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墨」大師邵岩不顧批評,執意寫丑書,可敬還是可恥?

2020-07-12     藝術起源

原標題:「射墨」大師邵岩不顧批評,執意寫丑書,可敬還是可恥?

邵岩

「帶有先鋒性的東西,大家怎麼罵,我都理解,他們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藝術是什麼」——邵岩

買櫝還珠,是非不分。是這個時代人們對「現代書法」的看法,「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這樣入木三分的書法堅韌美不再呈現,反而是拿一根針管吶喊著寫書法成為了書法潮流,從上世紀初期繪畫界誕生了前衛藝術之後,如今的書法界也誕生了「前衛書法」,邵岩便是這個潮流頂尖的人物。

邵岩書法作品

從一句句「好」聲中,「射墨」成為了書法界知名度最高的「現代書法」之一,他雙手握住針管,大喊一聲在雪白的宣紙上滋出了一幅書法作品,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創意,不僅改變了書寫的工具,還改變了書寫的內容,人們不僅看不懂他為什麼用針管寫書法,更看不懂他寫的什麼字。

邵岩書法作品

這就是「射墨」大師邵岩,一個有著眾多書法名銜的現代著名書法家,最初人們看到這種書法風格,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還覺得挺有趣,也挺有創意,然而當這冠冕堂皇的成為正式書法時,就像小丑登上了高堂之上一樣,讓大眾難以接受,而之後接踵而來的是「亂書」、「盲書」等書法,丑美人們分得清,於是這些書法被統一稱之為了「丑書」。

邵岩書法作品

作為一名書法家,高不成低不就該怎麼辦?不如寫點「現代書法」,在如今這已經是書法界習以為常的事情,因此「丑書」越來越多,儘管人們批評的聲音不斷,眾多書法家也因此被踢出「書協」,但也阻擋不住這種趨勢,而看古代書法家,文人墨士一向視名利為糞土,雅致才是真正的追求,而如今誰還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情懷呢?

邵岩書法作品

或許很少有人再有,而「射墨」大師邵岩,面對批評並沒有放棄自己「現代書法」之路,並且在採訪中被問及如何看待大眾的批評時,表示「普通老百姓不懂藝術是什麼」,如此說來,藝術究竟是什麼?在古代是閒情逸緻之人,閒暇之餘的玩樂而已,追求的是一個輕鬆愉悅,也追求一種思想上的意境之美,古人說「塵歸塵,土歸土」,為何從百姓之中誕生的藝術,如今卻回不去了呢?

邵岩

尤其是對於書法來說,不識字的人看不懂有情可原,如果說一個識字的人,都看不懂書法這門藝術,也只能說睜眼說瞎話了,因此對於老百姓不懂藝術這件事上,只能用「無稽之談」來形容了,不過說起邵岩大師的書法如何?其實還是水平不低的,他最初的書法是以行書與草書結合的風格創作,結構嚴謹,書法風格獨特,還是值得欣賞。

邵岩書法作品

但藝術就是如此,成名就像是一場人生的修煉,就像梵谷等人一樣,或許修煉一生也毫無名氣,但去世後卻流芳百世,邵岩大師之前的作品中,把草書的狂放氣勢,融入到行書行雲流水的優雅之中,達到了一種亂中有序的美感,如今他不顧批評,執意寫丑書,是可敬還是可恥?或許談不上可恥,只是找到了出人頭地的方式放不下了而已。

邵岩、張強國外合作書法

但這只是大眾的看法,在書法界,也有人認為邵岩大師面對輿論,堅持以書法創新為主,改良傳統書法的信仰是值得尊敬的,可敬還是可恥?最終也只能是各執一詞,但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丑書」,在大眾之間已經成為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

邵岩

當然執意寫丑書,自然是有可走的路子,邵岩等「丑書」大師如今就很喜歡到國外去開展,畢竟外國人也看不懂漢字,自稱是書法那就是書法,就像是「射墨」大師攜手「盲書」大師張強,兩人帶領眾多年輕書法家在國外展開的「馭墨」書法展覽,以實驗書法為口號,也在書法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PGRP3MBfGB4SiUwyI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