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北區王家鎮趕場

2020-01-03   黃北平

王家鎮,現在已經是王家街道,上次有為網友給我留言說趕緊去看看王家街道,要是以後開發了就再也沒有機會去王家趕場,帶著這份囑託,自己就去了一趟王家鎮,當時渠道王家鎮的時候,是早上的 八點鐘,正好趕上點。

空港公交樞紐乘坐的公交車,當時擠得連站的地方都難,當然自己並沒有覺得很麻煩,反而覺得很有趣,畢竟自己是個愛熱鬧的人,越擠越感到好玩,也許只有這樣一車一車乘坐公交車的乘客前往王家,今天趕場才熱鬧,全程就兩元的路費,確實划得來。

無豆花不成飯,看到一大盆滿滿的豆花,心裡很矛盾,要是進去吃豆花飯,又怕錯過趕場最熱鬧的時段,但是不吃又怕等下趕場完後,這盤豆花就沒了,畢竟重慶這裡不管是男女還是老少,個個都是都是資歷很深的吃貨,要是這盆豆花吃沒了,今天就沒豆花飯吃。

豬肉是今年避不開的熱門話題,價格飆到將近30元一斤的價格確實讓普通老百姓望塵莫及,不知道豬肉什麼時候回落到十元一斤的時代,好讓自己大口大口的吃一回豬肉,畢竟很久沒有很痛快的吃豬肉,嘴巴真的有點饞了。

還是雞鴨最實在,儘管價格有些上漲,但是不會漲得太離譜,鴨肉十來元一斤大夥還是消費得起的,倒是雞肉,依然保持這不忘初心,豬肉應該向雞肉學習,學習雞肉不漲價的高尚品質,畢竟雞肉的營養價值比豬肉高,雞肉的價值不變價格也不變,豬肉憑什麼營養價值沒有雞肉高,價格還是這麼任性的增漲,真是太沒道理。

塘角魚,不知道說的對不對,這種魚老家叫雜鲶,就是雜交鲶魚,這條很大個的雜鲶有25斤重,不知道哪位家庭成員多的把這條巨無霸帶走,要是一家三口,肯定吃不完。

黑芝麻油,路過的時候,香噴噴的,直把自己的嗅覺系統給癱瘓,很喜歡吃芝麻油,特別是下麵條的時候,放一點芝麻油,吃得直把自己的肚子撐到漲,老家喜歡吃生魚片,放點芝麻油,生魚片下酒,都能醉倒幾個酒鬼。

最擠的就是這個地方,簡直是水泄不通,男女老少都喜歡往這道門裡面擠,不知道裡面還有什麼好玩的東西,看著這道大門,感覺就像是一座山寨的大門一樣,難道王家鎮的開鋪鼻祖,就是占山為王的王家寨寨主不成。

毛刺梨,不知道這邊管這玩意叫什麼,老家就叫毛刺梨,這東西那可是好東西,拿來泡酒,用毛刺梨泡的酒,具有很多的功效,健身養胃,處毒強身,聽說還可以補腎,自己不勝酒力,對酒精很排斥,所以沒有喝過毛刺梨酒,當然功效絕對是有的。

以前沒見過這種紅蘿蔔,感覺很新鮮,特別是腌酸的紅蘿蔔,看著就流口水,沒想到吃了一口,跟白蘿蔔沒什麼區別,不過紅蘿蔔確實很吸睛的,看著就有幾分誘惑。

重慶人愛吃辣,天下人都知道,或許在重慶來說,這種辣椒算是最辣的一直辣椒,要是在老家這個辣椒不算是最辣的,老家有一座辣椒叫小米椒,就稻穀大點的一顆辣椒,吃的時候一定要聚精會神,因為小米椒吃下去後,辣在喉嚨里,不下心都會嗆到,而意志力不堅強的人,辣到流有眼淚都可能。

趕場或許茶館才是最熱鬧的,趕場的時候,任何一個茶館都是爆滿,幾個發小,幾個哥們,喝喝茶,聊聊天,而茶館的老闆也是忙的不亦樂乎,茶客喝得開開心心,茶館的老闆也是收穫得荷包鼓鼓,這位大媽看起來對於今天的趕場,顯得格外的滿足。

很喜歡吃玉米粑粑,每次趕場都買上一個吃,要是方便的時候,買了還幾個帶回家吃,由於打定了要吃豆花飯,不想把肚子撐得太漲,所以也在這裡買了一個玉米粑粑,順便跟這位美女搭一句話,試一試自己的重慶話是不是有些提高了。

很喜歡吃豬肺,特別是臘豬肺,吃起來很帶勁,生豬肺用來打火鍋也很好吃,有多好吃就看火鍋底料有多好,自己以前用豬肺打火鍋放的底料都是在磁器口那邊買的底料,當然在超市或者便利店裡買的火鍋底料也可以弄的很好吃。

葛根粉,沒來重慶之前,不知道葛根粉的存在,來到重慶之後,也沒有吃過葛根粉,當然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可能會很意外的遲到葛根粉,但是自己確實沒有很在意的吃過葛根粉,不知道葛根粉好不好吃,是跟紅薯粉一樣的味道,還是跟麵粉一樣的味道,有機會再嘗一嘗。最近經常去爬山,看見很多人都在尋找葛根粉,葛根粉就這麼精貴嗎。

重慶人愛吃面,天下人都知道,前幾天跑了一趟老家,老家也吃到重慶小面,不過重慶這邊6元一碗的重慶小面,老家廣西南寧都要15元,或許是物以稀為貴,重慶小面在老家就是這麼的精貴,很想吃小面,不過剛才已經吃豆花飯,再吃自己就是個飯桶了。

看著都可怕,長長的隊伍等著公交車,自己等了第二趟才能勉強擠上公交車,完成了今天王家趕場的行程,但願以後有機會再來王家趕場,再湊一回王家趕場的熱鬧。

本文為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王家人民的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

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必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