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不必讀」的八類書單

2019-12-04     辦學一點通

有些是學校開出的閱讀作業,有些是網絡上熱傳的名家閱讀書單。有時,種類繁多,讓家長們眼花繚亂。

家長總有些焦慮,覺得不讀書,實在浪費。所以,書要看,但不用太多,要讀有價值的書才好。現在,書單滿天飛,質量良莠不齊,有不少是東拼西湊的。這說明家長、老師都沒有好好讀書,因為不讀書,沒有辨別的能力,就盲目地選擇各種書單。」

辦學一點通列出了幾項不必讀的書單,讓孩子們騰出來時間,干自己想乾的美好事情。

那麼,「不必讀」的書單有幾類呢?

01

玩陰謀詭計之類的書,不必讀。

宣揚謀略、玩陰謀詭計之類的書,不必讀。因為陰謀詭計害人害己,讓孩子從小學會耍小聰明,失去大智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不值得。比如《什麼三十六計》之類的書。


02

由商業機構或者網絡投票發布的暢銷書排行榜居前幾位的書,不必讀。

每年都會有多種形式的暢銷書發布會,那些由商業機構發布或通過網絡點擊率推出的暢銷書排行榜居前幾位的書,不必讀。像王爾德、魯迅、老舍的書等這些「常銷書」,就很少進入暢銷書排行榜。建議,多讀「常銷書」,少讀,甚至不讀「暢銷書」。

03

一年寫五六本以上新書的高產作家的書,不必讀。

寫作是一種創作,需要生活的積累,閱讀的豐富和生命的沉澱。司馬遷一輩子寫了一部《史記》,曹雪芹一輩子寫了一部《紅樓夢》,艾米莉·勃朗特一輩子只寫了一部《呼嘯山莊》,讀遍那些著作等身的年輕作家的所有著作,也不如讀名家的一部經典。

正常情況,三年寫一部書,比一年寫三部書,品質自然要高一些。不過,天才除外。

04

戲說名著的書,不必讀。

《戲說四大名著》等戲說名著的書,以及《少年紅樓夢》《少年西遊記》名著改編的書,不必讀。這些書有的故事情節被刪改,破壞了經典語言。


05

簽名售書100場次以上的書,不必讀。

有些作家常年在外簽名售書的時間,多於在家閱讀寫作的時間,這些作家的書建議不必讀。


06

近10年出版有關漢字的少年讀物,不必讀。

近些年打著弘揚傳統文化旗幟,出版了不少有關漢字的少年讀物。以我近20年的漢字研究來看,這些讀物不論是對漢字的解讀,還是以漢字為載體編寫的故事,基本上是胡編亂造。包括近幾年台灣作者寫的一些漢字讀物亦如此。

07

一個作家短期內就同類題材的小說寫了5本以上,第5本之後的書,不必讀。

每個作家都會有自己熟悉和擅長的寫作題材。有的作家在最初一兩本小說打開局面,贏得讀者之後,往往禁不住市場的誘惑,連續創作多部同類題材的小說。5本之後,就是大同小異的重複寫作了。對於讀者來說,讀10本20本的收益,和讀1本2本沒有什麼區別。

08

近20年國內翻譯者翻譯的外國文學名著,不必讀。

在一些國內論壇,常聽到「我真搞不懂,某某的作品那麼差,怎麼會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聲音。其實呢,有可能不是獲獎作家寫得不好,而是翻譯質量太差了。



在優秀翻譯人才大量流失的背景下,翻譯水平的整體下降,導致近20年國內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難出上品。故不必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EXm0G4BMH2_cNUgbg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