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鹿亭鄉
是鄉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時節
幾乎所有的鄉民放下手中的一切
整整一個月勞作
用他們的雙手精心製作
獻上一份一份舌尖上的美食
番薯粉絲製作歷史悠久
粉絲勁道好 口感Q彈
農家純手工製做
更是無污染零添加的綠色食品
是代替市面上麵條的絕佳食品
有不少人覺得鹿亭粉絲價格貴
但是一分錢一分貨
鹿亭番薯粉絲真心值這個價
不信?我們來看看!
正宗的優質番薯粉絲
久煮而不爛
經時而不糊
夾起而不斷
但市面上這樣的粉絲少之又少
因為做純正的番薯粉絲
不僅用料消耗極大
而且工序繁雜
用 料
1斤濕粉絲==5斤番薯
1斤乾粉絲==10斤番薯
七道傳統工序缺一不可
挖掘洗凈
扛起鋤頭去山間的番薯田裡挖出自家的紅薯,選取表面光滑,無病蟲害,無青頭,大小適中的紅薯,洗去泥土、雜質,削去表皮、兩頭和表面根須。
粉碎磨漿
這段時間,鄉里總會想起「突突突」的機器聲,這是在用機器將番薯細細粉碎,打漿時應邊磨邊加水,磨得越細越好,將澱粉顆粒儘量磨出,以提高出粉率。
過濾沉澱
剛榨好的番薯漿會有少量殘渣,需反覆、多次經過濾布過濾去雜,這也是鹿亭番薯粉絲晶瑩剔透的秘訣。將過濾好的番薯粉靜止沉澱,沉澱物就是番薯澱粉,營養與精華,全都濃縮在了番薯澱粉里。
粉碎成糊
把沉澱的番薯粉撈出,用手將其中結塊的番薯粉搓碎,加水調成糊狀。
蒸熟成砣
將糊狀的番薯粉一勺一勺地放入專門蒸面的蒸籠里蒸,每次只能取一勺搗碎均勻成薄薄的一層,待這層蒸熟後才能再加另一勺。待一層蒸熟後,放置容器中,人工散熱,層層遞增
剛出鍋的麵餅晶瑩剔透,散發著番薯獨有的芬芳。在清涼通風的地方需放置三天三夜,然後等待著嶄新的蛻變。
傳統搖絲
搖車大展,一身輕巧勁,用手動刮絲機將一張張麵餅刮成一條條約1毫米寬的粉絲。
陽光曬絲
將條狀的番薯粉絲掛在通風向陽的地方晾曬,並修剪成適宜的長度,等待時間的洗禮。
潔白無瑕的番薯澱粉
經過一道道精細的工藝
最終制出了這獨屬於鹿亭的風味
粉絲本身沒有多少鮮味
但它的吸附能力很強
和各類肉菜搭配
你的味蕾絕對要起立鼓掌旋轉跳舞
筋道彈牙的粉絲吸收了濃郁的湯汁
仍保持勁韌的口感
軟糯有勁,滋味十足
而餘味更是綿延悠醇
棒呆了!!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攝影:鄭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