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13時許,隨著最後一泵混凝土澆築完成,金陽河特大橋高達196米的6號主墩封頂,世界最高連續剛構橋鋼管混凝土格構空心墩的高度紀錄由此刷新。
金陽縣是四川省7個未摘帽貧困縣之一,因老縣城地勢逼仄、地質災害多,金陽縣重新選址建設更適宜居住、發展的新區。新舊縣城僅一河之隔,直線距離1500米,但因無跨河通道,車程需要1個多小時,來往十分不便,大橋成了金陽人的共同期盼。
經過近4年的前期勘探和審批,2017年11月,金陽河特大橋開工建設。大橋總投資3.39億元,採用預應力連續現澆箱梁連續剛構的跨徑結構,橋身全長757.5米,橋面高出河床約238米,8個橋墩中有3個墩位於峽谷底部,高度均超過100米。
連續剛構橋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橋樑。設計負責人、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鍾川劍介紹,金陽是貧困縣,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儘可能節省造價,經過多種方案對比,最後選擇了這種技術成熟又省錢的橋型,「若採用斜拉橋或懸索橋,建造成本將多2億元,且後期維護成本高。」
金陽河特大橋所在地不僅峽谷深切,而且地震烈度高,需按9級設防。為讓大橋順利跨越溝谷,3個高度超過100米的墩柱,採用了四川公路設計院自創的鋼管混凝土組合格構墩,減少自重的同時又增加了承載力度。其中,金陽河特大橋6號主墩高達196米,相當於65層高樓,比此前連續剛構世界第一高墩雅西高速臘八斤大橋最高墩高13.5米。
建設中,四川鐵投四川路橋項目部研發了多項「黑科技」,力克安全風險和技術難關。比如,項目研發的自爬式多功能提升系統可實現鋼管安裝、C80澆築、外包及隔板施工同步作業,節約工期3個月,並將重達45噸的鋼管輕鬆吊到墩頂。
金陽河特大橋預計2021年建成,將成為國道356線的重要路段,方便金陽縣兩岸聯繫、改善區域交通、促進貧困地區發展。(記者 王眉靈)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