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必知的題目」公共基礎知識精選題

2019-07-21     我要學習

第【1】題

哲學是( )。

A.關於自然界和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

B.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C.系統化和理論化的世界觀

D.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世界觀

正確答案:C

第【2】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A.物質和運動的關係問題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關係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D.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問題

正確答案:C

第【3】題

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別表現在( )。

A.哲學是世界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

B.哲學是絕對的,具體科學是相對的

C.哲學揭示一般規律,具體科學揭示特殊規律

D.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

正確答案:D

第【4】題

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

B.經驗材料

C.理論結論

D.具體方法

正確答案:A

第【5】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具體科學的關係是( )。

A.普遍和特殊的關係

B.整體和局部的關係

C.代替和被代替的關係

D.有限和無限的關係

正確答案:A

第【6】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是( )。

A.古希臘樸素唯物主義哲學

B.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哲學

C.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

D.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

正確答案:D

第【7】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意味著( )。

A.人類哲學思想的發展達到了頂峰

B.科學哲學體系的最終完成

C.絕對真理的體現

D.人類優秀哲學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階段上發展的起點

正確答案:D

第【8】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 )。

A.主要內容

B.理論基礎

C.核心部分

D.實質和靈魂

正確答案:B

第【9】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

A.勞動人民的世界觀

B.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C.為全社會服務的世界觀

D.新興階級的世界觀

正確答案:B

第【10】題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在於( )。

A.提高知識理論水平

B.培養和確立科學的世界觀

C.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正確答案:B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11】題

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從事地質學研究中,自覺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創立了地質力學的新理論,對我國石油地質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說明( )。

A.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隨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C.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研究有指導作用

正確答案:D

第【12】題

哲學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在於( )。

A.適應時代的需要

B.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

C.反映勞苦大眾的需要

D.適應思想創新的需要

正確答案:A

第【13】題

我黨一貫倡導並長期保持的優良學風是( )。

A.艱苦奮鬥

B.實事求是

C.理論聯繫實際

D.勤儉節約

正確答案:C

第【14】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最主要的特點表現在( )。

A.實踐性

B.科學性

C.革命性

D.開放性

正確答案:A

第【15】題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鬥爭

B.辯論法和形上學的鬥爭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鬥爭

正確答案:A

第【16】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一著名詩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一

B.物質運動的無限性和時空的有限性的統一

C.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

D.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

正確答案:D

第【17】題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慧能觀點的根本錯誤在於( )。

A.否認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B.否認了運動具有客觀規律性

C.否認了運動的絕對性

D.否認了物質是意識的根源

正確答案:A

第【18】題

在物質和運動的關係問題上,形上學和唯心主義的共同錯誤為( )。

A.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

B.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

C.僅把運動和某些具體物質形態聯繫起來

D.把物質和運動完全割裂開來

正確答案:D

第【19】題

把感覺、經驗當成第一性的觀點是( )觀點。

A.唯物主義的

B.主觀唯心主義的

C.唯物主義經驗論

D.客觀唯心主義的

正確答案:B

第【20】題

劃分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唯一的標準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問題

B.思維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問題

C.世界是否運動變化的問題

D.是否承認世界統一的問題

正確答案:B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21】題

辯證法同形上學的鬥爭是( )。

A.又一個哲學的基本問題

B.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鬥爭的表現形式

C.從屬於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鬥爭,並同這種鬥爭交織在一起的

D.高於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鬥爭的

正確答案:C

第【22】題

「人的意志高於一切,決定一切」的觀點是( )。

A.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B.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D.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正確答案:D

第【23】題

列寧對辯證唯物主義物質範疇的定義是通過( )界定的。

A.物質和意識的關係

B.個別與一般的關係

C.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

D.認識與實踐的關係

正確答案:A

第【24】題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

A.運動的絕對性

B.存在性

C.客觀實在性

D.實物性

正確答案:C

第【25】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 )。

A.各種實物的總和

B.物質和精神的統一

C.多樣性的物質統一

D.主觀與客體的統一

正確答案:C

第【26】題

認為正確或錯誤的意識都是對物質的反映是( )的觀點。

A.詭辯論

B.唯心主義

C.不可知論

D.唯物主義

正確答案:D

第【27】題

「靜者,動之靜也」的觀點是( )。

A.否認靜止的相對性

B.否認運動的絕對性

C.認為靜止是不存在的

D.認為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正確答案:D

第【28】題

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 )。

A.存在性

B.物質性

C.意識性

D.真理性

正確答案:B

第【29】題

設想脫離物質的運動必然導致( )。

A.唯心主義

B.二元論

C.辯證唯物主義

D.形上學唯物主義

正確答案:D

第【30】題

相對主義運動觀認為( )。

A.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B.運動和物質是不可分割的

C.運動的形式是多樣的

D.只存在絕對運動而無靜止

正確答案:D

第【31】題

「司馬光破缸」的故事是說司馬光小時侯看到一小孩掉進水缸後,他沒有按常規讓人脫離水,而是打破水缸,儘快讓水脫離人。這一故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想問題、辦事情要學會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條件下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規,有創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正確答案:D

