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許多古鎮、古村都被開發成為一個個商業化的景點,已感受不到那份古韻悠遠。而在福建,有一座近1300年的歷史古城,不僅是唐宋時期的府州之地,還曾是統轄一方的閩西政治中心,也是近代紅色革命早期重要的發祥地。它低調、悠久,幾乎沒有商業開發,雖沒有鳳凰、平遙那樣的規模,卻藏著最質樸的古韻悠悠。
從晉代開始,為躲避戰亂、災荒,大批的中原仕族紛紛萬里南遷,很多定居於汀江流域,成為客家先民。到了唐宋時期,因汀州至潮州航運的開通,這裡客商雲集,成了汀江上游的商貿重鎮,發展成為客家人居住最密集的地方,成為客家人的發祥地並被尊為客家首府。這座因水而建的古城,成為福建通往贛、粵的水上要道,它就是2012年獲得"中國十大最具人文底蘊古城古鎮"之稱的長汀古城。
商貿的繁華,勢必帶來經濟、文化的興盛。古城在鼎盛時期,不僅商鋪、錢莊林立,還帶來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也留下了會館、寺廟、茶樓等人文古蹟,璀璨著各個朝代。
難怪有國際友人路易.艾黎的那句話:"中國有兩個最美麗的小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一個是福建的長汀"。如今,鳳凰古城已經是中國最有名的景區之一,長汀卻因古城破壞的比較嚴重,處在修繕之中。但隨處可見的古風古韻,滄桑斑駁,散發著濃烈的懷舊氣息,讓這裡依然具備一座古城的韻味和魅力。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現存有古城牆、文廟、城隍廟、紅色舊址群、汀州試院、大夫第、傳統老街店頭街等,都被列為全國或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的古建築繼承了中原的府第式建築風格,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底蘊,值得慢慢遊覽。
汀州古城牆:都知道"一江春水向東流",但穿城而過的客家母親河汀江,卻是在古老的城牆前日夜流淌不遠千里往南奔去。
唐大曆四年間,汀州不僅修建了5000多米長的城牆,還設立了十二座城門,並將惠吉門、五通門、朝天門、寶珠門等聯結一起,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的獨特格局,堪比皇城,可想見當時汀州的繁榮與無限風光!
城隍廟:按照古代的府級衙門建制,古城不僅修築了城牆,還修了城隍廟,規模宏大、氣派威嚴,是福建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隍廟。院內東西兩廊廡牆上繪有彩色書畫,表現出客家人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不僅是古城的標誌性古建築,也成了古城歷史變遷的一個縮影。
文廟:作為府級衙門,汀州文廟始建於宋朝,又稱孔廟。規模宏大,壯觀恢弘。主殿內有康熙皇帝的御筆牌匾,上書"至聖先師"四個大字,氣勢宏大。沿中軸線對稱建講學堂、祠、閣,體現儒家"中和為美"的審美。氣度雍容的文廟為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各歷史內涵。
天后宮:由於汀江沿途曲折,灘多水急,有險灘惡浪,因此客家人借鑑閩南人風俗供奉護海女神媽祖神像。天后宮始建於宋代,前殿明間三間,進深三間,後殿明間,正廳為方形藻井。因清康熙帝時給媽祖封號為天后,所以叫天后宮,成為客家人的信仰。
汀州試院:如今為長汀博物館,原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宋時為汀州試院。這裡是明清兩代汀州八縣考秀才的考場,試院內還留下清代大學士紀曉嵐主考時的趣聞,並立有紀曉嵐的塑像。在古城汀州,凡在科舉考試中考取功名者,均會在姓氏宗祠、家族大門兩側樹立石龍旗,以弘揚崇文重教之風尚。客家人這千年的傳統美德,更加積澱了古城日益深厚的人文底蘊。
汀州大夫第:是古代文職官員的私宅,也叫士大夫門第,汀州大夫第是2014年完成的復建,整座大夫第無梁不雕、無雕不精。花鳥魚蟲、故事傳說,皆鑿刻入木。真是美輪美奐。
紅色舊址群: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二萬五千里長征零公里處。當年長汀二萬多兒女參加了紅軍,湧現了楊成武等著名老將軍13名。1929年3月14日,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首次入閩,解放長汀城,留下了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辛耕別墅,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同志舊居。
這裡還有中央蘇區的第一個為紅軍服務的醫院,也是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前身——福音醫院、贛南閩西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所在地——雲驤閣,第一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機構,及瞿秋白烈士紀念園等,成為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
廈門大學:1937年7月1日,私立廈門大學正式改為國立。幾天後,七七事變爆發,校長決定將廈大內遷長汀。於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達,開始了長達8年的辦學,為中華民族培養了大批的國家棟樑這之材,被譽為」南方之強「。
太平雙廊橋:橫跨汀江的太平雙廊橋全長近百米,中間呈主車道,兩邊人行道上設置了欄、長凳,形成了長廊式走道是客家獨特的風雨廊橋形式,廊橋造型典雅、雕樑畫棟、路人可在人行廊橋上休息、觀景、躲風避雨,成為古鎮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店頭街:福建的五條國家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一頭連著汀州府前街,一頭連著汀江碼頭。形形色色的商店,流傳百年的傳統美食,清一色的木質結構老屋,傳統的手工藝盡集中於此,各種木雕、木刻、畫像、裁縫、紙紮、打鐵等店鋪鑲嵌其中。街內千年的鐵樹,」飛虎隊「的遺址讓人感嘆時光的流失。
唐玄宗開元年間,著名詩人張九齡從京城回廣東,途經長汀,住在位於汀江之畔第一家酒樓謝公樓,樓前煙柳掩映的古道伴著流水人家,一派汀江的旖旎風光,即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登謝公樓》,極力稱讚長仃美酒,古城糯米酒香傳遍。如今糯米酒也成了店頭街里有最地道的客家味兒,這裡充滿了生活的氣息。承載了客家幾代人記憶的老街,值得太多人的留念。
八喜館:汀州的八喜,是代表著人生的八種喜事,而古色古香的八喜館,用八個展廳以多樣的表現手法,展示了長汀人對待著八喜所表現出的傳統習俗和禮儀。一方舊戲台不知演繹過多少兒女情長、英雄故事。來這裡看這些場景,總能勾起一些幸福回憶。
三洲客家古民居群:三洲村是一個典型的客家古村落,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停舟駐馬,留下御書贊三洲為"古進賢鄉"。
如今的三洲古城,已沒有了當年的原始形狀,但關帝文武廟、四角亭、東宮圓井、回龍庵及許多姓氏宗祠遺址等還可尋覓且尚在修復。走進這片古民居群,黛瓦青牆,檐角翹起,門、扇、窗的精雕木刻、石刻,彩繪壁畫,氣韻生動,長長的青石板路讓人想起了悠悠歲月的滄桑。
如今的長汀,已經成為全世界客家人尋根謁祖之地。每年都有數千客家人來到汀江河畔尋根祭祖,祈福祝願。值得一提的是,汀州是客家美食的發源地,還是"福建美食名城",客家美食眾多,內涵豐富,而且價格也比較實惠。白斬河田雞、三角豆腐餃、皺紗肉、長汀豆腐……所謂逛吃逛吃,到了這裡絕對不白來。
我是心語視畫,用心看世界,分享身邊美好。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贊,多收藏哦。
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