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設計師怎麼讓作品顯示出情感?

2019-10-23     設繪嗨

作為一個設計師怎麼讓作品顯示出情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設計的「情感表現」。那為什麼一個設計要有情感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將一個版面看成是一個人,那麼高端化妝品的版面,她就應該是個高冷的女人;兒童玩具的版面呢?就應該是個調皮可愛的小孩。隨著傳播內容的變化,版面自身的樣貌當然也應該是不一樣的。一個好的版式設計,它不僅要做到內容的清晰傳達,更應該在閱讀之前,就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一些特定的情感。本期我們主要為大家介紹的情感主題,是具有「親和力」的設計。其他的情感表現在實現的思路上也是一樣的,希望大家能夠舉一反三。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進入今天的內容吧。



順便在此推薦大家可以搜一下:兔課網,兔課網是一個專門學設計的網站,上面有很多的設計教程,還有一個魔鬼特訓班,魔鬼特訓班大家可以挑戰一下,很多人的學習效果都非常不錯!



我們曾經發過這麼一期文章,是研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當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8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幫你提升設計檔次》。在那一篇文章中,我們得到的一個結論,那就是想要體現出高級的印象。我們就需要讓畫面向外傳遞出,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它或許是稀有的,也或許是具有更高的階層事物。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親和力」就剛好和「高級感」相反了,具有親和力的設計,在大多數人們的印象當中,它應該是帶給人們一種更加友好的樣子。它不應看起來遠離大眾,而應該是參與到人群當中的那個,一個具有親和力的設計,它應該能夠很自然的拉近畫面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作為一個設計師怎麼讓作品顯示出情感?


可能這樣的比喻還不是很好理解,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測試吧。當你看到這個畫面時,是不是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呢?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現象,當人們看到形狀尖銳的物體時,往往都會產生緊張或者不安的感覺。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導致了這種現象呢?這種現象在二十世紀早期,被一個叫做格式塔的學派找到了原因,經過專家們的研究發現,正是這種「同形聯想」的心理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簡單來說,那些被我們認定是危險的經歷,它們會在腦海中形成一些特定的記憶。就像人們常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我們在一次看到危險的時候,就會自然的警覺起來了。



事實上像釘子、小刀或錐子這類尖銳的工具,如果使用不當就會變得相當危險。而在自然環境中,尖銳的葉子以及帶有稜角的岩石都有劃傷皮膚的可能。



當看到這些具有危險的事物,或許就會讓我們聯想到皮膚被刺破時的痛苦,從而變的緊張起來。那我們為什麼要說這個呢?因為這種「同形聯想」的現象,在設計中能夠作為一個參照,它能告訴我們哪些元素是安全的,在心理上更容易接近,而哪些元素是危險的,在心理上是不容易靠近的。這就讓我們對於情感的區分變的簡單起來了。



那麼與之前的例子相反,外形圓潤的物體,它們看上去是不是就會給人感覺非常的安全?無論是自然產生的,還是人造的物體,只要是圓滑的外觀,就會產生一種人畜無害的印象。沒有危險,當然也就不會產生警覺心理。



相比之前的仙人掌,換成這個毛茸茸的泰迪熊時,你是不是會更想上手去摸摸它呢?因為生活經歷告訴我們,撫摸泰迪熊當然是不會有危險的。



那麼我們再回到剛剛的高端與親和力的話題,它們倆就像是一個問題兩面。定位高端的跑車,往往會採用稜角分明的設計,因為這樣會顯得更加遠離大眾。而定位親民的家用車,圓潤的車身顯然更容易有讓人們接近的心理作用。



在產品設計領域,我們也能夠看出這種規律,面對高端人群的平板電腦,看起來稜角分明;反觀面對兒童的領域,相比方正的尖角,圓潤的外形明顯更能確保孩子的安全。在心理上也自然會產生一種親和力。



再舉個常見的例子,手機之所以能夠做到讓我們形影不離,除去它豐富的功能以外,工業設計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為了實現長時間握持,在設計上都會採用相對圓潤的造型。



