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租住天余小區279幢公租房的徐先生,因購買小轎車但仍無力購買自住房,在市房管處簽署了「過渡期公共租賃用房合同」,月租金由原來100元提高至350多元。
「像徐先生這樣的對象,今年共簽署了40份新合同。」市房管處主任毛永華相告,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公租房對象已大大擴面。而那些低保戶已實現應保盡保,且租金低廉,喜圓「安居夢」。
凝秀中路135幢公租房
「十二五」期間,我市響應國家大力新建公租房號召,先後投資2.73億元,實施政府投資公共租賃住房項目12批次19幢1995套,建築面積12.95萬平方米,有單身公寓、一室一廳、兩室一廳,單套面積20至60平方米不等,房源較為充足。
「根據上級要求,公租房的保障方式已從以實物配租為主、發放租賃補貼為輔逐漸向以租賃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轉變,並進一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截至目前,公租房累計保障家庭共3000戶,其中實物配租保障2028戶,租賃補貼972戶。」毛永華如數家珍。
學府三區廉租房小區
然而,隨著群眾對公共住房保障需求不斷提高,尤其對「公租房申請審核」申請不夠方便、辦理效率不夠高、過程信息不夠公開等方面存在異議,要求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此,去年5月,市住建部門對「公租房申請審核」中幾大瓶頸問題進行逐一分析會診,探索「網際網路+一證通辦」新模式,推動我市公租房申請審核陽光速辦,走在全省前列。
領取申請公租房的須知和表格
筆者在市行政服務中心住房保障窗口看到,市民祝先生申請公租房只需出示本人身份證,工作人員受理審核後,隨即發出簡訊通知,前後僅用10分鐘。「真是太方便了!」祝先生連忙稱讚道。
以往公租房申請審核,由困難家庭向所在社區提交紙質申請以及10多種證明材料,經社區、街道初審後,轉交民政、住建、殘聯等10個部門單位「串聯審核」,從提交申請至資格公示一般需要160天,群眾對此頗有微詞。
完成申請表格的填寫
「推行『一證通辦』後,我們建立公租房網上聯審平台,將住房保障信息系統與政務服務網權力運行系統、各職能部門系統對接,推進數據共享,打破部門間數據孤島,實現審核提速。」陪同走訪的市房管處工作人員黃海英介紹說,窗口受理公租房申請後,隨即通過網上聯審平台,將信息「點對點」推送至各職能部門同步開展資格「並聯審核」,審核結果7個工作日內反饋住建部門,從提交申請到審核結束可在40天內完成,辦理時限縮減近3/4,大大縮短了審查環節。
將信息錄入浙江省住房保障信息系統
公平公開、陽光透明是推進公租房改革一道「生命線」。採訪中,市民戴某相告,他在去年12月第二次申請入住公租房。與之前近5個月的漫長等待相比,現在申請公租房不僅時間上大大縮短,而且審核中每個職能部門審核結果也會發送到手機上,在家裡通過掃描申請單的二維碼,即可實時查詢辦件進度。「現在政府做事很公平,真的是為困難群眾著想,對我們申請人來說,心裡也更有底了。」戴某緊緊拉住筆者的手,不停地叮囑說要表揚一下這些工作人員。
生成並列印受理單,由申請人現場簽字
「公租房是兜底保障,是社會的一張安全網、一個穩定器。去年,全市共受理271件申請,同比增長29%,通過公開搖號、邀請多部門監督等方式,完成了101戶家庭的陽光配租。」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相告,今年全面推進工作日常態化辦理後,目前已為6批申請人50戶困難戶完成實物配租,深受市民好評。
微博@江山發布互動哦!
記者:朱永春
通訊員:董於豪
編輯:陳雲芳 陳愷文
覺得內容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