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河北、江西等多省出台措施,鼓勵推行每周2.5天假期。江蘇南京、甘肅隴南等多地也陸續發文鼓勵2.5天假期行列。
這一措施並非新規,2.5天小長假在5年前就有提及。2015年8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閒度假創造有利條件"。隨後,一些地區開始實行2.5天休假模式,但始終沒有大範圍推廣開來。
那麼,2.5天小長假如今為何又被提起呢?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受疫情影響,各國的經濟在全球化背景下都遭受重創,已然復產復工的中國也不例外。而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中,考慮到我國人口眾多的實際情況,消費是拉動經濟最基礎和最可靠的方式。因而,2.5天小長假重新提上日程,國家想要通過這一手段,達到提振消費的目的,助力經濟恢復。
但同樣是受疫情影響,人們出行、消費的意願普遍並不如往年高。中國旅遊研究院之前發布的《2020年清明節假日旅遊市場研究報告》中顯示,2020年清明節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數同比減少61.4%,實現旅遊收入同比減少80.7%。而實行2.5天小長假,每周增加了半天的休息時間,可以很好地滿足短途旅遊的需求,通過旅遊消費回血,復甦旅遊行業。
所以,通過2.5天小長假來提振旅遊消費,理論上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首先,2.5天小長假適用的是有條件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不可能大範圍推廣。在私企和網際網路公司,加班是常態,有的周末還要工作,實現雙休尚且遙遙無期,2.5天小長假更是遙不可及。這樣的結果就是,假如真的實行2.5天小長假政策,就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享受這一每周的小假期,等於說是小眾福利。同時,大部分人在加班工作,小部分人在旅遊踏青,這也極易產生不平等心理和對立思想。
其次,2.5天的小長假真的可以讓人們好好享受嗎?並不盡然。之前,江西多地下發的關於2.5天小長假的通知中提到,"試行周末2.5天彈性作息,不得變相為周五下午居家休息","彈性作息減少的工作時間,通過延長其他工作日時長調劑補回,或從個人公休假中調劑補回。"
這樣一來,好好的彈性休假成了硬性消費,而且還限制了個人的自由,周五下午不可以居家,只能外出消費,這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人們的反叛心理。有些人會有這種想法,本來我想消費就可以出門消費,但如果你逼著我去消費,和強買強賣有什麼區別,那還不如不去消費。而且,彈性休假的性質類似於"花唄",假期屬於提前預支的,使用了還要歸還,這就非常影響使用假期時的心理,也就不能盡情享受。
再次,疫情的影響,使得大部分人都有了危機意識,體會到了提高家庭和個人抗風險能力的必要性。那些習慣了超前消費的人,會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觀,調整日常消費計劃。再進一步說,疫情期間,人們的消費慾望並沒有被壓抑得特別嚴重。
通常來說,每年過年人們都會在年前置辦年貨,該買的都買了,年後疫情大規模暴發,人們被迫留在家裡,但網購還能正常進行,快遞物流短暫停運後也快速恢復。所以,在疫情平緩之後,大眾的消費慾望會有所增加,但是報復性消費大機率很難出現,通過2.5天小長假來刺激消費,效果很難達到預期。
但不管怎麼說,2.5天休假模式正處於試行階段,只有發現問題,才能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各地政府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出更好的模式,才能真正實現提振經濟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fGkh3EBiuFnsJQVkj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