那麼到這裡我們可以做一個小總結了,得益於「同形聯想」這種心理現象,我們可以得知,在一個版面中,元素的稜角感越強,就越會顯得高端,或者是高冷的印象。而相反的,元素的外形越圓潤,就會顯的有親切感,更容易讓人們接受,當然太過圓潤也會產生幼稚,可愛的印象。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舞台上,如果想要去營造某個氛圍,我們就需要選擇與之相對應的服裝、道具、燈光以及音樂等等。只有將這些元素圍繞著相同的主題去配置,我們才能實現統一的風格。在版式設計中,其實也是一樣的,文字的選擇、色彩的搭配、圖片的裁剪這些因素都會改變一個版面的整體氛圍,那麼接下來我會圍繞著這些元素的選擇與搭配,向大家逐一講解。



在一個版面中,字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同的字形當然也會影響人們對於版面的整體印象。我們針對親和力這種氣質來說,可以排除那些線條纖細,以及筆劃末端非常尖銳的字體,因為這樣的造型在心理會讓人感到難以靠近,容易讓人聯想到鋒利的尖刺。



我們推薦選擇那些線條粗大,筆劃末端圓潤的字體,這樣就不會產生緊張的感覺了,反而會讓人聯想到柔和,友好的印象,因此呢,這類文字更容易營造出親近的感覺。當然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還需要根據內容的定位,去斟酌這個項目究竟是需要多少親和的感覺,就像調味料一樣。



另外手寫體,也是一種能夠產生親近感的字體。相比較字型檔里那些像罐頭一樣規範的標準字來說,手寫的文字,明顯會顯得更有生命力一些。當我們使用手寫體的時候,它會讓版面看起來更有溫情的印象,當然也正是這樣的氣質讓手寫體顯得比較平易近人。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將畫面中的手寫字體修改成冰冷的黑體,那麼這個畫面所體現出的氣質,是不是就會變的完全不同了啊。



在西方的字體中,像銅板雕刻類字體,它給人們的印象大多是高不可攀的,但也是有例外的,有一些手寫體既不會讓人覺得太過刻板,又帶有手寫的構成樣式。比如畫面中,由赫爾曼·察普夫所設計的這個手寫體,就在保證了品味感同時呢,也兼具了奔放的風格。



這類字體經常會被用在零食或者點心的包裝上。由於手寫體的人文氣息很重,當它們出現在包裝上的時候,也就自然會給人一種比較親切的印象了,和圓體給人那種偏向柔和的親切感不同的是,這種親切,是帶有一些優雅屬性的,尖銳的外形雖然不會給人特別親近的感覺,但也是由於手寫的感覺,讓人不會覺得它太過高冷。



我們在從畫面構成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以直線為主導的構成形式,帶有理性和直接的視覺特徵,它會給人一種冰冷的距離感。



而帶有曲線的構成形式呢?從心理印象上來說,柔和圓潤的曲線,會給人更容易接近的印象,相比之下也就顯得更有生命力了。



在照片的外形選擇上,我們也可以去參考這種曲線與直線之間的構成關係。在之前的例子中我們也有講到,直線是比較偏理性的造型,所以直線條構成的矩形照片,自然會產生相同的印象。再加上方形的尖角,這些從心理上也會產生不容易靠近的距離感,所以方形照片從理論上來說是不具有親和力的。

而相比之下,經過退底的照片由於造型會隨著內容而發生變化,這種動態的曲線明顯會更鮮活,在加上背景的取消,也讓主體與畫面之間的融合看起來更緊密了。這樣也從感觀上拉近內容的距離感,這自然會讓畫面看起來有親近的感覺。

當然這僅僅是從造型上去分析,一張照片的主觀感受,最終還是要看圖片的內容是什麼。



如果從圖片的內容來進行分類的話。這類親和感的畫面就太多了,比如:女人、小孩、寵物、食品、等等都可以輕鬆表現出具有親和力的印象。

這裡有一點需要大家去注意的是,情感在版面中是非常難以掌控的,我們今天所講到的內容,雖然是單獨去描述每個元素的選擇,但也不代表說,只要選擇某個字體,圖片或者是色彩的搭配,就一定能產生我們需要的那種氣質。版面對外傳遞出的情感面貌,是所有視覺元素的綜合體現。任何一種氣質傾向,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那麼聊完了字體和圖片的選擇,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如何運用色彩去烘托親和力的印象。



色彩相對於字體和圖片來說,要更抽象一些。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會拋開色彩的承載物以及那些並不確定的色彩形狀。單從色相、明度、飽和度的角度去尋找一些情感上的依據。



當我們提到顏色的時候,回想一下,我們是怎麼去形容他們的呢?天藍色、草綠色、橘紅色、葡萄紫、檸檬黃。你發現什麼了嗎?人們為了表達出顏色的相貌,會利用自己曾經見到過的場景或是物體去形容它們。



