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相親平台被罵勢利,「門當戶對」而已,究竟礙了誰的眼?

2020-12-18     遇言不止

原標題:985相親平台被罵勢利,「門當戶對」而已,究竟礙了誰的眼?

三觀一致比經濟能力重要。

985相親圈這事被嘲了幾個月,今天某位媒體界大V再添把火,又推上了熱搜。

遇言姐到現在也沒想明白 一個985要求另一半也是985,這事兒招誰惹誰了?

有人愛找有顏的,有人愛找有錢的,人家985畢業的就愛用學歷劃線怎麼了?

這不都是個人偏好嗎?

拆遷戶找拆遷戶沒人嘴,白富美找高富帥沒人嘴,體制內找體制內沒人嘴,女明星找男明星沒人嘴,憑啥高學歷找高學歷就要被說勢利、功利、拉郎配?

「我告訴你,一個幸福的婚姻需要取決於兩個人,要靠兩個成語,一個叫情投意合,另外志同道合。不考量這些重要的因素,這不是『拉郎配』嗎?」

你又知道人家男女雙雙985就不情投意合了?就不志同道合了?生的孩子就不上進了?

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啊,前後有個毛線關係啊?

農民怎麼了?985怎麼了?這到底是辱誰呢?

就算非要區分誰比誰更優秀,那也是用智力和努力劃線,比追求外表和物質高級吧。

再說了,普通的相親局上難道就不打聽對方的學歷、能力、家境了嗎?

揣測人家985相親局會造成高學歷婚姻悲劇,那非985相親局就不會造成低學歷婚姻悲劇嗎?

這樣沒邏輯的貼標籤不是扯淡麼?

再說了,內誰,內誰,還有內誰家的閨女,前仆後繼地跑去亮相巴黎名媛舞會,跟各路空頭王孫公子們玩上流社交。

這種圈層文化沒人嘴,說起來都是公主名媛。

高學歷的年輕人想找個智力相仿的對象,怎麼就成了利益固化下功利主導一切了?

就算是有利益,就算是功利,那也是人家自己掙來的,不是嗎?

幾十萬人的大群,除了學霸這條共性外,還是可以找到多元性。

在群里找對象,比上《非誠勿擾》匹配度高吧,比去人民公園擺攤靠譜吧?

據說在平台公眾號上發一篇自我介紹可以收到200-700封回復,脫單率為30%。

你情我願、準確高效,有啥好看不慣人家的?

真不是嫉妒?

遇言姐這是沒忍住上來先吐槽了一通。

下邊給缺課的遇親說說這件事兒的前因後果。

9月份有一篇刷屏的文章 《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

說是有一個叫做「陌上花開」的精英相親平台,把相親當作應聘來搞,要求參加者提交學位證,海歸還要去教育部做認證。

作者用了「審核嚴格」、「壁壘森嚴」、「高端失敗」,來形容一場985線下相親局。

文章本身更多是提出現象,並沒有對相親局進行批判,但是這種自帶流量的敏感話題很快引發了一波嘲諷。

「陌上花開」是兩個清華經管學院的女生創辦的,初衷是在男女比例失衡的清華園,幫助校友們脫單。

2015年平台建立時,只接受來自清北復交的註冊者,但是4所高校的池子很快窮盡。

2019年,平台又擴容至浙大、人大、南大、同濟、武大、港大、協和、中科大等985高校,以及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學。

