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更是他創立了「墨家」學說。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墨家在先秦時期的影響力很大,並且,與儒家並稱為「顯學」。此外,墨子提出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影響了很多人。也因此,出現了「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說法。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諸侯紛爭,百家爭鳴。
當時,墨子深知戰爭帶來的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於是,他便公開反對戰爭,開始了追求和平的正義之旅。墨子認為:「當時的王公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命令臣僕驅使車馬,進攻無辜的國家,踐踏別國的莊稼,砍伐別國的樹木,拆毀別國的城市,殺害別國的人民,掠奪別國的財產。這不僅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還是一種最不人道的行為。」
因此,墨子對被摧殘的小民深感同情,同時,對列強挑起戰爭、欺凌人民的暴行,深感憤慨。此外,墨子不僅是「非攻」的倡導者,還是這一思想的實踐者。
為了避免戰爭,他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歷史上,「止楚攻宋」的故事,就是墨子「非攻」思想的一次見證。當時,楚國是南方的強國,宋國地處中原,算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為了進攻宋國,楚國造了許多梯子,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震驚。與此同時,他命令禽滑厘帶領300多人前往宋國,自己則親自前往楚國,勸說楚王放棄戰爭。
之後,墨子披星戴月,十日十夜日夜兼程奔赴楚國首府,拜見了公輸般。公輸般問墨子:「你想跟我說什麼?」墨子說:「北方有一個人,我想讓你幫忙殺了。」公輸般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墨子又說:「我願付你高價!」公輸般聽了之後更加氣憤,怒道:「我追求正義,決不殺人!」
墨子聽了他的話,心裡高興極了,站起來再次參拜了公輸般,說:「讓我們討論一下你剛才說的話,我聽說你造了許多梯子,要用來攻打宋國。宋國犯了什麼罪?楚國土地遼闊,只是人口不足,以犧牲人民生命為代價掠奪土地是不明智的,攻打宋國是不仁義的,為了一個人殺一批人是愚蠢的。」
公輸般聽後,認為墨子說的很有道理。墨子又問:「既然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那麼,為什麼還要攻打宋國呢?」公輸般說:「我已經向楚王承諾了。」墨子說:「你為什麼不引薦我去見楚王呢?」
於是,他帶墨子去見了楚王。
墨子見到楚王,對他說:「現在,這裡有一個人捨棄了他的花車,看到他的鄰居有一輛壞車,就想去偷。接著,他拋棄了自己漂亮的衣服,看到他的鄰居有一件粗布短衣服,也想去偷。之後,他又拋棄了美味的食物看到他的鄰居有糟粕,可他還是想偷。請問,這是什麼人呢?」
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是得了偷竊病。」墨子又說:「楚國有五千里土地,宋國只有五百里土地,這是最大的區別。楚國有一個地方,那裡充滿了珍稀動物,包括長江、漢江和各種魚類,可以說很富有。宋國甚至連野雞、兔子和狐狸都沒有,這與美味和渣滓有何不同。楚國有松、樟等名貴木材,而宋國連一棵像樣的樹都沒有,這就是精美的衣服和粗布短衣的區別。在這種情況下,攻打宋國和那些遭受盜竊的人有什麼區別?如果楚國真的攻打宋國,不僅一定會有傷仁義,還不能占領宋國。」
楚王說:「你說得對,但是,公輸般已經建好了梯子,我一定要攻宋!」
之後,墨子脫下腰帶,將它圍成了一座城市,並用小片木頭來代表守衛城市的工具。在很多情況下,墨子通過設計梯子和其它攻擊城市的裝備,來反擊公輸般的攻擊。可是,公輸般攻擊這座城市的計劃已經用盡,而墨子保衛這座城市的計劃卻還沒有用完。
然而,狡猾的公輸般又想了一計,說:「我知道該怎麼對付你,但是,我不說。」當楚王問起原因時,墨子說:「他只是想殺了我,如果你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能夠防守了。不過,我的300多名學生,卻一直手握兵器等著你。即使你殺了我,你也不會成功。」之後,楚王別無選擇,只好打消攻打宋國的念頭。
至此,墨子成功地完成了阻止楚國進攻宋國的任務。阻止楚國進攻宋國的故事,是墨子「非攻」思想、熱愛和平的典型表現,在歷史上家喻戶曉。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墨子之所以來救宋國,是因為他的思想,而不是為官或發財,他是為了一方百姓的和平安樂,他的眼中更是有著超越國界的大格局。」
然而,墨子在經過宋國的時候,卻被宋國的士兵擋在了門外,可見,墨子並非宋國人。事實上,他之所以去救宋國,是因為他的深明大義,以天下為己任,無私奉獻的有力體現。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在當時的歷史情形下,統一是大勢所趨,兼并戰爭雖然殘酷卻也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而此時,墨子從人道的角度出發,想以一己之力,制止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殺戮,其魄力與能力自然可親可佩,與此同時,其不合時宜的妄舉,卻註定他難有什麼大的作為。
參考資料: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墨子·公輸》、《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