那即便是相同色相的藍,也會有藏藍色、湖藍色、天藍色等等不同的名字。我們可以利用這種關聯現象去幫助我們選擇色彩,通過我們之前對於親和力的理解,去篩選哪些色彩會更適合表現它。



但需要格外注意的一點是,人們通常會通過自己所經歷過的場景去聯想色彩。但隨著這種生活環境的變化,它們對於同一種顏色的印象也會變得天差地別。那隨著國家,地區以及不同文化習俗的差異,不同環境中的人們,對於色彩的情感理解也會不同。所以類似這種地域的差異,也會讓色彩的情感傳達,變得不固定起來。那我們來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比如「紅色」在英國人眼中,會被當做殘暴、與不吉利的象徵;而在我們國內呢,紅色是作為喜慶、熱烈、高貴的象徵。



那難道就沒有一些通用的情感依據了嗎?當然有,色彩的冷暖就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由於暖色系給人的刺激感比較強,從生理上來講,它也會讓觀察者產生體溫升高,心跳加速的效果。從視覺感受上來說,暖色屬於前進色,它能夠給人更靠近的感覺,這非常適合體現親近與友好的內容,當然暖色也會讓人們聯想到溫暖的陽光、具有一定熱量的心理作用。所以暖色非常適合體現親和力的主題。



我們在來看冷色,它與暖色系剛好相反,冷色系會傳遞出一種冷靜、理性、克制的心理感受,讓人們想到藍天,大海等客觀存在的事物,在親和力的表現上是比較差的。



我們從這個對比圖就可以看出來,從左到右的版面中,越偏向高級,它們的色彩數量就越少,甚至是完全拋棄了顏色的情感屬性。我們將它馬賽克處理應該能更好的看出這種趨勢,而反觀顏色越豐富、越接近暖色系,親近熱鬧的氛圍也就隨之體現出來了。從這個對比中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那就是顏色越克制,版面就會顯得越高級,越高冷;反之顏色越豐富,版面就會顯得越熱烈、越具有親和力。



接下來我們來看純度與明度上的選擇,在這裡我們將它統稱為色調。從理論上來講,色調越純,所表現出的情感就會越鮮活,同時也會顯得刺激性更強,看起來會更加的醒目。在人們的印象里,也只有新鮮的水果、新生的嫩芽才會表現出這樣純凈的色彩,所以這種能夠體現年輕與活力的色調也自然變得易於接近了。



對於商品的促銷活動,就非常適合採用這種偏向純色調的色彩。它不僅看起來非常醒目,同時也會向外傳遞出一種,價格更加親民的印象。是體現親和力的首選色調,當然具體內容也是要具體分析的,在實際工作中,可能你的這個項目需要的氣質還要有其他方向上調整。



而相反的,色調越灰暗,或者是越明亮,它們都會脫離親近的印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雅,或者是成熟穩重的感覺。

在以上的內容中,我們列舉了很多實現親和力的方法,那麼解決這些問題之後,我們就能夠完美讓畫面產生親和力了嗎?這裡,我們還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編排形式。接下來我們就從編排結構上,去看看都有哪些適合表現親和力的形式吧。



經過之前的分析過程,相信你也對於版面的情感把控有一些初步的認知了。人們對一個畫面的感受,往往會受到自身生活環境的影響。而這種通用的視覺心理,也同樣能夠作為判斷版面編排的有力依據。

比如在現實生活的場景中,遠距離的車輛會因為透視的關係看起來很小,而距離我們更近的車輛就會看起來很大。這對於我們來說再正常不過了,但你有沒有想到這個現象,其實在我們看平面作品的時候,也在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在一個版面里,這種空間上的感覺是依然存在的。元素縮放的越小,從感官上,它就會看上去距離感越遠。在這種對比下,會讓主體顯得非常精緻,周圍空白部分,也更容易讓人產生對於未知的想像。也正因為如此、高雅的氣息也就隨之被凸顯出來了。從聲音的角度來說,元素的視覺面積變小了,似乎所傳遞出的信息,就好像是在低聲細語的傳達,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氣質。



