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二號墜毀,美國公開全新探月計劃,於2024年再次登月

2019-12-28     熵定天下

月球,是與人類淵源頗深的星體。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們喜歡對月吟詩,抒發心中的一腔情感,所以才有現在的唐詩三百首;在封建等級勢力的壓迫下,勞動百姓們無處訴苦,但心中依然有光,將僅存的希望寄托在周圍的事物上,塑造了一個個民間神話故事,關於月亮的就有嫦娥奔月、吳剛砍樹以及玉兔搗藥等等,流傳百世,家喻戶曉。

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爆發,極大程度地解放了生產力,各行各業都得到了迅速地發展,其中便包括航天事業。1969年7月,經過多次失敗的嘗試,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登月成功,將月球真實的面目公諸於世。沒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沒有可愛憨厚的玉兔,更沒有美麗可人的神仙嫦娥,這難免讓人產生一絲失落之感。

幸好的是,人類意識到月球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地球的「保鏢」,陪伴地球數十億年,抵抗小行星、隕石等撞擊,而且它還是儲量豐富的資源「寶庫」。阿波羅11號探月的過程中,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帶回了一把月球的土壤,經過檢測發現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稀有元素,例如鐵等。如今地球面臨著資源緊缺的格局,若是可以開發月球的資源,那將會是解決資源危機的極好方法。

目前月球是一個沒有主權的星球,只要誰可以率先登陸便可搶占更多的先機。作為科技大國之一的印度自然不會放過此次機會,為了成為世界第四個登月成功的國家(前三個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以及中國),2019年7月22日,一艘名為月船二號的無人探測器從印度航天中心出發,目標是登陸月球地面並收集數據。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距離月球地面只有2.1公里時,月船二號突然與印度地面站失去了所有聯繫並莫名地發生了爆炸。事後,印度馬上開展搜尋工作,可是始終無法找到月船二號的殘骸。此時,一個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主動找上印度,要求幫助尋找探測器的殘骸。

NASA這一行為耐人尋味,要知道美國是探月的「第一先鋒」,然而它中途卻宣布放棄所有的探月計劃,轉戰火星。為何如今卻如此主動參與月船二號的搜救任務呢?難道美國打算重返月球了?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12月10日,NASA在紐奧良召開新聞發布會,NASA的局長公開了美國最新的登月計劃。他們的計劃主要分為兩步,第一,在月球軌道建立一個空間站,第二與私人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探測器、宇宙飛船以及著陸器等等。

另外,NASA局長還說出了一個重磅內容,他們已經成功研製了一枚超大型火箭。該火箭通體都是黃色,高度為65米,如20層樓房那麼高,速度可達到23倍音速,每秒的速度可達7.9公里。NASA計劃於2024年前利用這顆超大型火箭將獵戶座載人宇宙飛船送往月球,開展全新的探月活動。

在世界各國眼裡,如今的月球就是一個美味的「蛋糕」,誰都想分得一杯羹,因而瘋狂的制定探月計劃,太空競賽越演越烈。到底誰可成為最終的贏家,這一點目前無法確定。同時,月球也不是一顆普普通通的天然衛星,關於它的傳聞實在太多了,猶如被蒙上了一層層神秘的面紗,人類是否有能力將這些面紗一一揭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Rk-T28BMH2_cNUgPK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