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照亮我的人生」劉廣英——我的文學之路

2019-07-25     作家世界


我的文學之路

文/劉廣英

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各科成績均優的好學生,全年級甚至全學區考試都是數一數二的,人送外號「劉雙百」「劉滿分」,總是頻繁的上台領獎和發言,一直是老師的驕傲和學生的榜樣,也一直是被家長們稱為「別人家的孩子」的那個人。

但是,自從上了高中後,班主任語文老師一而再的對我作文水平的表揚與肯定,使我瘋狂地愛上了寫作,導致我除去語文之外的其它科目幾乎放棄一樣。期間,老師多次找我談話,批評我不能偏科,可我那時就像一頭倔驢一樣,任誰怎麼拽也不回頭,上什麼課,我的大腦里幾乎都在我構思的小說里徜徉。最後的高考就可想而知了。但當時的我,對自己高考的失利絲毫也不在意,因為我覺得有我的文學大夢伴隨著我的日日夜夜,失去什麼我都無所謂的。當時年少輕狂的我,只覺得相比於當作家而言,上大學又算得了什麼呢?就這樣,我欣喜的帶著我的「作家夢」離開校園真正坐回到了家裡。不久,原高中學校老師給我寫來一封信,勸我回校復讀,我毫不猶豫的回信拒絕了老師的盛意,信中還躊躇滿志的跟老師保證「當作家才是我的理想,我要在文學的海洋里暢遊,永不上岸!您就等著我勝利的好消息吧!」現在想來真是大言不慚啊!之後,又有原初中學校的校長得知我高中畢業回家後,就派人來家裡邀請我去學校任代課老師,我也不假思索地謝絕了。當時,家裡家外的任誰勸我,我都聽不進去,就認準了一條路,就想在這條路上走到黑。

想想,那是上世紀的八十年代,那正是中國在撥亂反正後文學創作復甦到熱火朝天的時期,這股熱火每天都在燃燒著我,讓我激動.讓我興奮.讓我血脈噴張!我當時就想,十八歲的我雖然不能在家吃閒飯,但除去幫家裡做些農活外,我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我熱愛的文學「事業」上。

熟料,理想很美感,現實很骨感。田間那繁重的體力勞動很讓我有點吃不消,但即使這樣我仍然是信心滿滿地安慰自己「搞寫作的都是要有生活的,勞累,就當是體驗生活吧!」就這樣,我開始了白天田間勞動夜裡熬夜寫作的生活。繁重的體力勞動再加上熬夜使我的體重從之前的103斤降到75斤,體質也大不如從前,更大的煩惱是這一年當中的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般的毫無音信,這讓我的精神一度很消沉,開始懷疑自己執拗的選擇是否正確。再有,因為寫作是需要一些書籍資料的,而我自己也沒有錢買這些。後來,有了一個出去上班的機會,我就開始了一邊工作掙錢一邊寫作的生活方式。

記得工作後第一個月發的工資是45元,我當時除去給父母買了些愛吃的東西外,其餘的全部用來買書了。那全冊上中下的《紅樓夢》就是用我第一個月的工資買的,而且從那個月開始,我就堅持訂閱《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當代》《十月》《收穫》等文學刊物,而且一訂就是三十多年。當年拿到這些刊物後,我如饑似渴的沉浸其中,讀著這些作家們的作品,我清醒的意識到自己過去寫的東西真是閱歷太膚淺,語言太蒼白,差距太大了。從此我不再急於動筆,而是沉下心來閱讀這些刊物及一些中外名著。又過了兩年,我試著寫了幾篇,後來,終於有兩篇小小說發表了!面對作品的發表,按說幾年的奮鬥苦熬終於見到成果本該激動不已,但當時的我,由於見多了當年在學校上學時比我差的同學卻在社會上混的如魚得水般的體面,再想想自己,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對自己作品的發表似乎很淡然。也許是覺得早就應該發表?亦或是年齡漸長不再容易激情澎湃才變得波瀾不驚?更有可能是對自己當年的偏執雖然嘴上不承認但內心早有了悔意?可能兼而有之吧。