當一個版面中的元素麵積越大,它就會傳遞更加靠近的感覺,就像照片中的局部特寫一樣,拉近了觀者與產品之間的心理距離。這也自然會讓版面看起來更加具有衝擊力。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手法也是比較適合體現商品的友好性,不會遮遮掩掩,而是充滿自信的直接來到你的面前。相比之下這樣的處理顯然會更具有親切的感覺。



如果說,創建高級感的訣竅在於營造稀缺的屬性,那麼表現親和力的訣竅就是構建熱鬧的氛圍了,讓一個版面里容納更多的內容,就會向外傳遞出一種,不會藏著掖著,有什麼說什麼的樸實印象,這樣的畫面當然會更容易打破人們的心理防線。



在一個版面里,版心的大小決定了一個頁面里能夠容納下多少東西,從專業上來說,我們把它叫做版面率。版面率高了,頁面周圍的留白也就會變小,內容也就隨著增加了。這樣就很容易給人留下一種活潑,熱情的感覺。



反過來,版面率變低了,頁面能夠承載的信息量也就隨著變少了,成熟穩重的高端感自然也就出現了。當然,只要版面中的元素足夠少,留白夠大,那即便是採用了高版面率的版心也同樣會有這種高雅的氣質。



人們在觀看時的閱讀順序是有一個固定規則的,那就是先從最大最顯眼的元素開始,依照強弱去發現其他元素。那這種大小上的對比幅度,也是有專業名詞的,我們叫它元素之間的跳躍率,或者說是圖版與文字間的對比率。簡單來說呢,元素間的跳躍率越高,對比幅度就越大,這樣也就讓版面看起來會更熱鬧。相反呢,低跳躍率就會顯得安靜沉穩了。



版面中文字的位置和對齊方式,也是影響版面風格的重要屬性。這種變化幅度越大,也就代表著版面看起來會越活潑,動態的感覺越強。相反的,文字的變化越有規律呢?就比如居中對齊的形式,這樣的規律感,會體現安靜,典雅的氣質。那到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是不是變化幅度大一些的版面,更適合表現親和力的印象啊。



我們再來看這個例子,這個封面的設計,就採用了居中排列的版式結構。加上大面積的留白,都向外傳遞出了一種高雅的格調感。

再看另外一個封面,雜誌為了在貨架上脫穎而出,信息往往需要被設計的非常醒目,才能被人們注意到。所以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版面中的內容需要看起來更熱鬧一些,這裡它就運用了我們之前提到的高版面率以及豐富的對齊方式。



分欄的目的,不僅僅是改變讀者換行的次數,同時,它也起到了讓畫面看起來變化更豐富的目的。分欄越少,閱讀的沉浸感就越強。反之分欄越多,閱讀的節奏感就會變得越快,豐富的內容自然能夠帶來一些具有親和感的印象。

如果你是從一開始就跟隨我們的思路看到了這裡,那相信你對「親和力」這種情感表達,已經有一些屬於自己的理解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從實際的案例出發,一起來驗證一下,我們今天學習到的新知識吧。



我們來看這個畫面,圓潤的字體。手繪的風格,再加上底部的手寫字。這些特徵會讓畫面向外傳遞出一種具有溫情的印象,親和感還是比較強烈的。顏色上也是選擇了接近純色調的色彩,互補色的應用,再加上大面積的色彩覆蓋,這也讓版面看起來相當的熱鬧。



而這個版面呢,第一眼看上去就非常飽滿對吧。卡通形象的重複出現,不僅豐富了視覺信息,也向外傳達出了可愛,活潑的印象。版面率的提示減小了畫面中的留白面積,熱鬧的氛圍也就產生了。可能你會問,這裡的顏色怎麼不是純色調?這個其實是跟最初的定位有關,從畫面中泛黃的背景,在加上偏灰的色調就能看出來,設計師是希望通過這些手段去平衡畫面中的情感的,讓它看上去不至於那麼低幼,稍稍偏向一些淡雅的感覺。

這就是好像吃辣味的小吃,不僅有偏向甜味的辣,也還有偏向鹹味的辣是一個道理。



我們看這個版面的配色當然也採用了灰色調的印象,但這並不會改變畫面太多的情感印象。因為畫面中的卡通人物占據了主導的地位,這樣的版面依然是具有親和力的。



我們在看這個版面呢?雖然畫面中的圖形非常方正的,但也不會讓人產生心理上的距離感對吧,那這又是為什麼呢?讓這個版面看起來不冰冷的原因,在於偏向卡通風格的描邊與配色。而這裡選擇淡色調,或許是為了降低大面積顏色所帶來的刺激性。我們看它高跳躍率處理,再加上相對豐富的版面元素,是不是讓這個版面看起來變的更加親切了。



