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複試:把這三個階段做到位,十有八九能脫穎而出

2020-02-21     軼工坊

這幾天,2020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成績陸續公布,再過一段時間,各校複試政策和複試名單也將會相繼發布。其實在複試名單公布之前,大多數查詢到考研初試成績的考生都很清楚自己能不能進入複試。那些認為自己大機率會入圍複試的考研生,現在已經在為複試做著準備;而那些認為自己沒有機會入圍複試的考研生,則為自己不確定的未來糾結著。


學生思考自己的未來


考研複試是很殘酷的,我們身邊發生過不少初試成績非常好的考研生,在複試階段被淘汰的案例。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候,考研生一定不能懈怠。根據過來人的經驗,如果考研生能把這三個階段做到位,十有八九能脫穎而出,成功拿下複試,但若做不到這些,再好的初試成績都有可能被淘汰。

第一個階段:考研複試前期準備階段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是初試分數很高的考研生,還是可能「壓線進複試」的考研生,都必須要詳細了解複試流程和內容。

複試由各校單獨組織,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複試標準、複試內容等都有區別,考研生要第一時間查清楚自己報考學校和專業的相關要求,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



複試前期準備工作不是非要等到高校發布2020年考研複試政策或複試名單才去做,雖然相關複試流程和內容還沒有公布,但考研生可以依據去年發布的複試流程和內容提前進行準備。或許今年的政策與去年有所不同,但區別一般都不大,基本只是在少數地方做一些微調。

關於前期準備工作的信息收集,考研生可以查閱學校公開發布的信息,也可以向在讀師兄師姐諮詢,以及通過一些考研論壇等網絡社區獲得更為豐富的考研複試信息。

第二個階段:考研複試攻堅階段

通常來說,從考研初試成績公布,到參加複試,大概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若認為自己有把握入圍複試,就應該在這約兩個月的時間裡倒排時間表、細化任務圖,以「非我莫屬」的心態迎戰即將到來的複試。



一要求穩。考研生要根據自己對英語和專業課知識的掌握程度,科學制定可行的學習計劃,並將任務細化到每一天。與此同時,考研生要把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態,儘量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鎮定自若的狀態可以讓複試準備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找准。找準是指有針對性的學習,考研生要根據自己報考的學校和專業,認真研讀、揣摩相關領域研究成果。如果有條件,可以與報考專業的導師或碩士點負責人進行聯繫,如果無法聯繫,也可以與自己的大學老師進行一些交流溝通,然後總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觀點。對於複試中的筆試環節,考研生可以聯繫報考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辦或往屆考生,購買歷年筆試真題,對真題進行系統研究。

三要發狠。不少高校的複試淘汰率達到20%,那些準備不充分的考研生,很容易成為被淘汰的20%中的一員,所以考研生一定要對自己狠一點,集中所有的精力進行全面戰鬥,要把複試的每個環節準備到無可挑剔



第三個階段:考研複試實戰階段

考研複試包括資格審查、體檢、筆試、面試等環節,整個流程走下來大概需要3—5天。路遠的同學應早早定下學校周邊的賓館,帶齊各種證件,至少提前一天抵達,用最快的速度熟悉學校尤其是複試地點的周邊環境。接下來的幾天就稍作調整,早睡早起、養足精神,迎接複試。

資格審查、體檢、筆試按部就班進行,我們重點說說面試。

掌握基本禮儀並認真做到,是良好的開始。整個面試過程中,考生要秉持「誠實」這個最大原則,不要「誇海口」,也不要刻意貶低自己。對二十出頭的大學生們來說,那些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面試官們,更像是長輩,我們要尊敬他們,不要在他們面前顯擺自己的智商,更不要不懂裝懂或耍小聰明、玩小伎倆。總之,真誠、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用求知若渴的求學願望去打動考官,對於偏向主觀的面試現場來說,一定會起到加分效果。



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當下,能成功入圍複試的考研生,都是有相當實力的。面對這些強大的對手,我們不要輕視,也不要慌張、不要害怕。只要自己把細節做到極致,就會在高手雲集的考研複試中突圍而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eg7a3ABgx9BqZZI6bT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