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鐘錶協會理事長張宏光談新冠疫情對中國鐘錶行業的影響

2020-03-31     中國鐘錶網

2020年3月25日,中國鐘錶網通過線上採訪的方式採訪了中國鐘錶協會張宏光理事長。面對疫情,共克時艱。

一、依中國鐘錶協會所掌握的資料,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中國鐘錶行業有些什麼樣的影響?

張: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中國鐘錶行業影響深刻而巨大。致使絕大多數企業面臨困難。疫情初期存在的問題:人員無法全部到崗;原材料運輸受限,上游企業開工不足,造成零配件短缺,配套供應不齊;外貿訂單交貨延誤、口罩等防護用品短缺、流動資金短缺。

伴隨全產業逐步恢復生產,行業整體開工率提高,產品銷售壓力增大。儘管許多企業採取增加網絡銷售比例、新媒體帶貨等方式,但是畢竟鐘錶產品主要作為傳統消費品直接受到消費人流影響,銷售低迷的狀況只能隨同生活秩序全面恢復而逐步改善。

近期由於歐美疫情快速蔓延,鐘錶出口到歐美的外貿單取消直接導致部分珠三角零部件供應鏈企業和福建出口為主的鐘表企業減產或停產,影響面或會很嚴重。我們密切關注,也期望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二、依協會掌握的信息,國家有關部門對鐘錶業有哪些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是否都已落實?

張:國家有關部門針對疫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主要是三個方面:階段性減免交社保費用、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優惠減免增值稅。

1、階段性減免交社保費用:2020年2月2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各省市可根據受疫情影響情況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徵中小微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期限不超過5個月;對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可減半徵收,減征期限不超過3個月。

2、2020年2月28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五部門3月1日發布:《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對於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中小微企業需支付的貸款利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延期付息申請,結合其受疫情影響的實際情況,給予企業一定期限的延期付息安排。貸款付息日期最長可延至2020年6月30日,免收罰息。延期利息的具體償還計劃,由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企業雙方自主協商、合理確定。

3、2020年2月28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等稅收徵收管理事項的公告》: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取得應稅銷售收入,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在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適用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的,按照1%徵收率開具增值稅發票。

這些政策的都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應對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紓解企業困難,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促進經濟持續發展。但是由於地區差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有些地區政策落實遲緩,有些金融機構罔顧通知,許多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難以為繼。

三、瑞士巴塞爾表展停擺,對中國鐘錶行業的正、負面影響有哪些?

張:瑞士巴塞爾表展是久負盛名的世界鐘錶業界交流平台,不僅僅是鐘錶產品的展示更是文化交流,技術合作的重要場所。疫情之下延期舉辦我們感到遺憾與惋惜。中國鐘錶行業近三十年參加巴展,因疫情而中斷實屬無奈。我們期待春風和暢,生活如常。

四、這次的全球性疫情,給世界各國都帶來災難,有人形容其破壞力相當於一次世界大戰。從歷史記載,凡大的災難同時也是社會前進的推力,即浴火重生。以您的了解,中國鐘錶行業有哪些重生的跡象?

張:全球性疫情是前所未有的,破壞力也是無法估量的。但是每次危機一定會帶來新的生機與希望。中國鐘錶協會針對疫情在2月12日向全行業發出倡議,期望全行業研判疫情之下企業發展的困難與機會,做好預案,部署下一步工作,做好長期計劃和近期安排。

中國鐘錶行業一些敏銳的企業家率先研判新冠疫情對未來產業、社會生活產生的深刻影響,積極快速的對於製造模式、營銷形式、產品發展規劃都做出新的布局與安排。例如:提高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增加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研發投入;有的企業利用自身微電子技術研發能力主動增產額溫槍等急需產品;更有轉型增加生產口罩的企業;還有增加智能穿戴產品比重,重點研發智能健康產品;採用新媒體帶貨方式等等。大家在千方百計求生存謀發展。

我們面臨困難,依然充滿信心。我們相信江山無恙,未來可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AVAOXEBfwtFQPkdq2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