這個版面也是一樣的,高跳躍率加上高圖版率,讓畫面看起來非常熱鬧。手繪風格的加入,也讓版面看上去更有溫情的感覺。同樣的,大面積的顏色,也會給人們帶來非常強烈的情感氛圍。



我們再來看這個版面,圓體是非常具有親和力的字體,在此基礎上添加色彩的組合,畫面就會看起來非常有親和感,但這樣的處理也讓可愛幼稚的印象格外的強烈。顯然它不是這個版面所追求的味道,所有,為了克制這種幼稚的感覺,版面中加入了無襯線體,並且採用黑色去抵消這種負面情感。同時傾斜的加入也讓這個版面體現出了一絲時尚的氣質,像這樣的版面還是比較難把握的。

那看完了這麼多關於親和力的乾貨,相信大家也已經掌握這其中的規律了,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通過一個案例去鞏固一下今天學到的知識吧。



最後我們來看看案例演示,這個案例是一本書籍的封面設計。書籍主要講述的是關於寵物貓的內容,是養貓達人們的親筆供述。



我們來看最終效果,既然書名是叫《貓國法典》,那這裡我們就選擇「貓」作為版面中的主要元素,然後,在版面的上方加上文字信息,這個版面也就完成了。

可是,真的這樣設計就行了嗎?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版面,它從美觀度上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整體的感受又顯得很高冷,很有格調。但這與書中反覆提及到的「可愛印象」完全不搭。設計絕對不是只要做好看就行了。在平面傳達領域,信息的傳播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像這種錯誤的版面外觀,也往往也會傳遞出錯誤的內容。



那接下來,我們重新設計這個封面,首先是確定版心。加大版心的面積,能讓畫面看起來更加飽滿一些。



那內容的主題是《貓國法典》,根據字面意思,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方向去理解。經過分析可以得知的是,「法典」只是一個比喻,所以貓仍然是這個畫面中的主角。



這一次我們選擇一隻偏可愛風格的貓咪插畫,將它安排在頁面的頂部,並放大處理。



字體方面,我們在黑體的基礎上添加圓潤的效果,同時,搭配上視覺風格相似的西文,整體看來親近感就增加的不少。



一提到貓,養貓的人估計會非常熟悉了,我們從貓咪這個點去發散聯想,就可以得到玩具,貓糧,和小魚乾這樣的關鍵詞。



這些元素的加入,可以讓版面變的更加豐富。增強趣味的同時,也呼應了主形象的氣質,讓版面得到了點綴效果。



我們在來看「法典」這個概念應該如何表現呢?它可以讓我們聯想到,代表公正的 「天秤」以及法官身上穿的「長袍」。



我們可以吸取長袍的配色,來和法典這個概念形成呼應。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顏色當然不能照搬它原來的比例配置。因為這樣會破壞我們精心搭建好的氣質屬性。我們看現在的畫面,是不是變了味道?



黃色是所有色相里明度最亮的顏色,它會給人一種充滿熱量的感覺,具有個性鮮明的性格,在設計中也經常被用在快樂,童趣等情感領域。所以,這裡我們將黃色作為主色。



而代表公正的天秤呢?由於在重要性上並不高,所以這裡我們以圖標的形式,組合到對應的文欄位上。其餘的信息,我們將它們劃分好層級並組合到一起。注意這裡的行高重複了文字元素的高度,這也讓這個組合看起來會更有規律可循。



將之前做好的文字組合置入到版面中,接下來,替換局部文字的顏色,讓上下兩個色塊之間產生一定的呼應關係。那麼到這裡,這個版面也就完成了。



我們來看一下最終的效果。那麼,相比之前的高冷風格,修改後的版本明顯會更有親和力一些,當然這也更加符合內容本身的氣質屬性。

那又到了最後的總結時間了,我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做出具有「親和力」的設計。由於親切樸實的氛圍,具有親和力的設計,往往能更快的拉近大眾與畫面之間的距離感。設計師對於情感要素的掌控,就像廚師對於一道菜的口味調配。字體、顏色、圖像以及版式編排的各種細節,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情感氛圍。只有不斷的學習與積累這方面的閱歷,才能讓我們的設計定位變的更加精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S1-m0BMH2_cNUgdZ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