第【32】題

黨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主和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的哲學依據是( )辯證關係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鬥爭性

D.內因和外因

正確答案:D

第【33】題

要從戰略上調整國民經濟布局,對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據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的結構調整,提高國產資產的整體質量。這一論斷突出體現了( )。

A.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相統一的觀點

C.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D.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

正確答案:D

第【34】題

看問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 )。

A.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B.客觀唯心主義

C.形上學觀點

D.不可知論

正確答案:C

第【35】題

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是由教師的水平、學校的設施、學生的主觀努力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面造成的,從因果關係來看,這是( )。

A.異因同果

B.同因異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確答案:C

第【36】題

「蒼蠅不叮沒縫的蛋」這一說法直接表達的哲學思想是( )。

A.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C.事物的運動是外力推動的結果

D.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正確答案:A

第【37】題

「讓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然後逐漸擴展,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這體現了( )。

A.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原理

B.質變形式非爆髮式的原理

C.質變過程中量的擴張的原理

D.質、量、度三者關係的原理

正確答案:A

第【38】題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揭示的是( )。

A.時間、空間可以離開物質自己運動

B.時間、空間不隨物質運動的速度而變化

C.時間、空間是主觀精神的表現形式

D.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不可分

正確答案:D

第【39】題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體現的哲理是( )。

A.要重視外因的作用

B.要重視內因的作用

C.要重視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D.要重視外因通過內因作用

正確答案:C

第【40】題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於它割裂了(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

B.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

C.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的關係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係

正確答案:A

第【41】題

「一個地區的發展會產生全國效益」強調的是( )。

A.整體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體和部分有嚴格的界限

C.整體的性能狀態與及變化會影響部分

D.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

正確答案:D

第【42】題

辯證法和形上學根本對立的焦點在於( )。

A.是否整體地看問題

B.是否承認事物在運動

C.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D.是否承認事物的質變

正確答案:C

第【43】題

事物發展的源泉在於( )。

A.人的主觀能動性

B.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內部矛盾

D.外力的推動

正確答案:D

第【44】題

唯物辯證法否定的「揚棄」是指( )。

A.全盤拋棄

B.絕對否認

C.全盤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繼承

正確答案:D

第【45】題

量變和質變的關係是( )。

A.保守和進步關係

B.決定與被決定的關係

C.主要與次要的關係

D.對立統一的關係

正確答案:D

第【46】題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轉化揭示了事物的發展是( )。

A.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B.前進性和重複性的統一

C.連續性和階段性(飛躍性)的統一

D.直線性和循環性的統一

正確答案:C

第【47】題

否定方面是指( )。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事物內部好的方面

D.事物內部壞的方面

正確答案:B

第【48】題

實際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錯誤是由於忽視了事物的(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鬥爭性

正確答案:D

第【49】題

聯繫是指一切現象、事物( )。

A.都有共同點

B.都沒有確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

正確答案:D

第【50】題

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是( )。

A.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B.對立統一規律

C.系統規律

D.否定之否定規律

正確答案:B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51】題

唯物辯證法認為,在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問題上,結果是指( )。

A.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

B.先於某種現象的現象

C.被一定現象所引起的現象

D.後於某種現象的現象

正確答案:C

第【52】題

事物的質是指( )。

A.構成事物內在要素的總和

B.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

C.一事物區別與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

D.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和速度等規定性

正確答案:C

第【53】題

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係是( )。

A.辯證統一的關係

B.因果關係

C.內因和外因的關係

D.等同關係

正確答案:A

第【54】題

否定之否定規律側重於揭示( )。

A.事物發展的動力

B.事物聯繫的根本內容

C.事物發展的狀態

D.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正確答案:D

第【55】題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是( )。

A.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B.運動和靜止辯證統一的觀點

C.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觀點

D.對立統一的觀點

正確答案:A

第【56】題

「假定一切物質都具有在本質上跟感覺相近的特性」,這是( )。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形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相對主義詭辯論觀點

正確答案: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c6gLWwB8g2yegNDbxTu.html