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2019-07-31     黃勇樂說育兒

法國學者波達斯說:「人的觀念、標準,深受家長影響,並根植於腦海。」

家庭教育中,父母觀念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父母的三觀,決定了孩子對世界的眼光,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衡量。

有句話說得好: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父母的樣子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01父母前半生的成就,是孩子的起點

從前人們愛說,寒門出貴子,豪門多敗兒。

但在當今社會,你越是傑出,孩子越容易學有所成。

因為父母的經濟條件,決定了孩子的學習環境和教育資源,而這些,又往往決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曾經憑藉一段用英語解數學題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折服。

她就讀的德威國際學校,學費和馬術費每年總共三十餘萬。再加上各類私教和出國旅遊,預計每年不下百萬。

若不是父母財力雄厚,她又如何能利用優質資源,把喜歡的東西都學到極致?

作家王耳朵先生曾說過:「一個人的眼界和格局,從幼年開始,就由家庭有意無意地提供。」

現在拼爹媽的時代,拼的不只是錢和資源,甚至還有父母的文憑。

前不久,成都某著名私立小學面試,要求提供父母學歷證明。

曾經有人帶著兒子參加小學面試。

當時,他提前半年讓孩子補習語數外,還學了繪畫和鋼琴。

有了充分的準備,父子倆信心滿滿來到現場。

沒想到,老師問的第一個問題是,請問您就讀哪一所大學?

只有大專學歷的朋友,一下子慌了,胡編亂造說自己曾在美國進修。

老師聽完,改用英語和朋友交流,朋友當即穿了幫。

錄取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後來在微信上談及此事,他發來一句話:「書到用時方恨少!」

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滿滿的悔恨。

為什麼學校如此看重父母的學歷?

因為它代表的不只是一紙文憑,更是你的習慣、思維、見識、你能帶給孩子的氛圍和影響。

父母多優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能有多出彩。

你想讓孩子擁有好的教育,就首先不能輸掉自己的教育。

02父母的優秀,是孩子的榜樣

匯聚了清華北大海外高校的各路牛人的《最強大腦》,曾出現一個「不和諧」的身影。

初始100強里,不是二十幾歲的高材生,就是十幾歲的神童們,非常意外地,居然還有一個40歲的「大叔」來參賽。

要知道,這樣頂尖的腦力比賽,對體力和思維的要求非常高,對中年人一點也不友好。

但大叔不僅參賽了,還從幾萬人的海選中,殺入前100強。

更讓人意外的是,大叔參賽,純屬意外,因為他是陪兒子參加的。

排在他後面的是無數985和211的高材生,其中不乏各路高考狀元。

一個優秀的爸爸,培養出的兒子也不一般。

13歲就會編程,同場競技的清華北大生都感慨「他是別人家的孩子」。

爸爸在初始排名里居然排到了32位,比兒子55的排名還要高。

見多了「別人家的孩子」,第一次有點羨慕「別人家的爸爸」。

不用眺望遠方,每天和偶像同一屋檐,連優秀都成了一條好走的路。

他在兒子心中自然是榜樣的存在。

也許教育的最好方式,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先做什麼樣的父母。

比言傳身教更有用的,是以身作則。

03父母如今的模樣,就是孩子的未來

曾看過這樣一組漫畫:

兩個家庭,一個父親堅持健身,孩子也能堅持練琴;一個父親自己堅持不下來健身,還責怪孩子沒有堅持的意識。

但他卻沒有想過,在羨慕別人家孩子的同時,是否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更傾向於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你懶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麼可能?

很多家長,心裡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動上反差太大。

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個三五塊錢的小便宜,馬上就現了原形,根本經不起考驗。

偏偏又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裡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麼不像你。

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

自己不正,還指望孩子不歪。

實際上,父母的人品會像病菌一樣往下傳。最後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你骨子裡的精髓。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瓜。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

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你裝成什麼樣,而是你的真實面目

所以,如果覺得孩子不理想, 先看看你自己什麼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問題,卻不知這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的身上『開花』。」

什麼樣的家庭,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_ABR2wB8g2yegND-k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