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張圖片來自論壇,請看斷面效果。為什麼壺表面和斷面顏色不一致,這個原因是因為紫砂壺在燒制過程中表面直接接觸窯火,氧化程度高所致。但燒制過程中窯溫足的話,也可以使內外顏色趨同
仔細觀察斷面,不足火的斷面由外到內顏色有漸變效果,而且斷面質地粗糙,砂感明顯,近距離觀看實物的話,可以看到砂粒之間的氣孔結構。
斷面,結晶度高,基本無粗糙感,觸摸手感比較平滑,觀察不到氣孔,砂粒很少。
斷面顏色無漸變效果,內外色差明顯
此壺初步判斷:泥料質量低下,過篩目數太高,造成燒成後結晶度太高,已失去紫砂的通透性。表面顏色鮮艷認為是粉漿效果或者是泥料中沖漿,造成的燒成後細泥漿滲出表面的效果。(粉漿是制陶經常用到的一種裝飾手法;沖漿是為了是劣質紫砂看上去光艷而常用的工藝方法)。
此壺為假朱泥壺
觀察斷面,平滑感很強,觸摸感覺十分光滑,泥質結構結晶度很高,斷面已經可以反射相機閃光燈的光線。從斷面結構觀察不到氣孔和砂粒感。這樣的泥料已經失去紫砂應有的透氣性了。壺表麵粉漿 ,鮮艷亮麗,並不是紫砂原礦朱泥燒成後沉穩古樸的橙色。
假朱泥的製作工藝一般為,低質量白泥、甲泥、長石粉調入一定量的紅泥,化工原料鐵紅粉與玻璃水(玻璃水:主要成分是矽酸鈉,作用是讓紫砂泥變得十分易於流動,以便灌漿成型。並使成品顯得光亮)煉製。
綜上所述,原礦紫砂在顏色方面一般應該具有以下兩個優點:
1.燒成品顏色自然、沉穩古樸,不會出現奼紫嫣紅的顏色,在泡養之前顏色都比較暗淡,不漂亮。
2.原礦紫砂的光澤度低,沒有泡養過的成品表面一般是亞光效果,砂粒感明顯,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