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打什麼時候起,和田玉行業最高頻的名詞從「品鑑」變為了「撿漏」,似乎買玉要是不撿漏都是不太正常的,大叔近日在幾個同行的直播間裡觀摩學習友商的玩法,其中有一位「老鐵」說了一句話很值得玩味:「都9102年了,現在沒有撿漏誰還看這個。」
有了網際網路的便利,大家真的能「在線撿漏」嗎?買玉老鐵和售玉商家眼中的撿漏真的是相同的說法嗎?大叔今天就來聊一聊。
撿漏其實不是一個新名詞,在十幾年前就有,當時新疆有一些原石的市場經常有阿達西背麻袋來賣貨,以原石為主,那時候有一些不是很受重視的料子,比如青花是有撿漏機會的,就像投資低價股一樣,大家都盯著羊脂白玉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提前盯上有色玉種了,這就是老玉商的撿漏。
現在新疆市場上有不少專門做某些玉種的垂直玉商,比如青花、塔青、碧玉等等,做的也蠻不錯的,他們大多是在那個時候屯了大料子的,後面慢慢切料做活一點一點放出市場,可以輕鬆維持數年的生意。
今日的直播間,「撿漏」開始彌散在買家群體中,作為一種通行營銷話術,許多直播間都推出了撿漏服務,營造出一種只要看了直播間就有好處,事實果真如此嗎?
撿漏最早出現在代購型直播間,代購這種模式初看上去是有利於買家的,畢竟可以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殺價,仔細想來並非如此,因為代購們並不是表面上的單向收費,許多老鐵以為代購只收取買家10%的代購費,還能獲得主播免費看貨中介交易服務,實際上代購主播是雙向收費的,賣貨同時還要收取賣家10%的「直播費」,兩頭收錢,利潤提高了主播的積極性,隨之而來一個巨大的人性風險——以前的主播沒做起來之前是純靠收取老鐵的代購費生活,如今一旦收取賣家的費用,主播會想方設法通過售後甚至隱瞞等手段,儘可能的減少退貨率,不然他要退雙份的「代購費」,損失就比較大了。
正常的玉商買賣,其合理的利潤也就是在10%-30%不等,生意維艱,而且極少數30%還要靠比較貴的高貨,多年的老客運營才能獲得。有許多千元級別的玉件利潤微薄甚至連10%都不到,這麼薄的利還到處放漏怎麼可能呢?沒有利潤還做什麼生意,去喝西北風嗎?
在大叔看來,目前的直播撿漏只有一種形式比較好——就是零元競拍,搞這種促銷的商家往往貨源是自己的(別人的貨源肯定收取代購費更划算),為了推人氣會搞一些活動,零元競拍多不設底價,所以對於買家來說更加的友好,當然,如果您看上的玉件就開始有人不斷的哄抬價格,也要小心是不是有托的存在,更穩妥的做法是選擇非零元底價競拍的,真實度高一些,可以嘗試性的出價幾次試試,如果有人哄抬就不吭聲了,多觀察幾次就能明白到底是真競拍還是真托。
總結一下,大叔還是推薦玉友多關注那些原產地的小主播,小主播服務態度比較好,活動也會多一些,配合鑑定證書大部分還是值得考慮的。這裡大叔多說一句,不懂不要買原石,尤其是走播的原石,您壓根揀不了漏的,不要被話術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