三里

所屬經絡:足陽明胃經

國 碼:ST36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取穴

  • 第1步:坐位;
  • 第2步:同側手張開,食指第二指關節橈側緣對準犢鼻穴下緣,小指第二指關節處即是本穴。

特定穴:合穴

主治病症

胃痛、嘔吐、噎膈、腹脹、腹瀉、痢疾、便秘等胃腸病證;下肢痿痹;心悸、失眠、癲狂等心腦病證;乳癰、腸癰等外科疾患;虛勞諸證,為強壯保健要穴。

經驗應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胰腺炎、肝炎、消化不良、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闌尾炎、休克、神經性頭痛、高血壓、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動脈硬化、支氣管哮喘、白細胞減少症、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配中脘、內關主治胃脘痛;配脾俞、氣海、腎俞主治虛證腹瀉;配三陰交、神門治療心悸。

《馬氏溫灸法》:不少的古醫籍均載:小兒不能灸足三里。認為灸之可妨礙小兒生長及引起目疾等。如《圖翼》云:「小兒禁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爾反生疾」。實則像小兒脾胃不和、瀉痢、嘔吐、痰喘等症,在灸其它穴時配灸足三里是常可取效的。只是應當注意,小兒不宜像成人一樣以足三里做為常規保健穴使用,以免撤熱於下,妨礙小兒生長。

《針灸資生經》云:諸病皆治。華佗云: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淤血,乳癰。《外治•名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氣上沖目,所以三里下氣也。

艾灸

隔物灸儀艾灸時間:30-90分鐘;溫度:38-52℃;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艾炷灸時間:5-10壯。

前面講到有特殊穴位:合穴,配合其他穴位有更多不同的治療疾病。

配伍

配沖陽、仆參、飛揚、復溜、完骨,有補益肝腎、濡潤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樞、三陰交、腎俞、行間,有調理肝脾,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月經過多,心悸;

配曲池、豐隆、三陰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頭暈目眩;

配梁丘、期門、內關、肩井,有清瀉血熱,疏肝理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乳癰;

配上巨虛、三陰交、切口兩旁俞穴,有良好的鎮痛作用,用於胃次全切除術;

配陽陵泉、行間,有理脾胃,化濕濁、疏肝膽,清濕熱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內關,有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氣海、腎俞,有溫陽散寒,調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虛慢性腹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u-MRmwB8g2yegNDZRKu.html




神奇的「草」

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