再後來,實在是到了婚戀年齡,各方面的壓力讓自己決定結婚生子過日子吧,而婚後面臨的一切瑣碎的生計問題,使我又不得不拋開一切幻想面對現實,開始拚命工作掙錢,到此,我的文學夢基本就只是個夢了。不過,雖然不再動筆寫了,但拚命工作的這三十多年裡,我所有的空閒時間都是用來讀《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當代》《收穫》《十月》等刊物上的小說,讀的期間還做了大量的筆記。好詞好句記錄下來,讀到激動處寫幾句評語,讀到震撼人心的文章就寫個讀後感等等。我對寫這些文章的作家們和他們筆下的人物,幾乎比對我的親人們還熟悉。比如:馮驥才《神鞭》《雕花煙斗》的情真辭美雅俗共賞,從維熙《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的悲壯激越,張賢亮《綠化樹》《靈與肉》那獨樹一幟的靈魂拷問,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赤橙黃綠青藍紫》中的改革人物先鋒,阿城《棋王》《孩子王》中的底層小人物,莫言《紅高粱》《蛙》的酣暢淋漓詼諧幽默,王安憶《小鮑莊》《長恨歌》的優美細膩,諶容《人到中年》《懶得離婚》反映的社會問題,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煙雨秦淮》的前塵舊事,路遙《人生》《平凡的世界》所表現的城鄉變革中的掙扎,陳忠實《白鹿原》的史詩般的厚重,池莉《煩惱人生》《來來往往》現實中的凡夫俗子,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雨》中知青的青春無悔,陸文夫《美食家》《井》中的針砭時弊,方方《風景》《萬箭穿心》中的芸芸眾生,鐵凝《永遠有多遠》《大浴女》中女性的樸實精細,劉慶邦《神木》中深刻的靈魂揭示,須一瓜《淡綠色的月亮》中的冷靜從容,葉廣岑《黃連厚朴》《豆汁記》中的家族命運,畢飛宇《玉米》《青衣》中女性的典雅與純正,蘇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的直擊心靈等等,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他們的作品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讓我在苦悶時不要消沉,開心時不能狂妄。三十多年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少次的喜怒哀樂,都是在讀書中化解的。

如今,已年近花甲的我,因為離開工作崗位後空閒出了大塊的時間,我年輕時的夢想就又開始向我招手了。原來,夢想一直都在,只是這三十多年它躲起來了,一旦機會來了,它就復出了。閒下來的這半年,我在老年大學報了幾個學習班,期間,我寫了十幾篇散文.詩歌和報告文學,都順利的相繼發表了,我想,也許是我這三十多年生活的積澱吧,寫起來也比年輕時順暢多了。不久我就加入了縣作協,之後又被華夏精短文學會吸收為會員並納為簽約作者。我的文學夢如今又續上了,夢想終於照進現實了!在我的老年生活里,我要把我身邊的一切美好用筆寫出來,讓文學照亮我的人生!


作者簡介:劉廣英,筆名安靜,女,1964年出生。年輕時就愛好寫作,19歲時曾在《未來》小雜誌上發表過小小說,後來忙於生計,無暇顧及理想。現在固安老年大學詩詞班.書法班學習。固安縣作家協會會員,華夏精短文學學會會員,發表數篇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


《今日作家》關於編輯《文學照亮我的人生》一書徵稿啟事

近幾年來,隨著多媒體的出現,我國文學創作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和繁榮,不僅湧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同時湧現出了大量極具才華的作家。為了展示這一豐碩的成果,展示作家隊伍新的力量和新的形象,《今日作家》微信公眾平台決定編輯出版紙質文本《文學照亮我的人生》一書。

現向廣大作家、文學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徵稿。

具體要求如下:

一、凡是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一定成績,比如在報刊網絡上發表過不少作品,出版過專著,或已成為市級以上作家協會會員的,均可參加此次徵稿。

二、所有徵稿要求作者以第一人稱「我」,講述自己從事文學創作的經歷、體會、感受和經驗,以及所取得的成績。特別是在生活逆境中奮發圖強,以堅忍不拔的毅力成為作家的勵志故事,尤為歡迎。

三、所有徵稿一般要求字數控制在3000字以內,事跡特別感人的,字數可適當放寬。

四、徵稿時間從即日起到2019年7月31日止。

五、來稿一律用電子文本,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稿要求:

第一頁請在左上角註明「文學照亮我的人生徵文」字樣。

空一行,下面寫標題。

再空一行,寫作者名字(或用筆名)。

再空一行,寫約為100-200字的作者簡介,並附一張作者電子標準照片。

再空一行,以下為正文。

期待著各地作家、文朋詩友們的來稿。

《文學照亮我的人生》經過專家評審,計劃編選100篇文章,約400個頁碼。成書免費贈送入選作者一冊,入選作者須另外訂購一冊(主要為保證印廠開機的基本印數),定價50元(含郵寄費)左右。如欲多購,另行商議。

歡迎關注今日作家公眾號:jinrizuojia00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M2PLWwB8g2yegNDo-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