這裡先別說人家學歷歧視。

臉書最初的定位就是給哈佛學生找對象用的,後來才擴容到波士頓地區的其它常春藤名校。

「陌上花開」的創辦人認為名校生與名校生的匹配度更高,從邏輯上來說沒有問題。

從商業上來說, 當一個領域中出現細分市場,是經營模式走向成熟的表現。

這個事兒關乎智力、關乎愛情、關乎對接、關乎運作,怎麼看都不關乎道德指責。

據遇言姐所知,「陌上花開」至今還沒有受到資本青睞,員工只有25名,創始人自己還在其它行業做打工人。

在知乎「如何看待某985相親平台嚴審學歷,參與者像應聘工作,反映出婚戀市場的哪些狀況」這一問題下,「陌上花開」的官方帳號親自下場做答——

「某個群體被審視,並且隨之被片面理解在所難免。」

之所以設置學歷限制是因為,核心員工都來自於相關院校,這些學校的校友是平台最為熟悉的用戶。目前平台能力有限,希望把力所能及的人群服務到最好。」

這話說得沒啥問題。

遇言姐看了「陌上花開」做的用戶畫像,還蠻有意思的。

只展示數據,不妄加評論,遇言姐這個會計讀起來還挺順滑的。

在985相親局這一群體中,一個典型男性用戶的畫像為:27-31歲,身高170cm-180cm,從事金融或網際網路行業。

一個典型女性用戶的畫像為:26-30歲,身高160cm-170cm,在金融業或高校工作。

絕大部分用戶的年收入都高於20萬。其中,男性用戶年收入中位數為35萬,女用戶的年收入中位數為29萬。

正如大家預期的那樣, 這是一個優秀的群體。

給大家看幾張制表。如果一個清華博士說自己脫不了單是因為忙於學業,那他還真沒撒謊

翻了一下「陌上花開」的公眾號,三觀不歪、格調還行,據說編輯會淡化學業成就,增加有趣的個性化的部分,比那些上市婚戀網的畫風強多了。

遺憾的是,掛牌的姑娘比小伙多幾倍,而且顏值普遍比男性要高。

由此可見優質男性之搶手,哎。

放幾張妹子的截圖給大家看看,因為原圖已經發在相親公號上,我也就不打碼了。

這位清華博士小哥的自我介紹非常幽默可愛,目測會是一枚「爆款」。

相對於某知名評論家指責的「功利化主導一切」, 《三聯生活周刊》採訪到的女生,對婚戀觀的闡述更接近真相——

「我一直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想找一個和自己差不多的相親對象。如果讓我隨隨便便找一個人結婚,我覺得很難受。」

事實上,這些掛牌的女孩大多家境良好,父母是知識分子,不圖嫁什麼豪門,在滿足一定的物質條件下,更看重精神上的欣賞認同。

這些女孩往往用 「目標感」、「自律」、「努力」來形容自己。

擇偶標準是 「獨立」、「上進」、「腳踏實地」。

遇言姐覺得,這樣的婚戀觀完全沒有問題。

放兩個女孩的交友要求,都提到了三觀一致這項

前邊那位清華小哥的交友要求寫得也不錯

前天,有媒體出手批評985相親局。

意思是說,荒誕而封閉的985相親局把人的價值和高考掛鉤,一個讀了名校的年輕人理應擁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幸福的婚姻不是大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

遇言姐說,官方不希望看到985相親局這樣的新聞引發關於階級流動、學歷歧視的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要說幸福的婚姻不是大數據算計出來的結果,這我就不認同了。

在兩個人互不認識的情況下,相親的第一步就是要看出身。

對比雙方學歷、收入、家庭、工作等硬指標,不合適就直接pass。

HR招人先刷一波學歷,不是因為高學歷的人能力一定強,而是大機率他們的能力會比較強。

相親也是一樣。

學歷相當、家境相當、經濟相當,男女雙方三觀一致的可能性更高,因為都是在相似的環境中成長的。

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大家省力氣,何樂而不為?

別一提算計就說人家勢利。

光談戀愛不需要成本,但婚姻是個複雜的事。

找對象就是要算計,必須要算計。

提前算計得越精細到位,婚後遇到的問題就越少。

不是說窮人不能跟富人結婚,不是說高學歷不能嫁低學歷。

事實上,這種篩選跟資產沒有絕對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找出來三觀一致的人。

敲黑板, 三觀一致比經濟能力重要。

錢是最低的標準,只有什麼都匹配不上的時候,才只好拿錢填補。

而一個高學歷的年輕人,用學歷進行第一道篩選,是高效而可行的辦法。

至於有文章懟985相親局——「選人要放眼於四海,只在小圈子裡挑挑揀揀,很難選出特別優秀的人。」

遇言姐說——

985相親局只是strategy(戰略),找對象總得有個路徑吧,不能到大街上去吆喝吧。

但是誰也沒說要弔死在985這棵樹上啊。

女孩子們又不傻,要是遇到吳彥祖,或許985也可以拋諸腦後。

北大內個叫李雪琴的丫頭當著王一博是怎麼說擇偶標準來的?——

「他都王一博了,還要什麼標準,他站那就是標準。」

看見沒,姑娘們變通起來就是這樣了當。

985相親局是挺正常的事兒,跟勢利和功利沒有必然聯繫。

愛情需要智力和三觀的門當戶對,985相親局不過是強化了這一點。

至於什麼「拉郎配」,這話說得真噁心。

什麼「兩個985生的孩子如果不努力不上進, 成為笨蛋的可能性大過兩個農民的孩子」。

敢問這位專家你是在辱誰呢?

農民怎麼了?

怎麼感覺你才是在製造對立?

最後八個卦,有朋友正好認識這位「拉郎配」專家,說是為人比較油膩,不怎麼懂得尊重人。

儘管專家本人也是古早985,只怕是「拉郎配」也拉不到他呢。

遇言不止 x TIE FOR HER x 英園打造的新年西裝演講,向2020優雅地告別。

2020,一切過往皆為序章;2001,繼續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lX3eHYBur8RWXSAB4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