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日報8月29日6版
本報訊(記者 劉立芳 通訊員 聶聰超)插彩旗、掛燈籠、清理雜草、平整土地……8月28日,在趙縣謝莊鄉回新線路旁的趙縣誌輝梨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大家都在為9月1日開園採摘的事情做準備。」合作社負責人李志輝介紹說,去年以來,合作社依託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已經逐漸形成了「踏青賞花+採摘休閒+田間勞作」的農事體驗新業態,帶動了周邊疙瘩頭村、常信一村、常信二村、姚家莊等十餘個村莊農戶增收。
2017年2月5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通過旅遊助力農業發展、促進三產融合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近年來,趙縣大力助推農業新業態發展,多個以梨果、蔬菜基地為依託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在該縣落地開花。其中,趙縣誌輝梨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田園綜合體項目規劃面積為5000畝,通過打造梨花節、採摘節、樹下種植養殖等,帶動趙縣梨農增收。「如今簽約梨樹有2000多畝,下一步是整合周邊2500畝百年以上的老梨樹。」李志輝說。
走進合作社的梨園內,只見枝頭的雪梨已微微泛黃,摘下輕輕一咬,脆甜多汁。「前一陣兒,有幾個從北京來趙州橋玩的遊客採摘了一箱梨,這兩天打電話非讓我給寄一箱。」李志輝說,這郵費不比梨便宜,但人說不怕貴,就為了吃口正宗雪梨。據了解,合作社梨樹面積有2000餘畝,9月1日開園採摘的是其中400畝精品梨園,均按10元/個的價格採摘。「咱們的梨之所以能按個兒賣,也是因為咱們的梨品質確實好,大家喜歡吃。」李志輝說,為了種出又甜又有營養的梨果,梨園內幾乎不用化肥、農藥,全部採用蚯蚓有機肥,日光燈物理殺蟲,人工翻耕、疏果、授粉、揭袋等。「蚯蚓肥能防止土地板結,人工授粉能確保果形周正好看,提前揭袋讓梨果充分沐浴陽光增加糖分。」在一旁清理雜草的工人趙如剛解釋道。
梨果有品質,也要有銷路。作為北京新發地指定梨果基地,李志輝梨園出產的梨果在北京市場擁有穩定的客戶群,價格比普通的梨每箱價格高20元,行情不好時也不愁賣,讓加入他合作社的種植戶也一起受益。「我們還要開發梨罐頭、梨下種植的蒲公英茶等產品,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望著滿眼的梨樹,李志輝說,田園綜合體強調三產融合,其中一產是基礎。所以,在田園綜合體建設中,「農」的底色必須守住,未來合作社精品梨園的面積會逐漸擴大,梨果品質也會越來越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36HAm0BJleJMoPMzP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